APP下载

因地制宜理念在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运用

2019-09-23田华荣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农村

田华荣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乡村整治的步伐也紧随其后。调查发现,当前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着乡村风貌流失、传统理念动摇等问题,越来越多的村庄失去了本村特有的面貌,逐步形成“千村一面”的景象。针对这种情况,文章提出因地制宜理念,根据河南省每个村庄特有地貌环境“量身定制”整治策略,全面规划提升村容村貌,找回村民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因地制宜;人居环境;农村;环境整治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再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莅临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可知整治人居环境对加快提升农村形象面貌和环境卫生整治意义重大。众所周知,河南省是我国重要农业大省,农民人数占全省人口的较大比重,经济发展较多地依靠农业带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但河南省农村建设在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等方面仍然面临很大的问题。对于河南来说,要实现决定性的胜利和全面小康,让中原地区变得更加辉煌,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至关重要。自该文件下发以来,河南省各村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针对自己村庄出现的问题对村容村貌进行改善,但仍出现很多问题。本文针对在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因地制宜的解决措施,为今后河南农村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举措。

一、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分析

(一)农村风貌

依据河南省的自然地理条件把农村的风貌分为以太行山、大别山、桐柏山等为主的生态环境极重要的山地保护区;以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等传统农业区域为主的平原农耕保护区;以沿淮、沿江和南水北调地区为主的河乡区域。但这些区域近些年来生态环境也遭到或多或少的破坏,每个村庄特有的自然风貌被埋没,没有发挥出村庄的生态优势。

(二)公共环境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每年粮食产量很大,收割完庄稼后留在田地里的秸秆常被大肆焚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村庄整体环境较差,城镇排放的污水流入农村河道,垃圾随意堆砌,大多数公共空间被村民私自占用,缺乏绿化及景观规划。

(三)居住条件

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向四周蔓延的村庄,以及经济基础稍好的村庄基本房屋类型以平房为主。处于深石山区的村庄居民居住的是简陋的草房或者瓦房,但基本都稍有破损甚至年久失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近些年来,由于政策的开放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农村经济条件改善,一部分农民对旧有的砖木结构住房进行了翻新改造,更多的村民新建了砖混结构的小多层房屋,但建筑形式较为单一,缺乏特色。

(四)公共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省部分村庄实现了夜晚路灯照明,实现照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经济条件稍好的村庄,但仍有大部分村庄尚未安装照明设备,也存在路灯损坏后无人修理的情况,最基本的照明设备都没有保障。河南全省农村公路里程达到23万公里,大部分村庄的主要干线铺成了柏油马路,少数小路仍保留原貌,但路面损坏也很严重。垃圾处理方面最为欠缺,原本清澈的河道里堆满了生活垃圾,垃圾池的配备少之又少。很多村庄内部缺乏公共活動场地及文化用地,村民们没有很好的娱乐休憩场地。卫生室、幼儿园、超市商店的数量少且规模较小。

二、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特有风貌流失

在农村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尽可能保持乡村的原真性,这就要求尊重村庄的特色风貌。河南地区以平原为主,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以种植为主,所以要注意对村庄内各类自然资源以及村庄田地加以保护,确保耕地的有效利用。在河南省许多乡村整治案例中,乡村风貌的流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乡村风貌城市化问题。农村生活之所以让城里人向往,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返璞归真的环境。然而,乡村环境被城市审美干预,宽阔的柏油马路和现代的景观雕塑,都让农村失去了本真的自然风貌。例如,河南南阳某乡村内,建起了一条大型迎宾大道,破坏了该村的整体环境特征。二是乡村风貌人为复古化。乡村风貌过于追求古色古香的特征,造成的结果是中原地带出现了徽派建筑或者带有江南韵味的村庄。在国外的农村整治规划中,尤其注意将农村特有的自然风貌保留下来,着力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避免了“千村一面”的景象。在日本的农村地区,看不到一排排的“仿古式”建筑,也看不到宽大的柏油马路和广场,但是,农村生产生活及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村庄环境优美,邻里关系亲近。

(二)村庄建筑雷同

河南省民居的种类多为四合院、三合院和窑房院,结构类型为砖瓦式建筑、石板房建筑和现代的平顶房。村民房屋整治就是要根据自己地域的风格来规划美化,不是单靠把村民的房屋做成仿古的风格,加上挑檐或者大屋顶,就能提升村庄的文化内涵,这种建筑不仅不伦不类,也丧失了自己村庄的文化和特色。所以河南村庄建筑整治在建筑形式上既不能仿照徽派风格,也不能仿照川西风格。建筑的风格、结构的类型、色彩和材料的应用等方面要就地取材,顺应自然,以此来增强村民对自己家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

乡村建设的一大短板就是公共设施不完善,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农村照明设施、垃圾设施和娱乐设施都十分欠缺,大多数村庄依旧没有照明设施。虽然很多村庄在整治过程中有修建相应的健身器材,但数量太少而且缺乏后期维护,设施严重老化甚至被损坏。最重要的一点是公共厕所的数目仍较少。目前农村留守情况比较严重,儿童和老人居多,公共厕所坐便马桶的修建方便老年人和儿童的日常如厕问题。另外,村庄所需要的学校、医院、养老等公共服务建设仍比较匮乏,村民生活质量难以保障。

(四)村民自治意识不强

整治好的村庄后期保护和维护也是十分重要的。农民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最直接的受益者,这就需要村民们积极参与维护自己的家园,但在实际的村民自治中,村民的参与和自我管理意识不强,很多参与行为被动,都是各扫门前雪。调研过程中发现,村民对于环境整治的调研问卷漠不关心,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参与对家乡人居环境的整治作用重大。再加上现在河南省农村外出打工人数较多,村里人口多为老人和小孩,他们对一些规定和政策甚至一无所知,所以经过整治后的村庄缺少相应人员后期维护,村容村貌就很容易恢复以前的模样。

三、因地制宜理念在河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运用

(一)因农村生态环境制宜

河南省地域范围广,有17个地级市,4.6万多个行政村,既有平原地区的村庄,也有深山区的村庄和城郊村,各地乡村自然资源各不相同,发展情况差异较大。因此,必须科学把握河南省乡村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注重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推进乡村整治。这就要求其在规划和整治过程中应以河南当地的自然环境为基本准则,强调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有本村特色的乡村环境。例如,河南省安阳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曾是省级贫困村,村里有历史悠久的千年古树,有雄伟壮观的红旗渠穿村而过,有独具特色的石头院落,现依靠太行山独特的自然环境,如今发展成太行山红旗渠畔特色民宿村。把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带动了该村的经济发展。

(二)因农村历史文化制宜

乡村振兴,文化是魂。要挖掘本村历史传统文化,坚持传承弘扬乡土的、特色的文化,并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从而提升村庄形象面貌。每个乡村的文化符号都是独特的,都具有唯一性和识别性。但在城市化背景的影响下,村民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他们接受了很多现代文化,而乡村文化就会在不经意间流失。因此,在农村环境整治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整理村庄先祖的思想观念和优良传统,延续乡村传统文脉,并把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相结合,追求“田人合一”的理念。比如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村荣获“2013 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千百年来,平乐村民拥有崇尚文化和艺术的优良传统,倚靠与洛阳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牡丹为创作灵感作画,使牡丹成为该村重要的文化符号。游客前来观赏洛阳牡丹的同时,顺便购买寓意吉祥的牡丹画作留念,平乐村就以牡丹画产业发展为龙头,扩大乡村旅游产业规模,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依靠文化传承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

(三)因农村居民诉求制宜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最主要的就是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公开征集村民的意见,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了解每户村民的家庭状况和房屋情况,吸收农民群众对改善家乡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村民的生产活动是农村历史真实性的充分体现,是村庄历史的延续,应当充分尊重当地村民的意愿。在整治规划的过程中,通过与村民的深入交流,从村民们的迫切需要出发,为村庄随后的有机发展创造充分的条件与可能性。例如,英国的村庄整治规划注重强调村民主动参与农村规划设计,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使得乡村整治规划能更好地满足当地村民的愿望,并得到他们的肯定与支持。

四、结语

农村是我们国家发展的起源,也是我们的根源所在。但在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如何留住乡愁?如何留住小时候记忆里最淳朴的乡村自然风貌?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护农村田园风貌的基础下,采取因地制宜理念规划农村环境整治策略,突出河南省区域文化特色,全面提升村庄面貌,秉持不破坏村庄一草一木的理念,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形態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的最美乡村。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J].社会主义论坛,2018(2).

[2]李小明.关中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3]牛建立.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南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

猜你喜欢

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因地制宜 张弛有度
侯俊明教授运用肝胃同治法治疗乳痛症经验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浅谈园林艺术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