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读常新的《西游记》

2019-09-20张五芳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乾坤外貌西游记

张五芳

对名著《西游记》的推荐与导读,我做过很多次试验,如人物形象分析、课本剧表演、人神魔较量、儒道释演绎……但总感觉不甚满意。

这一次,我尝试从诗词入手,来赏读《西游记》。赏析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一、中啃玉米

课堂开始,从小说第36回中,选取《一轮明月满乾坤》,为后续诗词的欣赏拉开帷幕。这种“中啃玉米”的方法,利于学生回首开卷,启开后部。且《一轮明月满乾坤》营造了上至高天、下至江海、大大小小、宇宙乾坤的辽远意境,使学生初见吴承恩的才华与诗情。

二、精雕细琢

课堂的主体部分,按诗词的内容分为三类。

1.山水詩:为人物出场搭建舞台。

欣赏山水诗词,着重从研读句式着手。大量的对偶、排比、扩展、浓缩句,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使人物的出场有了适合的舞台。这些舞台,或风景秀美,或环境险恶,或稀奇古怪,或平平坦坦,使人物瞬间也有了生命与活力。

2.外貌诗:为人物个性彰显风采。

对小说中的一组外貌诗词,我采用猜读的方法,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触摸人物的外部特征与内在个性。学生在边读边猜的过程中,一边惊奇着,一边雀跃着,强烈的求知欲与猎奇心理,也被慢慢地填满充实。

3.打斗诗:为情节开展推波助澜。

小说中的一系列打斗诗词,更是写得活灵活现。我们用提取关键动作行为、两相比较的方式,捕捉住了人物较量的基本写法:两两对照、双线交织,经济丰满地凸显人物的个性。这种写法也带给学生习作构思的范本。

山水诗、外貌诗、打斗诗贯穿整部小说,就像三串彩珠自然推动情节发展,又使九九八十一难蒙上了神秘新鲜的色彩。

三、前后圆融

引进小说结尾的诗词,一方面呼应开篇的诗,使课堂本身前后圆融起来,同时也启迪学生在平时习作中,学会运用系统之法,写好重点,顾及两头,这样文章才会丰富饱满而不零落散乱。

在课堂的结尾处,我启示学生:诗词的本质就是生命独到的发现与表达。它体现的是诗人自我独立人格的追求。诗词时常会触动我们的内在生活经验。阅读诗词的过程,就是找寻自己的过程。

课上完了,回首,依然有太多的缺憾留存其间。我没有利用大量的优美句式对学生进行训练仿用,感觉错失一大资源。因而在名著的后续学习中,我做了补偿性的教学——《文字有亮度,表达要优美》,请学生参照《西游记》诗词中的扩展句、浓缩句等美化自己的作文语言。

对其中人物的精神风貌,因为资源过多,我的解读还只是停在表面。未来的教学,将增加“学习共同体——《西游记》人物欣赏”环节,把《西游记》的赏读引向现在,带出它的时尚因素与时代价值。

当然,《西游记》是一部大书,永远也不可能真正读完。我们当前能做的,唯有常读常新……

(本节课为活动展示课之一,执教者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

猜你喜欢

乾坤外貌西游记
奇特的蛇鹫
写好人物外貌
碗莲
外貌与内在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山路乾坤
漫画与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