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眼文本建构实现读写融合

2019-09-20王永祝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寒风原点北平

王永祝

一直以来,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我们大多着眼于对文本意蕴的分析、理解,采用“解构式解读”的方式,首先将文本切分为若干个大大小小的“意义单位”,再对这些“意义单位”进行一一解剖、分析,终而形成对整篇文本意蕴的理解与把握。很明显,这样一种解读,基本都是在单弹“读”这一根琴弦,根本没有顾及“写”的能力的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运用优质的素材和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将“读”与“写”融合起来,让二者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并驱共融。为此,近年来,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我们一反“常规”,从结构形成的角度着眼,试行了“建构式解读”的方式,即从作者构思写作的角度,寻求作者表情达意运思的过程,进而探明文本意旨与手法的妙处,让同学们在理解文本之“意”的同时,也能明白一些写作之“道”。

着眼“建构”的文本解读,可以从如下一些方面切入。

一、从点示文本核心意旨的语句切入

有些作品,为了显豁主旨,明确中心,作者会在行文中对精要语句加以点示。解读中,如果由此切入,不仅可以便捷地把握全篇的意旨,而且可以准确理解全篇的结构层次。

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其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一句当为全诗的核心意旨所在。可以看到,这里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所指向的是人生,“江月年年只相似”所指向的是自然,从意义上来考察,二者正形成了一组对比——人生是短暂的(尽管从人类一代代发展史来说,人类是无穷的),而自然是永恒的。

我们如果依“江月年年只相似”向文本的前一部分上溯,可知主要表现的是“江月永是美好景”;如果依“人生代代无穷已”向文本的后一部分扩展,可知表现的是“人生常有离别苦”。这刚好又形成了一组对比关系。(如图所示)

这样,我们便由“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一句而探明了全文的双重对比关系,并从中也可以看到作者在诗中所表现出的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入思考,以及心中对人生不完美的挣扎与无奈。

又如,曹文轩的《前方》,其中第10段的“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当为点明全文的核心句。我们可由此切入,来探明文意,理清文本的结构。解读时,在明确“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对于全文的关键作用之后,可以这样设问:①为什么人生是一场旅行?②为什么说人生是一场苦旅?由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便可理出全篇的头绪。

细读文本可知,第一问所指向的是上文(10段之前),共有两层意思。其一,人们都在路上,或离家或归家,这可以说是具象的旅行;其二,有些人虽“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这是精神上的抽象的“旅行”。

第二问所指向的是下文(10段之后),也有两层意思。其一,“苦”在旅途中的拥挤与颠簸;其二,“苦”在“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的精神折磨。

这样,全文内容与结构便可图示为:

至此,我们也就可以知道《前方》的中心意旨所在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家,更需要精神的家园;因此,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在不断地追寻着这种精神的家园。

二、从关联整体结构的语句切入

我们看到,有些作者在创作中,为了让文本显得结构谨严,常会在行文中“设置”一些“标志”性的语句,以让文气贯通,一脉相承。解读该类文本,我们便可以以此为突破口。

比如老舍的《想北平》,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很容易发现其中多次出现了表示“说不出”的句子(还有一处“不再说”),我们便可以由此切入,来导引导学生进行建构式解读。

如简要教学进程,第一步:细读文本,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表达“说不出”和“不再说”意思的句子。

第二步:交流所找到的相关语句——文章第2段有“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我的每一个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第3段有“但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来”。文章最后一段有“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

第三步:①那么,“说不出”涉及的文本主要是哪一些段落呢?——讨论、归纳:2、3段。②那么,“不再说”涉及文本内容主要又是哪一些段落呢?——讨论、归纳:4、5、6、7段。

第四步:“说不出”指的是什么呢?——讨论、归纳:指对北平的“爱”。“不再说”指的又是什么呢?——讨论、归纳:指北平的“好”(优点)。

第五步:归纳——因为北平的“好”所以才爱北平,因为对北平爱得太深,因而难以用言语表达(即“说不出”)。同时,也正是因为北平的“好”,和对北平“爱”得太深,所以一经分离,便会马上“想”北平了。作品结构如下:

由此,我们依据“说不出”和“不再说”便一步步理清了作品的結构关系,而且也把握了作者的情感产生的过程,明确了文题的旨意。

又如,苏洵的《六国论》,在疏通字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这样来解读,首先抓住开篇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句①)一句,这是作者主要的观点的呈现;再有“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句②)以及“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句③)之句,则是作者阐述的两个分论点,而作品中心部分就是围绕这两个分论点来展开论述的,最后是总结全文并点明讽喻之意。其结构如下图:

如此,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论证的过程是不是就清楚明白?

三、从作者发散构思的原点切入

发散性思维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以发散性思维结构全篇,可以收到纲举目张、一览全局之效。解读这样一类文本,可以以作者构思的原点为出发点,逐一沿着每一个发散方向进行探求。

比如,解读《寒风吹彻》,我们可以将“三十岁的我”作为作者发散构思的原点,由这一“原点”出发加以考察,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主要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十四岁时的“我”:在一次拉柴禾中遭遇了寒风吹彻;②路人:因贫穷、孤独、无助失去了生命;③姑妈:遭遇寒冷、冷漠,渴望亲情、渴望温暖,在寒冷中逝去;④母亲:在生活的重压下,在寒冷、孤独中衰老。全文结构如下:

综合作者围绕原点所“发射”出来的四方面内容,便可把握作品所表现的“寒风吹彻”的多重意蕴:

——时间上:人的一生都在经受着寒风吹彻。比如,对作者来说,他过去被寒风吹彻,现在被寒风吹彻,并还预示着将来的岁月也将被寒风吹彻(姑妈、母亲的老年状况便是自己今后人生的一个比照)。

——空间上: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都被寒风吹遍,我们无法逃避。

——深度上:寒风对人的吹彻可谓彻骨彻髓,在摧毁程度上逼向生命的极致(即生命的终结)。

——广度上:寒风几乎吹彻所有处境窘困的人们,如“我”、路人、姑妈、母亲……

四、从贯穿整篇文本的线索切入

我们知道,有些叙事性文本,事件本身的头绪繁杂,而为了将这些“事件”有机地组织起来,作者在行文时会布下或明或暗的线索以挽合之。那么,这样的线索也可以作为我们解读文本的的一个着眼点。

比如,解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便可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理清作品的的线索:(以作者行踪为序)走出家门—漫步小径—游赏荷塘—回到家门。依此,我们还可以依次对应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的过程:不静—求静—得静—出静。

如此,全文的结构如下:

这样,作者的那种行文之妙,以及在文中所流露出的那种彷徨苦闷,那种对现实的不满以及一心超脱现实,渴望自由而又不能得的复杂情感是不是也清楚明白了。

又如,鲁迅的小说《药》也是采用了这样的双线结构的方式,一条写的是华家买“药”治病之事,一条写的是夏家(夏瑜)就义、被人误解之事。我们如果找到了这两条线索的关联点,则对作品的理解也就自然深刻多了。

由此,我们也就从总体上领悟了小说所揭示的两方面的社会问题:一是当时乡村百姓封建迷信思想的根深蒂固以及对革命的愚昧无知,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没有深入发动群众,斗争仍有盲目性。

我们可以看到,着眼“建构”的文本解读,在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意蕴、情感的同时,也把握了文本的结构层次与结构关系。而尤其是后者,对于学生的习作的意义将是多方面的。

第一,可以增强写作的结构意识。在平常的写作中,我们会看到,许多学生都是拿过题目来,没有构思的过程,沒有材料取舍的斟酌,常是提起笔来就天南海北,信笔挥洒。根本没有考虑通篇的结构安排,上下文的起承过渡,材料的先后处置等。因此,交上来的习作多是结构混乱,叙事没头绪,说理没重点,说明没章法。而通过阅读教学中的“建构式”解读,则让学生明白了“结构安排”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自然会多一些结构意识。

第二,让写作有了更多文章结构的图式样板。平常的写作中,不少学生会觉得难以下手。其实,“难以下手”的原因就在于不知如何安排习作的结构。而通过对文本的“建构式解读”,学生就会在心中建立起一个个文章结构的图式“样板样式”,这样,写作时,下者则可模仿借鉴,上者则可参照创新。

第三,学会多种关于写作的思维方式。在“建构式解读”的过程中,由于我们一方面会关注作者运思过程,另一方面还会关注篇章整体的结构关系,诸如对比映衬、原点发散、双线挽合、总分聚合等等,这样,在解读中学生的写作思维自然会受到启发,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思维的品质。

当然,对文本进行“建构式解读”,在把握文本意蕴、情感的基础上,为了让同学们及时内化有关“结构图式”,我们还可以随时进行“仿作”,让“读”与“写”得以深度融合。

[作者通联:江苏板浦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寒风原点北平
北平的秋
逆流而上的寒风
寒风吹(外一首)
十路大军进北平
十路大军进北平
Book Pilot 飞行选书师,让书重新回到原点
重返历史“原点”的旅程
寒风瑟瑟,谨防老年人的这些健康杀手
想北平
在原点震荡的扰动Schrödinger-Poisson系统的无穷多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