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及平台建设

2019-09-20岳峰丽陈克蔡玲张昕

大学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岳峰丽 陈克 蔡玲 张昕

[摘 要]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对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加大,同时对毕业生的能力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立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及平台建设,提高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专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应用型; 人才培养 ; 实践教学体系及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9-0137-03

当前本科高等教育受到自身体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切实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1]。不断开展相关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建设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工程实践平台建设管理和运行模式,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一、目前高校实践实训现状

当前省属本科高等教育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状态[2],这表现在:学生来源、教学基础环境建设、学生对基础理论掌握和研究能力完全无法与一流大学比较。而另一方面,学生实践能力又不如高职高专院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教学基本从属于各门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未理顺。在实验性质上以验证实验和演示实验居多,综合性、设计型实验过少,创新型实验更少;在实验体系上前后缺少关联性,各门课程的实验内容相互独立,交叉联系少,实践教学环节与实际应用脱节,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学形式简单。

2.对实践教学的主体认识不足。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过多强调系统地掌握学科理论知识,对专业实践能力训练不够,理论与实践项目脱节,导致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实践教学地位亟待进一步提高。

3.实践教学投入不足。实验设备和教学装备数量少,不成体系,实践教学设施及基地不健全, 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受到较大限制,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4.真正到企业或其他社会机构亲临工程和社会环境的实践训练过少。参加各类课外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的学生比例不够高,理论传授和实践训练结合不够。

为改变上述状况,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应用型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很好地处理基础与专业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教与学等关系,当前尤其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沈阳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虽然已按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有关院校的经验,进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但在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新形势下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专业需要采取切实的步骤、方法和手段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及校内校外实践实训教学平台。

二、建设适应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元实验实训平台

以车辆工程专业为例,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为根本,完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建设,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构建适合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元实验实训平台,全面开展应用型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机制建设。

1.深入開展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平台建设

应用型人才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3]。为达到这一目标,车辆工程专业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对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做到贯穿理论课程、课内实验、课外实践四年不断线,并延伸到课堂、专业实验室、实验实训平台。理论课程支撑实践环节的进一步深入,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促进了实验实训平台建设,如图1所示,三者的发展都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应用型人才改革的目标。

2.建立增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

对专业基础理论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更新专业知识、更好地实现知识应用的需要[4];对理论学习注重工程与社会背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合理设计公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比例。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并建立相应课程体系群。各课程体系间相互融合,互为支撑,既保证学生“上手快”又使学生“后劲足”。

车辆工程专业设置了大型工程软件课程,同时改革教学方法,在大型工程软件实训方面积极探索,使学生能够掌握AutoCAD、CATIA、ADAMS和ANSYS等大型设计和分析软件,具备应用大型工程软件进行机械结构设计及运动学和力学特性分析的能力。

大学二年级时学生学习CATIA软件,重点学习草图的建立、三维模型的建模及装配、工程图输出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应用实体建模模块及装配模块的方法,掌握工程图的生成方法及尺寸标注技巧。课程的强化训练要求学生能够应用CATIA软件进行典型机械结构、机械部件的造型设计与车辆及车用发动机及其零部件的三维造型设计。

大学三年级学生在学习现代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上,学习国内外最流行的结构分析软件ANSYS,重点训练工程模型的建立、单元的使用、约束条件的施加,以及如何给出材料的物理性能。在分析求解方面,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模型正确性的判断、求解器的执行等方面内容,同时重点训练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和判断。

同时大学三年级要求学生要学习ADAMS虚拟样机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ADAMS软件的基本操作,熟悉软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实际工作流程和处理方法,使学生具备在ADAMS软件环境下开发产品虚拟样机的能力,能完成一些简单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学生在大学四年级时以一个或多个工程项目为背景,如以汽车离合器或者汽车变速器为背景,训练学生完成熟悉汽车产品结构到完成产品参数设计,再到对产品二维工程图绘图能力训练和三维实体建模训练,并应用ADAMS软件或ANSYS软件对所设计进行运动分析或动力性分析。

这是一个连续贯穿训练的过程。通过逐步深化和加大任务难度,完成系统训练,训练应用到大学四年所学的大部分主干课程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工程系统的构思、设计和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设计工具,以便能很快 “融入”企业实际设计中去。

3.加快校内综合实验实训平台建设

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通过教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开放实验、训练、实习等实现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和竞赛活动来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升。

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体系,是按照汽车主要组成部分的构造、检测诊断及汽车各主要使用性能的检测试验等,构建出车辆工程专业的校内实践实训教学平台,如图2所示。车辆工程专业根据培养目标,整合实验课程,重组优化实验内容,建立培养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设计性实验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性实验等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使实验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并行。

(1)保证学生从事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在培养体系中为实践教学留出足够的学分学时,构建包含实验、训练与创新实践等内容的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扩大课内实验的覆盖面,大部分专业课均设置了课内实验及独立实验内容。

(2)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增设综合创新性实践。如在控制工程基础与信号处理及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等课程中,都增设了综合创新性实验,使得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

(3)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了改善实验教学的效果,采取多种方法改造和更新实验设备,在学校实验技术基金和教改基金的长年支持下,相关专业教师研发了大量面向本科教学的实验设备和仪器,不仅提高了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通过购置设备、改造设备及开发软件和校企共建实验室等多种途径,逐步改善实验条件,使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转化,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出比例,为学生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4)逐年加大对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尤其加强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科竞赛等惠及广大学生的群体性活动的经费投入,着力推动这项惠及广大学生的群体性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

(5)大力倡导并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活动、学术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制订科学合理的激励奖励机制,对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学生给予积极肯定,包括可给予创新学分、相关课程加分等奖励,对优秀的指导教师也给予岗位考核可替代科研到款的政策鼓励。

(6)建立健全有利于大学生能力和水平提高的实验室开放机制。“汽车实验中心”全天全面开放,为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提供一切便利条件,鼓励学生课外进入实验室选做实验项目或从事科研活动,将更多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实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很多学生课后就到实验室参与各种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

车辆工程专业校内实验实训平台各模块根据所用到的知识,对应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在不同的学期分层进行,既相互联系又缺一不可。如汽车构造实验平台是汽车性能实验平台的基础,针对汽车生产过程中的总体、总成及零部件、生产工装等设计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结构分析能力、结构设计能力、结构运动学及力学特性分析能力、先进设计方法及大型工程软件应用能力。而汽车电子实验平台主要针对汽车及发动机相关电子技术的分析、测试、开发及应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培养学生在电子产品分析、性能测试、系统开发及应用上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汽车诊断实验平台则进行汽车主要总成综合性能检测实训,主要进行车用发动机及动力传动箱的综合性能检测。这两个平台要求学生掌握动力总成及传动系的性能检测方法,培养其在汽车零部件检测及试验研究方面的实践能力。前一实验平台模块完成后,再进行后续模块,需要用到新的知识,必须学完相应课程后才能完成,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目标学习,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通過这一系列实验平台的建设,可以使学生系统掌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电子及汽车实验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使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对汽车整体性能及实验有更新更高的认识和理解。

校外实验实训平台的搭建,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现代汽车生产制造企业的先进生产流程和生产组织方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并不在于形式上的优势资源叠加,而是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内在本质要求[5]。车辆工程专业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基础上充分了解企业需求,通过走进用人单位、邀请用人单位参与、聘请用人单位兼职人员等多种方式,请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真正将一线工作岗位对车辆工程专业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要求充分反映到人才培养的环节和课程体系中。

车辆工程专业进一步加强校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先后同苏州奥杰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辽宁华越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等汽车设计企业签订人才联合培养协议,采取“3+1”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校企合作”的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联合培养人才,在企业开展工程岗位实习、专业课程实践、毕业设计三段式培养;二是开展校企科研合作;三是鼓励教师深入企业,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四是校企合作开展企业员工培训、进修;五是邀请国内汽车知名专家到校为学生做学术报告等。

车辆工程专业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赴相关企业进行为期1年的工程岗位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并可替代校内相关课程。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大四第一学期分别在沈阳华晨中华汽车有限公司、沈阳华晨新晨动力有限公司、沈阳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为期两周的专业课程实习。通过生产实习,学生增加了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与企业联合培养,以一个或多个工程项目为背景,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进行系统训练, 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增强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掌握相关的工程知识、学科知识,提升产品的建造能力,还要通过企业调研、工作任务分析会、小组合作、项目阶段总结、项目技术文档的编制、项目汇报等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包括语言交流、书面交流、图表交流、电子及多媒体交流)、终身学习能力都得到全面提升。

四、结束语

通过完善体现产业发展、技术进步要求的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建立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模式与运行机制,构建车辆工程专业校内校外实践实训教学平台 ,将会推进实验室的建设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推动以面向工程的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观念,创建有利于培养学生面向工程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实践教学体系,对进一步提高车辆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全局视野、团队协作品质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岳峰丽,陈克,董浩存,黄树涛.协同创新模式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大学教育,2016(7):136-137.

[2] 王忆,曾庆光,李霆,张焜.地方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4):15-17.

[3] 王靖岳,黄树涛,董浩存,陈克.特色应用型汽车类核心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汽车实用技术,2018(16):196-198.

[4] 王靖岳,陈克,岳峰丽.“汽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4):89-91.

[5] 赵海霞,李晓晖.浅析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J].价值工程,2018(32):281-283.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培养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