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临床应用
2019-09-20孙丽华
孙丽华
(辽宁省大连第七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3)
精神分裂症起病以慢性表现为主,多发于青壮年,是精神科严重病症代表[1]。针对精神分裂症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病症,但是患者治疗期间会有明显负性情绪表现,未及时疏导会出现伤人、自杀等行为[2]。所以,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期间需要配合护理干预,而常规护理干预无法满足患者护理工作所需。除精神科标准化护理外,我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加行了心理疏导、精神护理,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功能方面价值突出,整体上提高了患者的治疗预后。基于此,本文就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例,进行护理方案对比研究,总结加行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的价值,为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详细护理方案内容以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实验对象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的判断指南,病例选自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总计64例。按照1∶1比例将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20~50岁,均值(25.30±5.20)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20~48岁,均值(25.60±5.30)岁。观察组、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组间资料经统计学计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护理、病房护理以及患者、家属的基础心理护理等。同时,护理人员向患者、家属进行疾病知识普及,提高患者和家属的疾病认知度。观察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心理疏导、精神护理。①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在主动和患者沟通期间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每次交流时间以30 min为宜,对患者的情绪以及行为表示理解,并以亲切的称呼以及拍背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提高患者治疗的配合度。另外,鼓励患者进行情绪宣泄,对患者而言负性情绪影响治疗以及恢复,还会刺激患者,所以护理期间需要鼓励和引导患者进行情绪宣教,并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以稳定情绪。②精神护理:护理人员以床边宣教以及集体讲座等形式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纠正患者及家属的错误认知。另外,邀请恢复情况良好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建立其他患者的榜样作用,并鼓励其他患者,建立患者治疗的信心。
表1 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1 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心理 独立性 环境适应 生活质量总分观察组 32 32.50±5.30 8.60±2.20 8.60±2.20 12.50±2.30 67.60±10.30对照组 32 27.60±4.80 7.05±1.80 7.20±1.80 10.30±1.70 56.20±7.80 t-3.8764 3.0846 2.7861 4.3513 4.9912 P-0.0003 0.0030 0.0071 0.0001 0.0000
1.3 观察指标:记录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期间生活质量评分(参考SF-36生活量表,包括生理功能、心理、独立性、环境适应、生活质量总分,分数、生活质量呈正比关系,分数越高说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越佳)情况[3]。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生活质量评分)以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见表1。观察组、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干预后生理功能、心理、独立性、环境适应以及生活质量总分结果见表1。经统计学软件计算,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项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总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是病因不明的重性精神病,集中多发于青壮年阶段,疾病具有缓慢、亚急性起病特点,患者有明显的感知、思维、情感、行为障碍、精神活动不协调表现。另外,虽然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意识清楚且智能基本正常,但是疾病进展期间患者有认知功能损害表现,且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精神分裂症风险系数高,且具有高患病率、复发率特点,在生活、工作压力增加的当下疾病患者更有明显递增发病表现,且年轻化趋势明显。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但是无法缓解患者思维、情感、社交能力障碍表现,加上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导致了明显的生理健康隐患[4]。既往常规护理仅仅侧重对患者、家属疾病一般知识的普及以及基础护理、安全护理等,但是整体护理效果不明显,无法满足这一特殊疾病患者的需求。当前,医疗技术的发展要求护理模式也需要加以完善,开始从单纯疾病治疗向关注患者生理、心理转变。心理疏导是以患者的心理情绪为基础所开展的心理治疗手段,借助语言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在改善自身负性情绪的同时提高临床疗效。精神护理是从思想上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实现被动护理向主动护理转变,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治疗预后。
此次实验选择了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分为各32例的观察组、对照组两组,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组间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结果显示:护理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组间生活指标相关评分结果对比,接受常规护理加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观察组生活指标(生理功能、心理、独立性、环境适应以及生活质量总分)得分均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P<0.05。由此说明,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实施具有明显优势,符合精神分裂症患者需求。综上所述,当前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明显增多表现,这与生活、学习、工作压力增大有一定关联。针对此类患者除药物治疗外,护理干预工作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直接影响。常规护理无法满足患者需求,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符合精神分裂症患者身心需求,具有实施、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