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困惑和对策
2019-09-20莫羡山
莫羡山
摘 要 当前农村的小学教育设施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还有很多困惑,主要表现为:留守学生比较多,教师业务水平低,素质教育难落实等。作为农村小学校长,我认为应当从给留守儿童营造良好教育环境,让老师在教研中感受到快乐,加强对学生各种兴趣的培养等三方面来加强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
关键词 留守儿童;素质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9-0124-01
这几年,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实施和国家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的落实,农村的小学教育设施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当前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留守学生比较多
留守学生这个群体,由于亲情关爱的缺失,出现了不少有性格缺陷问题学生。留守学生,虽然有老师关注,但学生与老师之间总有那么一点不可逾越的沟壑(毕竟老师代替不了学生的父母),有很多话他们无法向老师倾诉、交流。长期以来,由于留守学生的困扰,让学校管理者和班主任心力憔悴。学校难免出现一些学生上网打游戏,偷东西,住校生病等诸多现象。老师经常处理与教学无关的事情,这无疑给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
(二)教师业务水平难提高
近年来大量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优异的教师向城市转移,造成农村小学教师配备不足,致使坚守在農村教育阵地的教师课业多,任务重,出外进修机会少,教师业务水平难提高。农村信息相对闭塞,许多学校没有网络,无法提高教师的自研能力。还有一个原因是教师年龄普遍高了,教育教学的责任心不强,对新课改是时间,精力不够,显得力不从心,课程改革相对落后。
(三)素质教育难落实
素质教育发展慢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相对落后。二是在农村,很多的家长和老师的心上,都还把学生能考高分作为最大的奋斗目标,认为成绩是衡量老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依据。三是专业教师缺乏。有些学校因为人数少,一个老师上几个科目的课,音乐美术英语劳技综合实践等课程难保证,学生的知识面窄,身心健康难以得到保证。
二、对如何走出农村小学教育困境的思考
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乎着农民后代的素质,农村的未来。因此,作为农村小学校长,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的管理之中。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教育出现的以上问题,我认为应当从如下的三方面入手。
(一)给留守儿童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良好的育人环境,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做好档案。学校要对留守儿童做好摸底工作,做好留守儿童档案,以便随时联系。(2)配好老师。学校应当给每个留守儿童指定一名专门的指导老师,通过他们与家长联系,让他们做留守儿童的朋友,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引导工作。(3)办好讲座。学校要定期办好家庭教育讲座,指导家长科学民主的地进行家庭教育。
(二)让老师在教研中感受到快乐
提高校本教研能力是提高教师水平的关键,农村小学的教研必须立足农村本地实际。(1)学校要有人本特色的管理模式,尽量让教师们在教研中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2)建立新的与新课改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大力宣扬“任何改正都是进步”、“管理是一种严肃的爱,培训是最好的福利”等科研、管理方面的名言来激励教师奋进。(3)培养教学骨干,让他们成为教研的中坚力量,通过“抓苗子,搭台子,引路子”的方式来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激发教师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感受教研的快乐。
展示教师的教研成果是激励教师教研的最好方法。每学期把老师发表的教研论文,老师参加技能比赛获得的奖状,指导学生参加比赛获得的奖项等通过专栏展示出来,这些无疑是对老师的很大的鼓舞。
(三)改进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各种兴趣的培养
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解放教师的思想。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除了处理好活动类和学科类课程的关系外,还要注意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其次,要解放学生家长的思想。通过宣传栏和家长会,让家长多关心子女的思想品德、基本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特长,对子女好奇发问,动手操作多加鼓励。让家长明白当前的教育任务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为今后人生和社会打造基本素质。
要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和师生观。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自信、自尊和自强的心理,还要钻研教学理论,改进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总之,农村小学教育关乎农民的素质,农村的未来。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虽出现许多困难,但只要我们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认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农村小学的素质教育就一定能开展得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1]田应阳.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浅见[J].基础教育研究,2000(4):12-13.
[2]董霞.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实施有效德育[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