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也要注意“过程与方法”
2019-09-20徐杰
徐杰
在推进名著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经常发现很多教师重视“布置”和“考试”,对于“过程”做得相对粗糙;也有些教师把“圈点批注”和“写读后感”当作万能钥匙,无论读什么书,一律用这种方法去读。长此以往,学生当然会出现阅读的审美疲劳,不肯读,应付了事。
名著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春蚕咀嚼桑叶”的过程。每天读一点,日积月累,整本书就不知不觉地读完了。那种“突击式”“运动式”的读书,热度很难持续,且读书的效果要打折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每天读完的页码上折角,做好记号,家长也可以协助做好督促工作。读完一周,教师可以个别检查,也可以上一次“导读”课。一方面检验读书效果,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另一方面,对下周的阅读进行布置和方向性指引。
名著阅读的过程,应该是“个性与共性并重”的过程。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文本理解过程,每个学生的阅读体验都基于“这一个”学生的阅读积累和语言感悟。而我们的名著导读又要顾及整体推进,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兼顾导读的个性与共性。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作业的批阅实现个性指导,也可以在导读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在导读设计时,要有一个共性的目标,即从该年龄阶段和该班级的阅读现状考虑,设置共性的阅读目标,引领大多数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不“平面滑行”,也不人为拔高。
比如《水浒传》的导读,对于水浒英雄的“杀人”,初二学生的原初认识,就是血腥的“杀人”场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同样是杀人,武松的杀人和李逵的杀人、林冲的杀人,有什么不同?这一探究的目标就是名著共读活动的共性目标。达到这个目标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个性阅读与发现,比如:林冲的“杀”与“不杀”,你发现了哪些有意思的东西?
名著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千姿百态”的过程。每一本名著,都是作家运用其独特的语言密码对语言文字的排列组合。所以,对不同的名著,教师应该寻找进入这本名著的最契合的路径;即使是同一本名著,对不同的章节也应当有针对性的导读活动。常见的导读活动有:
内容简介,给主人公写信,摘录好句好段,写读后感,写好书推荐语,制作读书小报、专题黑板报,重新拟定小标题,设计书签,话题讨论,仿写、改写、续写、扩写,故事会,课本剧表演,人物采访,辩论会,写简短的书评、人物述评……这些活动既是导读的形式,也是过程性考查的形式。
名著阅读的过程,也是教师、学生、名著之间“共生共长”的过程。在一本名著面前,不要以为教师的阅读体验一定都是对的,一定都高于学生。很多时候,学生的阅读体验能促进教师的阅读思考。
比如《西游记》閱读,有学生问:“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本领那么高,为什么西天取经路上很多妖怪都打不过呢?”我相信很多成年人遇到这个问题时都会一怔,甚至回答不上来。师生之间围绕名著阅读所展开的活动,除了读懂名著,也应该鼓励有创意的阅读,即发现一本名著公认的阅读结论之外的东西,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常读常新”。这里的“新”,就是读者与名著之间生长出来的阅读空间。
(本节课为活动展示课之一,执教者为江苏省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