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节课看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的教学策略因素
2019-09-22王爱华
王爱华
近日,我校《初中英语不同课型的模式研究》课题组组织了中期成果展示活动,在我们所听的几节课中,共同的反映是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很被动。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激情飞扬,就像那些课改名校那样让学生有精彩的课堂展示呢?有人提出了加强班级小组建设,激活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建议,而我则认为,加强管理是外驱力,要想保持学生长期参与的热情,就必须依靠学生的内驱力,就是学习本身的魅力,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平时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得体性去点燃学生参与的欲望。因为没有教学策略的科学性和得体性,被点燃的学生参与的欲望也很容易慢慢地再次熄灭。所以,提高教师执教能力是保持学生参与度可持续的基本的保证。
下面,我就通过这次活动中的一节课,谈谈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的教学策略因素。
本节课这位老师讲的是七年级下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第二课时。导致课堂上学生表现非常沉闷主要是由于以下四个原因:
1. 媒体使用不当,学生言之无物
本节课是一节比较典型的听说课,但授课老师至始至终没有使用多媒体。没有使用多媒体并不简单地意味着不时髦,而是要直接影响到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策略的选择,因为一节好课一定是要根据学生特点、教师风格、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而设计的,没有了多媒体,实现教学目标的条件和路径就都要发生变化。本节课中,由于没有多媒体,学生在两人小组练习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时候就只能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而这样的练习学生只能练习一次,因为我们不可能就同一个问题一直问同一个人,如果我们非要让学生多练几次,并且变换“去学校的方式”,那就是一个为练而练的假的情境,就不能激起学生用英语做事的热情,感觉如同嚼蜡;而如果使用了多媒体,同学们两人小组练习时范围就会无限扩大,可以谈论老师怎样上班,也可以谈论我们怎样去海南旅游等等。所以,正是老师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导致学生无话可说。
2. 教材处理不妥,学生言之无时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从Section A 2e到3c,其中2e是基于前面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How long does it take...?和How far is it from... to...?的综合练习,应该是更高层次的口语交际,但是在本节课中,教师却把这段对话变成了阅读理解,并且布置了读后需要回答的问题。这样学生综合练习口语的机会就被中考题型阅读理解所代替了,学生想说都没有了机会。表面上看,这样做好像应对中考的针对性更强,但是,英语能力是由听说读写综合而成的,任何一块短板都会直接影响学生最后的成绩,没有了听说机会,学生的参与度、成就感都要被抑制。对教材的不当处理,让学生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3. 任务设置平行,学生言之无趣
本节课一开始,教师就与学生们共同练习了本节课的目标语言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How does it take to get to school? 但是,在将本节课教学内容过了一遍之后,教師却又呈现出了下列表格让学生练习:
仔细分析后,我们发现此表的内容、功能与难易程度与刚上课时师生的对话练习几乎一样,内容、功能和难度相同的任务重复出现会降低学生参与的兴趣。我们平时提倡的任务设置要由易到难、由低到高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样才可以满足学生挑战自我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因此,本节课这样一种任务设置不能不说是影响学生参与的一大败笔。
4. 评价方式随意,学生偷懒有机可乘
本节课在安排学生完成3b的时候,老师急于找了五个学生上黑板完成练习,这样就过早地暴露了即将要点评的对象,致使其他学生容易偷懒。这就像我们先叫学生后提问一样,当学生知道一会儿评价的对象与自己无关时,参与的积极性也就降低了。正确的方法是,我们可以让全体学生先完成任务,需要讲评时使用实物展台,随机或指定几个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这样就可以避免有些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行为。另外,纠正学生口头练习的错误也伤害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自信心。有错必纠是行为主义的教学观,他们认为,学习就是要建立一种“刺激-反映”链接,只有不断进行正确的“刺激-反映”,才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口语能力。但是,人本主义理论却认为,人不仅是需要被训练的人,更是有情感的人,当他知道有错就要被叫停、纠正、批评,甚至羞辱时,他的内心就缺乏一种安全感,自信心也会受到伤害,因为我们在口语练习时,几乎不可能不出错。正确的方式是,在学生发生错误后,教师要用正确的形式“覆盖”学生的错误,以暗示该同学和其他同学要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要相信我们的学生具有超强的“纠错”能力,让他自己改正。
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在其他课堂上经常出现的,并非个别。这里把它拿出来做一个分析,目的是想让老师们引起重视,在教育技术层面,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保持学生长期课堂参与的热情,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