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EA模型下我国上市企业融资效率因素的探究

2019-09-23马楠

枣庄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新能源融资效率

马楠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经管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0 引言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2)在生态环保层面提出了重要战略要求,将主要领域划分为交通、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及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三个板块.同时,结合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党的十八大也针对“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做出阐释并提出发展要求,并以相应的环保政策铺垫根基,为环保产业的概念革新及融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契机.受垃圾排放、废气污染、过度开采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生存环境恶化趋势日益严峻,不可再生能源(如石油、煤炭等)的消耗势头也愈加迅猛,人们面临着环境恶劣、资源减少的生存的危机.对此,国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大力遏止能源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如积极扶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等.在这一势头下,风电行业与光伏行业作为新能源行业中的中流砥柱,为新能源的推广及应用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但由于这类行业对于生产技术与与资本对投资有着较高的依赖性,在风险及投资回报上不利因素较多,在长线发展过程中受限较大.加上新能源行业发展时长较短,融资问题依然是显著短板,因此需要以更为广阔的融资渠道、更为高效的融资率作为解决路径,以支撑新能源行业在日后的发展中以更完善的结构投入运营.

1 相关文献综述

结合我国近年经济发展势头来看,新能源产业已成为重点突破的重要领域,其中,融资效率问题也是多年来影响我国新能源上市企业的关键.要解决该关键问题,相关领域与专家既要从科学、专业的角度着手分析并评估当下融资效率,更要以此为基础,分别由各项影响因素出发,展开深入解析并逐一突破,从而获取相关数据信息,为后期企业融资行为的改善提供可参考依据.目前,国内对于新能源上市企业融资效率领域的研究主要通过实证分析完成.例如,赵建艳(2018)在研究中表示,新能源企业融资效率的现状及原因可通过DEA模型以及Malmquist指数方法进行动态与静态的分析;陈艳杰等人(2018)也通过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行业均值分析、产业链上整车制造和电池电源两类公司对比分析.王海荣等人(2018)则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验证江苏新能源产业融资生态和融资效率的协同效应.

另外,国内部分学者对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和研究.魏开文(2001)针对融资效率的评价体系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重点主要在于资金的使用效率、筹集资金的成本指标等,重点探讨了各类因素对融资效率的影响.王新红(2007)等人在研究中指出,在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中,以运营能力、企业规模及资产负债率产生的影响为甚,可作为重点因素展开研究.胡旭薇(2013)等人认为,企业的治理结构可对其融资效率产生深远影响,在众多因素中占比较高.孙莉萍(2014)在研究中利用对比研究法,针对创业板融资效率及中小板的影响因素展开了深入分析,并通过比较创业板、中小板与新三板挂牌公司之间的差异,探究了公司人员流动性及创新技术水平在其中产生的影响,旨在进一步分析不同市场下的企业特征,为后期融资效率的提升提供相应参考依据.

从新能源上市企业融资方面的相关研究看,国内不少学者对包括融资方式、融资效果在内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刘舜(2013)等人在研究中表示,对于国家支持的新能源行业企业,可通过构建专项基金弥补行业现存的融资缺陷,从担保方面入手为新能源上市企业的融资效率保驾护航.夏晓华等人(2013)砸在研究中表示,就现阶段而言,我国新能源上市企业中较为常见的融资模式共四种,在阐述创新型融资模式的基础上,作者还提出推动该行业上市企业融资创新驱动的相关策略.刘江鹏等人(2015)认为,新能源企业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其金融层面的发展更应获得广泛的支持,包括政府、民间资本在内的资金投入都将成为保障新能源上市企业融资效率的关键.

谢婷婷等人针对西部地区部分以环保产业为主的上市公司融资情况展开了分析研究,所筛选的上市公司共18家,融资时间范围在2008年~2014年间,主要以Tobit面板模型为渠道,针对融资效率影响因素的相关问题做出研究.该研究中,最后取得的成果显示,可对企业融资效率产生负性影响的主要因素在于融资结构、公司规模及资金利用效率等主要部分,其余的人力资源水平、盈利水平等因素也可产生一定影响.而从正面作用来看,公司的上市时长基本与融资效率呈反比,即上市时长越长,融资效率则越高,属积极影响.王春波等人针对不同领域下的环保产业上市公司融资情况进行了分析,所筛选研究对象有建筑节能领域、污水处理领域等.所得结果显示,在所筛选的环保产业领域中,融资效率偏低属普遍现象,其中尤以污水处理领域为主,建筑节能行业基于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在这一势头下仍保持稳定上升趋势,发展前景较为可观.

综上,可大致得知当前新能源上市企业的发展已略显颓势,其中存在的不利影响因素均在各个环节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需及时进行针对性定量分析.但定量分析同样面临着所选指标精确度匮乏的问题,加上缺乏近期相应文献作为支撑,维持数据合理性较为困难.文章中通过从国泰安数据库中筛选近年来(2012~2016年)新能源上市企业数据,统计了国内54家相关企业的融资数据.首先建立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中的C2R与B2C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总结出这类企业的实际融资效率,再从不同方向出发,针对国内近几年来钢铁行业上市企业的基本融资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投入指标及出指标进行筛选.通过上述措施,不仅能够使所选指标更具代表性,同时也在对比过程中维护了数据的真实性与平公平,有助于提高最后结果的可参考性.

2 指标体系与模型的构建

本研究基于DEA模型,以我国新能源上市企业为例,构建融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可分为以下两个步骤.其一,坚持将维护其合理性、可操作性以及可获得性作为指标选择的基本原则,并充分参考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决定采用投入与产出两类指标维度;其二,对投入指标及产出指标的标准范围进行划分,具体包含范围及释义详见下表.

表1 指标体系

在指标构建的基础上,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在数据库检索中,年限为2012~2016年间,抽选企业共54家,取其中相关指标数据作为本研究的数据内容.在此基础上,采取DEA模型进行适用于本研究研究体系的构建.为了提高对我国新能源上市企业融资效率评价的充分性,本文主要对样本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TE)、纯技术效率(PTE)以及规模效率(SE)三个维度的融资效率进行分别测算和分析;其中,综合技术效率的使用模型为固定规模报酬下的C2R模型,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采用可变规模报酬下的B2C模型,具体模型描述见下表:

表2 不同融资效率的模型描述

3 模型测算结果

本研究在样本数据基础上,主要采用DEAP2.1进行相关模型的测算与分析,具体如下表:

表3 我国54家新能源上市企业2012~2016年融资效率测算情况(%)

结合上表测算结果可知,我国2012年至2016年上市的新能源企业中,规模效率平均有效占比值较高,技术有效的企业数量明显高于规模有效的企业数量.且与光伏行业相比,风电行业企业有效决策单元明显更高.以此为依据,绘制DEA有效企业数动态变化趋势图如下.

图1 2012年~2016年新能源产业DEA有效企业占比变化情况

通过对上图的分析可知,在所选时间段内,我国新能源行业上市企业的有效单元情况先是呈上升势头,后出现一定程度下降,总体趋势动荡.其中,数据上升的顶峰在于2014年这一时段,此期间综合技术有效、纯技术有效及规模有效的企业数量分别为22家、34家、39家,其中以规模有效的企业所占比重最大.综合分析可知,纯技术有效的企业数量增长趋势较为明显,规模有效的企业数量增长速度最快,而综合有效企业在其中占比较低,与技术发展滞后、规模扩大障碍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综合有效企业的构成中,风电企业、光伏企业的发展势头及有效企业数量均为前者大于后者,整体上看,风电企业的企业数量变化情况较为动荡.而纯技术有效企业在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构成则较为复杂,一方面容易受到整个行业的局限,另一方面也更容易被企业自身劣势所制约.以风电上市企业为例,结合目前数据变化情况分析,2012年至2015年区间,纯技术有效企业占比情况基本呈上升趋势,至2016年,势头则转为下降状态;从光伏企业变化趋势来看,2012至2014年间,纯技术有效企业占比情况基本呈上升趋势,尤以2014年为主,其数值处于顶峰状态,2015年则开始出现显著下降.总之,2014年基本是各行业规模有效性企业数量共同达到最高点的年份,过后便呈总体下降趋势.

4 提高我国新能源上市企业融资效率的策略建议

通过以上数据可知,新能源产业中,不同行业的综合融资效率呈整体偏低势态.究其原因,技术上的不足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发展.尤其我国这一板块发展市场较短,诸多现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受到技术、设施、创新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在发展过程中对国外材料和技术依赖过重,且欠缺创新型研发投资,导致生产成本高且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对于这些企业而言,相较于规模效率,技术效率要低出很多,导致新能源产业的综合融资效率势头整体偏低.

因此,基于实际发展需求,文章尝试以如下策略作为调整建议:

⑴高度利用政策引导作用,以健全、完善、专业的法律体系作为行业运营支撑,最大限度地规范管理整个新能源行业,以保障其市场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以发展眼光来看,新能源行业在我国整体经济市场占据着先进的战略地位,且发展势头良好,趋势乐观.政策层面上,国家基于对该行业的密切关注,近年来通过出台一系列相关法规为其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在财政补贴及资金投入上均予以到位的支持.在此前提下,可结合当前新能源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充分加强对政府引导作用的利用力度,设立新能源专项投资基金,推进企业转型的同时维护其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同时,可针对该行业的资金扶持需求,进一步提高总体信贷力度,做到专款专用,推进行业整体发展层次的提升.

⑵提高创新驱动力,深化技术核心力量改革.从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特点来看,其对于先进的技术支持具有极高的需求性,尤其针对该行业的产业密集性特点而言,只有在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力的前提下,才能够从根源上完成技术核心力量的改革.首先,这类企业应确保自身技术革新理念与时俱进,于内部稳抓核心竞争力,从人才培养、技术引进等方向综合入手,避免为一时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其次,为防止技术革新款项在投入到收益过程中出现纰漏,还应做好相应的风险防控工作,如建立起内部专门的风险控制机构,针对投资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另外,应将保持企业独立性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渠道,在积极引进外来经验的同时,还要积极打造内部核心型人才,以保留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性与独立性.

⑶拓展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受限于当前行业发展阶段的基本框架,诸多新能源上市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狭窄,难以从根源上扩大规模.对此,可以考虑从多元化角度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借助资产证券化、金融机构信贷等途径的扶持,使企业通过间接融资来获取更大的融资空间,从而降低宏观经济波动下形成的融资风险.同时,新能源企业要获取更高的投资回报率,还可采取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以确保投资的稳定性,将更多资本投资人员吸引到其中.

⑷努力扩大企业发展规模,提高经营利润.对于新能源企业来说,营业收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一般不属于波动幅度较大的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企业的经营收入与融资效率为正比关系,即前者越高则后者越高.据分析,导致这一现象形成的因素可能与利润来源息息相关,结合这一特性,可进一步探讨出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渠道,即最终扩大企业规模,努力获取更大的市场竞争力,以此实现企业融资效率的提升.

猜你喜欢

新能源融资效率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5月重要融资事件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