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2019-09-19马颖杰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马颖杰

[摘要]乡村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努力实现美好安徽的发展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对岳西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作出研究之后,从雷柏尔旅游系统模型中旅游目的地系统、旅游通道系统和旅游支持系统这三个角度分析了当前岳西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挖掘文化元素、完善基础设施、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构建漫游体系、丰富营销手段、培养人才和组建专业服务队伍、坚持全方位开放以及加强政策保障的发展对策,以期为促进新形势下岳西县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振兴;雷柏尔旅游系统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乡村旅游开端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了40多年的历程,乡村旅游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在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这不仅得益于由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水平所带来的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也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下,对提升乡村建设和乡村发展的需求。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我国当前乡村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衍生出了一系列在农民收入、工作机会、乡村治理、乡村环境等方面上的旅游产业效应,更是对乡村发展新维度的探索,从而达到振兴乡村的目的。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氛围十分浓郁,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导致在一些偏远乡村的旅游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安徽省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有特色丰富的乡村旅游发展资源,但其乡村旅游的发展并没有走在前列,根据雷柏尔旅游系统模型(见图1)来研究岳西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突破岳西县乡村旅游发展瓶颈,为岳西县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雷柏尔旅游系统模型在乡村旅游中的运用主要描述为从这旅游目的地、旅游通道和旅游支持这三个系统中所包含的具体要素去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这三个系统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始终,完善安徽省岳西县乡村旅游的这三个系统是提升其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

1 岳西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岳西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具有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多样的人文景观,属红色革命老区,红色文化鲜明,具备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2016年,岳西县地方生产总值(GDP)82.6204亿元,其中旅游综合收入59.2亿元,2016年,岳西县共接待游客940万人次,比2015年增长15%。

1.1 发展思路与时俱进

在“十二五”期间,岳西县初步形成了面向周边大中型城市和长三角地区的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养生及红色文化旅游基地。在此基础上,岳西县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将岳西县打造为旅游经济强县。近几年的发展,使得岳西县以自然景观和红色景观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周边各省市旅游者的喜爱。

1.2 全产深度结合

高渗透融合发展、产业融合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途经。岳西县的产旅融合之路刚刚起步,初见成效。其主要是围绕岳西县六大要素产业、六大相关产业,通过“旅游+”和“+旅游”理念,将旅游业与农业相结合,对各个乡镇的农业资源分布和农业种植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提出了茶叶观光园、水果采摘园、时令蔬菜采购等休闲旅游产品。创新发展乡村精品民宿、红色文化基地、健康禅养小镇等旅游的新产品、新模式,促进岳西县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延伸。

1.3 运营与管理齐头并进

旅游服务和旅游管理的提升对于延长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具有重大作用,岳西县专门开展针对重点节假日和 4A 景区为重点的旅游综合执法工作。在多重努力下,岳西县旅游安全工作连年获得表彰,连续三年无重大旅游投诉和安全事故发生。

1.4 全民共建共享

当前岳西县全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氛围十分火热,岳西县通过“旅游+农业”的新兴发展模式,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鼓励引导乡村农户积极参加各种乡村旅游业态与农业相结合,解决乡村居民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2 岳西县乡村旅游存在的不足

2.1 从旅游目的地系统的角度

2.1.1 旅游特色不突出。目前,岳西县还是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依托的观光型旅游产品,以明堂山、秒道山、司空山为代表的山区景观,和以天仙河和鹞落坪为代表的水域景观。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旅游产品开发不够,同质化严重;二是较依赖季节和气候,供应稳定性较低。对于以山水景观为主的观光型旅游来讲,岳西县的游客流量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其他时期旅游产品的吸引力较低。

2.1.2 基础配套设施落后。岳西县的乡村环境有待整治,由于县内小水电供电设施的滞后,造成供电不稳定、部分景区水资源短缺、部分景区的通信信号不稳定或盲区。同时,乡村水系河道、农村垃圾、村容村貌等方面急需有效整治。

2.1.3 景区智慧化、集约化程度低。岳西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县域内整体的智慧化程度較低,对于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创新技术的运用较少,景区尚未实现Wi-Fi的全覆盖,缺乏旅游业智慧化发展的基本条件。

2.2 从旅游通道系统的角度

2.2.1 旅游交通不畅通。由于岳西地处大山之中,交通条件仍然是制约岳西县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区内交通不通畅,首先,由于岳西县大多数景点都分布在大别山腹地,道路主要是绕山而行,道路曲折,这就大大地延长了“行旅比”;其次,在旅游高峰期间,道路路线的单一和道路的狭窄导致交通状况极为不佳,交通拥堵极为严重。

2.2.2 旅游信息获得程度较低。旅游信息的畅通有利于推动游客从旅游客源地流向旅游目的地。岳西县虽然推出了“三生福地,净土岳西”主题旅游形象,但是其营销乡村旅游品牌的手段还较为传统,主要是以“交通广播、公交车身、出租车身”等传统推广方式为主,对于吸引年轻人这个主要的消费群体来说,其营销方式较为落后,无法达到预想效果。

2.3 从旅游支持系统的角度

2.3.1 专业人才匮乏。由于地理位置和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岳西县对于旅游专业人才向乡村流动的吸引力较低,对于当地旅游服务人员专业的旅游教育和培训也极其缺乏,这也是阻碍岳西县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因素之一。

2.3.2 投资不足。对于岳西县的乡村旅游发展投资来说,投资主体单一,市场参与度低,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存在政府热而企业冷的投资现状。

2.3.3 政策保障薄弱。根据岳西县当前的旅游发展状况,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和制定相关政策来保障乡村旅游的发展。岳西县当前缺乏有效的人才引进、企业投资、旅游发展资金融资等政策促进乡村旅游的开发,以及涉及到农村土地、住宅、非物质性文化财产产权的保护等相关政策来维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 岳西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3.1 从旅游目的地系统的角度

3.1.1 挖掘文化元素。作为红色革命老区,岳西县不仅有鲜明的红色文化,还有深厚的中华禅宗文化底蕴,通过依托自身文化资源,丰富岳西县发展乡村旅游产品的内涵。汲取国内外著名人文景观的发展经验,比如浙江省普陀山的佛教文化旅游、江西省井冈山的红色文化旅游等等,结合岳西县的实际情况,推出“红色研学之旅”、“禅宗文化节”、“中华禅源文化交流论坛”等乡村旅游新产品。立足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根据不同季节设计不同的旅游路线,鼓励自驾游、自助游、徒步游等新旅游形式,最终实现旅游产品的多元整合。

3.1.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筑好乡村旅游的生态本底,做好乡村生态环境的根本治理,健全乡村垃圾的收集处理体系,完善污水處理系统,区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将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旅游体验。

3.1.3 坚持科技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智能旅游,促进景区和商业区的智慧化;实现重要区域WI-FI、移动支付全覆盖;建设集咨询、展示、预订、交易于一体的智慧旅游乡村服务平台,实现岳西县乡村旅游的智慧化。

3.2 从旅游通道系统的角度

3.2.1 构建漫游体系。结合“村村通”工程,推动岳西县内旅游畅通工程的实施,加快构建县内旅游客车、市区公交、出租车等各种交通方式相互衔接、零换乘的综合性运输体系,提升景区内和乡村道路的建设水平;增加高速公路进出口的数量,减少从高速公路到景区路程的时间,缩小“行旅比”。规划景观长廊,减少游客在乘车期间无趣时间的消耗;设置休息购物区,提高自驾游、自助游乘客在通往景区道路上的旅游服务质量。

3.2.2 丰富营销手段。设计岳西县乡村旅游特定LOGO将其运用在当地的旅游商铺、商品、乡村农家乐、精品民宿等各种乡村旅游产品上来,提高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加强与旅游界有权威的专家、学者、旅游爱好者的合作,借力推进岳西县乡村旅游发展。

3.3 从旅游支持系统的角度

3.3.1 加快人才培养、组建专业服务队伍。政府应当探索、制定专业人才向乡村流动的政策、专业人才进乡补贴机制、旅游服务者培训机制等。探索通过政育购买服务等方式对本地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定期开展服务技能、市场营销等培训。要培养一批懂农业、懂旅游、懂管理的专业人才,以及产品研发和运营专业团队,不断进行产品研发、服务升级。

3.3.2 坚持全方位开放。统筹省内省外、国内国际多个市场,形成对内对外旅游全面开放新格局,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来吸引更雄厚的社会资本入注岳西县乡村旅游的发展,解决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以及引入最好的实践经验和有效的竞争元素,来缩小与旅游发展强区的差距。

3.3.3 加强政策保障。政府制定产业扶植政策,营造乡村旅游发展氛围;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来保障其专业旅游服务管理人员的引进,建立协调管理试点,协调各个利益攸关方的切身利益;构建生态、文化保护责任政策,解决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中出现的各种关于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文化遗产和发展等方面的责任问题。

[参考文献]

[1] 朱华.旅游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 彭顺生.中国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2016(20):95-96.

[3] 谢彦君.旅游学概论[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安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