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下的中国车市能走出低迷吗
2019-09-20张洪杰
张洪杰
持续低迷下行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政策利好。
9月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指出,该部正在深入开展相关调研,广泛征求汽车行业和企业的意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并适时出台支持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适当扩大出口有利于改善汽车企业当前所处环境,扩大内需。但从当前的汽车出口市场形势和国际政治等多方面因素考虑,我国汽车出口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与刺激出口相比,合理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更能推动汽车产业合理健康发展。”
从产销大国向贸易大国的转型
目前中国汽车出口已达到百万辆级,企业产品和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有明显提升。但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宋先茂认为,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出口仍处于初级阶段,与汽车产业的自身体量和实力不相符,未来发展的潜力巨大。
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统计,2018年全球汽车产量是9570万辆,中国汽车产量是2780万辆,占全球的30%;2018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额是157亿美元,占全球汽车出口份额的1.6%。中国汽车的产量和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比例严重不符。
中国汽车产业已具备了大规模国际化的基础和条件。中国汽车产量连续9年居全球第一,2018年产量2780万辆,超过了美国、日本、德国三国之和,零部件出口额达700亿美元,占全球出口额的10%。主要外资品牌车企已与发达国家同步,且已具备成本优势,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全球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中国汽车产业大规模“走出去”的自身条件已经具备。
根据工信部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进入制造业第二阵营,2035年将进入第二阵营的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而第二阵营国家(如德国、日本等)的汽车出口占国内产量的比重都在50%以上。随着中国汽车制造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外资股比的放开,国产品牌和在华投资的外资品牌的出口规模有望大幅度增长,未来前景可期。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宋先茂透露,商务部将委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编制发布中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报告,每年定期评价汽车高质量发展的成就,研判未来发展趋势;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推动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持续扩大二手车出口规模,以对新车消费和出口形成更有力的带动作用;研究破解汽车海外消费信贷瓶颈,进一步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要求,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努力为扩大汽车出口清除障碍,优化服务。
“尽管汽车产业面临诸多挑战,但是我国必将从产销大国迈向贸易大国,这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汽车强国建设的客观需要,是贸易强国建设的重要路径。只要我们找准定位,在不远的未来,中国汽车出口规模一定迈上新的台阶。”宋先茂说。
9月3日,在江苏连云港等待装船出海的国产汽车。图/中新
扩大出口还是提振内需
当下,中国汽车产业正进入市场和产业结构调整期。自去年7月以来,中国汽车销量已连续13个月下滑。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上半年汽车产能利用率仅为77.3%。还有研究指出,很多汽车企业利用率不到50%,且库存压力加大。面对低迷的国内市场,扩大出口、加快拓展海外空间是化解中国汽车产能过剩,加快调整市场布局的必然要求。
不过,中国汽车出口的愿景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目前中国汽车产业与发达国家在出口集中度、研发投入、海外投入等方面有较大差距。
宋先茂指出,中国进入世界500强的车企中只有一家出口超过10万辆,平均每家出口不足3000辆,出口集中度非常低。在研发投入方面,大众、宝马、福特、本田等研发投入多年来都在4%以上,中国大部分车企的研发投入不到2%。中国汽车产业要提升国际化水平,充分释放出口潜力,既需要政府进一步的引导和支持,更需要车企以全球视野精心谋划企业的未来。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当前中国汽车出口正受到中美贸易摩擦、中小规模海外市场稳定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汽车出口市场能否快速稳定扩大仍是未知。
过去十几年间,中国政府曾多次使用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小排量车型节能补贴、重点地区排放标准升级等多种手段刺激汽车内需市场,并取得了較好的销量提升效果。但崔东树认为,目前汽车市场遇冷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购买欲望低迷。在此背景下,即便是重新实行购置税优惠补贴、汽车下乡等宏观调控政策也未必能快速促进销量增长。
“合理降低房价、综合提升消费者购买实力,才是快速提升汽车市场销量的最好办法。”崔东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