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
2019-09-20唐敏
唐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敏锐的听觉能力是捕捉音乐信息和获得音乐感觉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听觉习惯和音准观念,小学管乐团音响才有融合的基础。
1.培养学生对音色的听辨能力
音色,即音的色彩,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音色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演奏时,音色会受到两个基本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是自己的艺术审美和想象力;二是个人所具备的音色演奏激励和控制的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让学生知道并能分辨出好听的声音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多欣赏高水平的演奏。因此,可为学生播放范例录音,在聆听过程中引导学生辨别、对比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在单声部训练中,确信学生们听到的每一个声音都是优美动听的。在练习长音和不同节奏音型练习时,学生要学会对比自己演奏出的音色和心中期望的优质音色。在听中“辨”,在辨中“思”,在思中“赏”,分辨出声音是否和谐、柔美、明亮。
2.培养学生对音准、音高的听辨能力
轻唱标准音。让学生们在脑海里想标准音,再用“la”轻唱,尝试先不用调音器,让学生分辨自己吹出的音是否准确,再用调音器检测答案。
“三人一组调音”法。“三人”即自己和左右两位。一方面要求每组队员仔细辨别自己演奏出来的音是否准确;另一方面,采用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聆听的兴趣,比一比哪组耳朵最厉害。
生生互评。用“点兵点将”的游戏让学生对其他组的调音进行评价,在聆听、比较中培养学生对标准音的内心听觉。
3.培养学生对和声色彩的听辨能力
培养横向听觉思维能力。在长音的训练中,先让声部长吹奏,再让队员依次模仿,反复练习,耐心倾听,仔细揣摩,并用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听觉训练中。反复练习后,再进行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和音域的上下拓展,之后进行断音、保持音、强音等音色的模仿训练。
培养纵向听觉思维能力。主要包括相同乐器之间的和弦练习、同一类乐器组之间的和弦练习、不同乐器组之间的和弦练习。在这些和弦的演奏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听纵向进行中的音和音的关系,帮助学生建构纵向的听觉思维。
4.培养学生对音响平衡的听辨能力
声音匹配练习。告诉学生谁演奏的是相同的音高或旋律线、节奏型,进而让其他人聆听并演奏这些音高。久而久之,学生在演奏过程中能够主动倾听其他声部的声音,并能分辨出哪些音色是美的,对整个作品有完整的听觉感受,并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乐队中的地位和作用。
力度与节奏的听觉训练。力度的练习是表现乐曲的基本功,在练习中,要注意由浅入深,可先从木管乐器组入手。如从木管组的黑管声部开始,按教师要求的力度吹奏4拍的长音,再依次接进长笛、萨克斯声部,同时提出问题与要求。通过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激发学生主动聆听、辨别演奏力度的兴趣。
編辑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