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批判性思维是阅读教学的应然追求

2019-09-20魏调平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涉江芙蓉批判性

魏调平

批判性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的目标之一。在现代社会对自己或别人的观点能够提出质疑,进行独立分析,是一种基本的思维能力,进行过批判性思维训练的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不会轻易接受既有结论,而是会进一步深入思考,得出独立的见解。阅读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语文教师有必要把批判性思维的原理和方法融合到阅读教学中。在文本解读和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呢?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问题引领,深度对话,关注批判性思维意识的培养

哲学家罗素说:“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至死都没有思考。”懒于思考、不愿思考或者不善思考是当下学生的通病。放弃思考的学生,往往会掉入从众心理的陷阱,容易崇拜权威或人云亦云;也可能会掉入惯性思维的陷阱,容易先入为主或心存偏见;还会掉入“固执己见”的陷阱,往往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或自以为是;要避免这些问题,就要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向学生提出可以引发“头脑风暴”的问题,是一个养成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和习惯的不错方法,通過问题引领、深度对话激发学生的辩论或争论意识,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或认同、质疑或者否定。

教学《雷雨》时,笔者就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周朴园一直用着鲁侍萍用过的旧家具,记着她的生日,甚至保留着她喜欢关着窗子这样的生活小习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这种怀念,有人认为是虚假的,有人认为是真实的,你如何看待?课堂教学中设计可以激发学生深度对话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分析文本,观点不必一致,言之有理即可。有的学生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是有感情的,有的同学却极力反对这种观点,当然也有同学尝试着辩证地看待周鲁之间的情感关系,可贵之处在于学生能够基于批判性思维发表个人见解,陈述各自的理由。

在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设计出很多这样的问题。比如教学《兰亭集序》一文时,就可以设计:很多人都说本文以“悲”为感情基调,那么作者是不是真的“悲”呢?比如教学《哈姆雷特》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本剧结尾哈姆雷特走向死亡,所幸的是,他能够在临死前手刃仇人,与仇人同归于尽。你认为他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再比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设计如下的问题:有人说“人生如梦”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出世态度,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

问题引领和课堂对话是养成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和习惯的好办法,只要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学生就可能拥有从不同方面和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从而就有了养成批判性思维意识的可能。

二、因疑而思,引证促解,关注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养成

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课堂教学不是单向灌输而是互动生成的过程,应该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关注学生的原初感受,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能力,让学生有能力在因疑而思的过程中引证促解、深入探究,和文本、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关注批判性思维火花点的生成。

课文《采薇》一文中“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是诗人情感抒发最真切最直白的句子,如果简单理解为“我内心伤悲,没有人知道我的悲伤”,显然学生是不会有深刻体会的,就是要他背熟,随后也是忘记,若是能引导学生主动因疑而思,举一反三引证促解,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不一样。

《采薇》教学实录片段:

生:久经沙场的战士,终于能够回家了,本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可是他却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是为什么呢?

师:我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是与其逆向或批判性思维有关的。”你真善于动脑筋!问题问得好!士兵当初离家出征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这我们能够理解。可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的心里为什么没有喜悦只有悲伤呢?

(学生思考)

师:《采薇》中,解甲退役的士卒从战场上活下来,终于踏上了归途,那你们想过他归途的终点吗?

生:家。(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师:归途的终点是家,家中谁在等他?

生:父母、妻子、孩子。

师:那就是亲人欢迎的盛况,请同学们找一首诗来映证一下。(学生默想)

生:我记得北朝民歌《木兰辞》这样写花木兰作战归来的情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师:我觉得你是一位浪漫主义者,这是他能拥有的最好的结局,可所有的事情都是这般理想吗?

生:我想,他从军时尚未娶妻,如今归来已年老,娶妻的可能已经不大,如果没有妻子,总归是有父母的,可能父母已经老去,只能孤独一生。

师:你想到了另外一番情况。我记得有一篇文章《十五从军征》描写了一位15岁从军打仗,80岁才得以归家的老兵,他站在曾经炊火融融、整洁的庭院前,看到“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的情景时,老泪纵横。

(教师朗读《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师:《采薇》中,士卒他的家是什么样子,谁在等他?是亲人欢迎的盛况还是“松柏冢累累”?

生:没有答案,他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

师:他希望马上能回到家中,同时又会不由自主地担忧家中境况。

生:沉重的相思、烧灼的焦虑、饥渴的躯体让他没有了回家的高兴。

师:从战场活了下来,他是战争的幸存者,对家园不可知的焦灼甚至比他身受的饥寒、刀光剑影更加让他悲伤、痛苦。

课堂上,如果教师只呈现自己预设好的问题,那课堂教学就奔着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去了,思辨之花也就无法自由绽放。为学生的质疑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允许并鼓励学生因疑而思,以一种怀疑、质询、審视的态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理应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常态。

三、体验文本,多元解读,关注批判性思维技能的习得

批判性解读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文本的理解,即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的理解;第二个层次是对文本所传递的观点、态度进行评价,表达读者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个性化、多元化地解读教学文本能够充分训练和应用诠释、分析、评价、解释等多种批判性思维的技能。

基于培养学生习得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出发点,教学《涉江采芙蓉》一诗,以解读诗中隐在情感为文本解读的切入点,设计聚焦思辨的教学突破点:一是不知欲遗谁,何必涉江采?二是既是同心人何须永离居?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不是一首普通的写离别的诗歌,也不仅仅是一首写个人情感的诗歌,还有更深刻的情感内蕴和时代意义。下面就以《涉江采芙蓉》一课的思辨性教学为例,来谈一谈如何让学生习得批判性思维技能。

课堂教学片段一:不知欲遗谁,何必涉江采?

师:江上的芙蓉,兰泽中的花草太美了!美到何种程度?请同学们发挥联想和想象,设想一下“涉江采芙蓉”的画面?

生1:清清的江水缓缓流淌,兰花盛开的水泽里芳草萋萋,一位女子赤足走在浅浅的江水中,江水轻轻地划过她的肌肤,江水浸湿了衣裙,她毫不在意,只为采到那美丽的芙蓉花。

师:古人送给自己最亲爱的人往往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枝花或一棵芳草。这位女子在江边看到最心爱的芳草荷花,就想把它采下来。可是为何却问“采之欲遗谁”?既然不知欲遗谁,何必涉江采?

(学生静静思考)

生2:我想是这样的:她“涉江采芙蓉”时已经有了赠送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她所思念的远道之人。她不是不知道要送给谁,只是心心相念的人在远方,无法送达。

生4:我认为她“涉江采芙蓉”时沉醉于莲花的美丽,全然生活在“心上人就在我身边”的这一幻境中,因美而忘却“离居”的现实。这种分享美丽的甜蜜和幸福只是暂时的,芙蓉一旦被采到,便会从幻境中惊回现实。这样一来,美丽成了快乐的由头,也成了痛苦的引线。

师:这样看来并不是“不知遗谁”,而是“无法送达”的感伤。她从短暂的好梦初醒,从采莲的欢乐跌至无法送达的忧伤深渊,正如王昌龄的《闺怨》。请同学们背诵一下这首诗。

(学生背诵)

课堂教学片段二:既是同心人,何须永离居?

师:(投影展示)《古诗十九首》其他作品: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行行重行行》

思君令人老,轩车何来迟。《冉冉孤生竹》

(学生朗读)

师:“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同为水的阻隔,“盈盈一水间”,这水是一条河吗?比如说长江、黄河。

生:不是的,是天上的银河。

师:这水是天河,这阻隔是无法跨越的银河。“悲莫悲兮生别离”“人生如逆旅”“行行重行行”不停行走与追求,更是行走中追求下的不得不承受的别离。“思君令人老,轩车何来迟”,想念令人容颜变老,你为什么还不回到我的身边。怎么理解?请说一说其中蕴含的情感?

生:有等待,有期盼,有失望,有绝望。

师:“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一句诗歌暗含着什么情感?

生:“同心”是情投意合。

生:“离居”是别离。

生:“忧伤”是痛苦。

师:叶嘉莹先生曾说:死别往往是一恸而绝,而生离则是在你的有生之年要悬念,要悲哀。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歌与“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异曲同工,请大家朗诵,并记录下来:(投影展示)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学生朗读,并笔记)

师:既是同心人,何须永离居?既然心心相念,为什么不归家?是不想回还是不能回?

生:我觉得她的心上人不是不想回而是不能回。有可能是身担重任,不能回。既然身担重任,有可能已官居高位,也可以带上家人。可是他们还在分离中,可见他没有带上家人的能力。

生:我猜想他是外出游学,想要谋得一官半职,还未成功,只得滞留异乡,壮志未酬始终不甘心,还在寻找机会。

(老师补充介绍,投影展示)

东汉王朝在选拔人才袭用了西汉的察举制,一些中下层的文人为了寻找出路,往往要离乡背井,外出游学或游宦,他们目睹和了解到的常常是察举背后的贿赂公行、裙带关系,大多数下层士子则仕进无门。他们长期羁留异乡,饱尝了生活的艰辛,满怀苦闷与忧伤。正如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缩写的:“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师:作者可能是东汉末年游子群体中渺小的一份子。别林斯基说:“伟大的诗人谈着他自己,谈着我的时候,也就是谈着大家……人们在他的悲哀里看到了自己的悲哀,在他的心灵里认识到自己的心灵。”诗中的的忧伤仅是个案吗?

生:不是的,《涉江采芙蓉》不仅仅是倾诉着个人的忧伤,更在倾诉着东汉末年游子这个群体的忧伤。

师:《涉江采芙蓉》的作者便就是这样的诗人,他在倾诉自己忧伤别离的同时,也在倾诉着其他游子的别离,甚至是一个时代的忧伤。

显然,漫浩浩的长路意象并非地理意义上的长路,而是希望之路、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说“漫浩浩”而不是“漫且长”,也微妙地道出了主人公绝望情绪的深重。但深重不是死灭,因为还有微茫的希望在诱引。正是这微弱的诱引,才导致了男主人公痴情而理智,伤心而冷漠——宁愿忍受“一种相思,两处深愁”的煎熬,也不愿回去与心上人欢聚,甚至情愿忧伤地终老他乡,连落叶归根也不去理会了,也造成了涉江采芙蓉的女子不能把鲜花送达的忧伤。我们通过个性化多元化解读,完全能够让学生获得独立而深入的见解,并习得批判性思维的技能。

批判性思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但在当前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培养还很不够,浅思考、假思考充斥着课堂,貌似热火朝天的分析和辩论实际上只是平地跑圈式的交流和讨论。缺少了批判性思维,不管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必然都是苍白的、浅薄的、混乱的,如果能在解读教学文本时,多一点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少一点流于浅表的喧闹;如果能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多一点有批判性的问题设计与课堂思辨,少一点“走过场”的肤浅提问;多一点因疑而思的引证促解,少一点拘于教材的束缚,必然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思考更加深入,分析更加合乎情理,从而让阅读教学走向通达圆融有深度的境界。

总之,多元解读,因疑而思,引证促解,问题引领,深度对话,既能养成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和习惯,又能让学生习得批判性思维的技能,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我们不妨在阅读教学中多多尝试,定能为阅读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和别样精彩。

[作者通联:甘肃华亭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涉江芙蓉批判性
“枉渚”与“辰阳”究竟在何处?
——追寻屈原《涉江》诗中两个地名所指称的地理实体①
从前慢:古诗里的痴守——从《静女》《涉江采芙蓉》说起
我们记取的美丽瞬间,都是生命曾经盛开的证据——读《涉江采芙蓉》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我的芙蓉李树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The image“lotus”in I gather lotus blooms across the s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