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建构浅谈
2019-09-20马盛秋
马盛秋
摘 要 学校在指导家庭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家庭教育课程建构需要以家校合作为前提,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高度一致,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家庭教育的指导需要以课程建构为基础,这样才能让指导更具目标性、计划性、操作性;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的形式及内容可以多样化,真正帮助家长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和能力,让孩子全面发展。
关键词 家校合作;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构建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9-0052-01
习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无法缺席也从未缺席。
一、家庭教育课程建构需要以家校合作为前提
学校只有认识家庭教育课程的意义,才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去实施家庭教育课程。学校首先要认识到,若是希望更有效地实施对学生的教育教学,那就必须争取家庭教育的力量。同时,学校必须站出来,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理念及目标上保持一致。最终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高度一致,两力并举,方向一致,教育的效果也将事半功倍。
二、家庭教育的指导需要以课程建构为基础
首先,家庭教育课程是有目标的,而非漫无目的的。课程实施的对象是家长,他们在家庭教育中有不少困惑,但又没有时间也不知道去哪儿学习相关知识,所以帮助家长一起走出困惑便是家庭教育的目标。其次,家庭教育指导应该是有计划的,而非零敲碎打的。家长平时工作繁忙,所以课程设计要尽可能地根据家长的实际需求,要有层次、有梯度、有实效,避免同一个内容的重复学习,大大提高課程学习的效率。第三,家庭教育指导应该是有指导的,而非流于形式。最后,家庭教育指导课必须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而非纸上谈兵。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最后指向的是生活实践,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课程习得的运用。
三、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的形式及内容
(一)讲座型家庭教育指导课程
讲座型家庭教育指导课是目前学校常用的家庭教育指导课。这类课程受教面广,可以是一个班的家长,也可以是一个年级的家长,更可以是全校学生家长。讲座的内容由学校设定,主要针对家长的需要亦或是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需要让家长学习的家庭教育方法,因此具有一定普遍性。讲座的主体可以是专家,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家长的经验之谈。但是如果只是零敲碎打,针对当下的需求安排讲座,那就只是单纯的讲座,而不是课程。只有当这样的讲座形成序列和体系,才能称之为课程。
(二)沙龙型家庭教育指导课程
这类课程较讲座型家庭教育课程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可以请家长、老师、专家说,甚至孩子一起参与到沙龙中。抛出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和困难,大家一起就某个话题进行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原来家庭教育中的很多困惑和难题是共性的,并非只有“我家才有”,内心的焦虑和纠结可以稍稍有所释怀。沙龙中,可以有专家的引领,老师的指点,家长朋友的相互支招。但是要将沙龙做成课程,而非临时起意的交流会,则需要学校做好相关的前期准备,进行沙龙选题的确定及人员的确定。
(三)活动型家庭教育指导课程
活动型家庭教育指导课形式较为灵活。可以是单纯由家长参与的家庭教育指导课。例如家庭教育工作坊,这是由家庭教育指导师引领,由有学习家庭教育需求的家长报名参加的项目课程。授课的内容涵盖了心理辅导、团队拓展、情景创设等活动,该课程更具参与性,但受众相对较少。活动性家庭教育指导课还包括了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课程。例如生活教育指导课,由学校设定生活指导内容,对学生进行生活常识,生活技能的初步指导,然后布置生活实践作业。学校还要通过网络平台告知家长每一期生活指导课程的内容以及所需完成的实践作业。由家长带着孩子在双休日共同完成。学生学到的是生活知识、生活技能。家长学到的是生活教育的理念和实施策略,学到的是与孩子沟通的方法,能够为孩子接受,拉近亲子关系的模式。此外,还有行走课程等等。
(四)网络交流型家庭教育指导课程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家庭教育指导可以以更多样、灵活、便捷的方式进行。
考虑到许多家长多为双职工,平时接送孩子大多由老人完成,日常与老师交流的时间有限,为了能及时有效地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学校班级开设QQ群、微信、视频、文字交流等网络交流模式,通过网络平台交换意见,探讨家庭教育策略。
四、结语
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个体,有着独特的个性,所以对于家长而言,不可能将用在这个孩子身上的教育方法照搬到那个孩子身上,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言。但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没有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必要性。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形成合力,那么实施在孩子身上的教育才会有效,才能够让孩子朝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路上走向教育的美好那方。
参考文献:
[1]苏婷.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与推进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新闻网,2016(06).
[2]黄晓岚.对“家庭教育课程化”的认识、探索与建议[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