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冲击分析

2019-09-20周桂琴

知识文库 2019年17期
关键词:汉语言用语文学

周桂琴

汉语言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具有非常高的实力属性和价值。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网络语言的逐渐形成,延伸到人们在生活当中的使用。任何事物的猛烈发展都是存在多面性的,在电脑、手机等互联网的便捷当中,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产生相对性的冲击,在带给人们方便的沟通之余,破坏了汉语言文化内涵,也使得汉语言的原本含义模糊化、扭曲化。所以我们应该对网络用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性,做到正确的传承和发扬汉语言文化。

在当下的社会发展中,人们整体生活水平都有显著的提升,人们交流的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形式变化,网络语言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生动、有趣的交流方式,也更利于传播和理解,所以相对于汉语言文学,网络语言对于年轻人来说,有绝对的优势性,目前网络语言的使用已经深入我们生活当中。在如此的局势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是否会被时代的发展所取代?网络语言其实并不是一种正规的语言体系,无法取代汉语言文学具有的价值,在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下,新事物的衍生,汉语言文学需要我们正确的认识与传承。

1 网络语言的主要特点

1.1 具有简易性

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下,人们的沟通形式变得多样化,同时沟通的语言也丰富起来,网络语言,使人们在聊天的过程中,增添了许多的趣味性。其拥有较强的简化性,让人们在简短的语言中,理会出话语中的真正意义,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人们打字的繁琐程度,更可以根据谐音来代表文字本身的意思,整体方便了人们的沟通形式。

1.2 形式多样化

网络正式兴起时期,正是现在社会中的主流人群处在青春时期,他们是主要的网络活跃人群,最初大火的“火星文、非主流”等等,其中就衍生出很多的网络用语,英文缩写,简笔字体等。例如:“girlfriend”最常出現的代替词语就是“GF”。而现在聊天的过程中,都习惯用表情、图片等来代替情绪的表达,这些不仅仅能够够使聊天的过程中活跃气氛,还使人们的沟通变得方便的许多。这种高混合、多样化、灵活的沟通形式,使网络用语变得十分受青睐。

1.3 易懂易传播

在现如今的各种移动设备的使用,人们频繁的使用这些设备进行沟通交流,使对方能够轻松快速的读懂沟通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网络用语在这一特点上就显得很出众,可以形象生动的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情绪和感受,去除文字部分还可以从视觉方面感受到语言情绪等等。并且很容易消化与记忆。

2 汉语言文学的特点与现状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经过历史的演变与发展,逐渐变得更加简练,更加容易被理解与接受。并且在世界各地都十分受学者们的喜爱。但是,在现如今的社会当中,人们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非常的肤浅,很难全面的理解到深层次的意思,而社会当中的普及程度也不是很高。

在教学当中,也注重的是应试教育,学生往往都是死记硬背,理解方式十分的强硬,达不到理解深层次的思想和意义。而汉语言文化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全部理解其中的含义与韵味,所以很多学生都是持有放弃或者敷衍了事的态度来进行学习的。而现如今外来文化,来时凶猛,汉语言文化正在受到各个方面的压力。

3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冲击

网络语言相对于汉语言更加具有创新与发展的空间,并且约束力也相对较小,其出现对汉语言文学语法也造成了混乱,网络用语中很多的“谐音字”“符号字”等等,虽然具有很强的认识性,但长期的使用,会混淆正确的语言文字,网络用语具有强的趣味性,但却让人们失去了正确的语法规律,也使很多正式场合的沟通变成无效沟通,现代人最常出现的情况就是“提笔忘字”书写困难,这让汉语言文学的规范性遭到了破坏,也丧失原本的传统语言结构。

4 对汉语言文学的正确认识与传承

网络工具已经全面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的便捷。所以我们应该更加正确的认识汉语言文化和网络的关系,使汉语言文化得到更加有效的推动与发展,运用网络的便捷性,一边约束网络用语的错误使用,一边加强汉语言文化的丰富解读与应用,增强人们的兴趣。

5 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在如今的时代发展下,得到了一定的创新,也受到了网络语言的相对性冲击,网络语言的丰富表现形式,虽然带给汉语言文学一定的破坏性,但也具有相对应的优势,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汉语言文学的缺点,进行对应的改革与创新,打破汉语言文学带给人们的呆板印象,同时也要提升网络用语的规范标准,发挥出其自身的优势,实行网络用语、汉语言文学全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汉语言用语文学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文学小说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礼貌用语大家学!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文学
网聊用语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