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门诊患者假性湿疣发病情况的分析
2019-09-20高慧莉王海英
高慧莉 王海英*
(1 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北京 100043;2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北京 100144)
假性湿疣又称绒毛样小阴唇,指发生于女性小阴唇的一种类似于尖锐湿疣样皮疹。好发于青年女性,是一种良性乳头瘤病,不属于性传播疾病[1],无传染性,其发生可能是一种生理变异或与生殖道炎症分泌物刺激相关。本研究通过对我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妇科门诊假性湿疣患者3026例,阴道分泌物检查、HPV检测、醋白试验及组织病理检测等结果进行分析,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来自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妇科门诊的3026例假性湿疣患者。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6~38岁,平均年龄在20.5岁左右。16~20岁占比18.98%,21~25岁占比34.67%,26~30岁占比28.95%,31岁以上17.4%。有性生活3015例,占比99.6%,没有性生活9例占比0.4%。
表1 假性湿疣占妇科门诊发病率
表2 合并阴道炎的情况比较[n(%)]
表3 醋白试验、HPV检测与组织病理比较[n(%)]
1.2 方法:非经期检查,采取膀胱截石位,记录赘生物形态、大小、多少,留取照片。有性生活史的患者,医师用无菌棉拭子插入宫颈内l~2 cm。停留15 s旋转1周,取出宫颈分泌物后进行实验室检验。采用悬滴法置显微镜下找滴虫,阴道分泌物制片显微镜下找孢子和假菌丝;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检查细菌形态及数量,诊断标准均符合妇产科学中的诊断标准[2]。
部分患者做醋白试验:用3%~5%冰醋酸溶液,涂在疣体上,3~5 min后观察,如变白则为醋白试验阳性;HPV检测和组织病理检查,局麻下取疣体1.5 cm×2.0 cm组织一块,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HPV检测,一部分经4%多聚甲醛固定后,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制成5 μm切片,进行HE染色做病理。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工具,而单因素检验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假性湿疣占妇科门诊的比例:经临床表现、醋白试验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假性湿疣患者3026例,占同期妇科门诊量的2.40%,3年发病率分别是2.42%、2.47%、2.31%,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中22例患者合并尖锐湿疣,发生率为0.73%,见表1。
2.2 常见阴道分泌物检出情况的比较:共检测阴道分泌物3015次,总检出率是81.82%,其中霉菌性阴道炎为40.66%,滴虫性阴道炎为21.61%,细菌性阴道炎为31.82%。其中霉菌性阴道炎检出率最高,其次是细菌性阴道病。3年之间比较霉菌性阴道炎占比逐年下降,细菌性阴道病占比逐年增加,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滴虫性阴道炎变化不明显,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HPV检测与组织病理比较:因部分假性湿疣临床表现不典型或有治疗需求者,留取部分组织做HPV检测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通过醋白试验、HPV检测与组织病理印证,有22例患者合并尖锐湿疣,见表3。
3 讨 论
3.1 女性外阴假性湿疣属于一种新发现疾病,多年来国内外研究调查发现并不少见,属于一种良性增生。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3],有学者认为是返祖畸形[4],也有学者认为由局部感染或长期慢性非特异性刺激等因素引起,其中与念珠菌的感染关系较为密切[5]。本研究结果显示,霉菌性阴道炎检出率最高,其次是细菌性阴道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相关文献报道符合。但3年之间比较霉菌性阴道炎占比逐年下降,细菌性阴道病占比逐年增加,考虑因霉菌性阴道炎白带增多、瘙痒症状明显患者治疗积极,故逐年有下降趋势。而细菌性阴道病症状轻或没有症状但感染持续存在,治疗不及时,且目前已作为常规疾病检查,故逐年有增加趋势。
3.2 假性湿疣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随着性开放,假性湿疣发病低龄化,20岁以下发病率达到18.98%。同时不安全性行为,引起假性湿疣合并尖锐湿疣的发生[6]。
3.3 假性湿疣需要与尖锐湿疣鉴别诊断:假性湿疣多见于青年妇女,未婚或已婚均可发生;发病年龄主要为18~40岁,临床表现为1~2 mm大小的丘疹,淡红色,群集不融合;表现光滑,形似鱼子状或绒毛状,触之有颗粒样感;分布在小阴唇内侧面或阴道前庭。临床表现不典型时易误诊为尖锐湿疣,不仅过度治疗,而且给患者带来心理及生理负担,所以与尖锐湿疣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醋白试验、HPV检测及组织病理可以联合应用[7]。
3.4 假性湿疣预防:洁身自爱,避免过早性生活,减少性伴侣,有阴道炎或白带异常尽早治疗,改善阴道酸碱平衡,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