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019-09-19邵剑华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钢铁行业钢铁企业钢铁

□ 邵剑华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诸多风险和挑战,实现了经济平稳增长、结构持续优化。钢铁行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入推进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我国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明显改善,行业运行保持了整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由于国内环保限产不及预期、钢铁产量持续攀升,加之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贸易谈判前景不明,钢铁行业未来经营环境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但从中长期发展前景来看,钢铁行业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在面临诸多新挑战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难得的机遇。

一、面临的挑战

1.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保限产使供需不确性增加

2015年1月1日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给钢铁行业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环保成本压力。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根本大计”,提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已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目前,环保限产已由“一刀切”向“差异化”转变,钢铁企业除了关注技术装备和产品升级外,还不得不随时面对限产检查的影响。采暖季大规模限产政策常态化的同时,天气气候的变化无常,国际、国家与地方重大活动的举办,新环保限产措施的随时可能出台,各区域政策内容和执行力度差异性较大,均给钢铁产业链的上下游供需的情况增加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2.去产能积极性下降,利润驱动产能扩张冲动

虽然国家大幅清理落后产能,加上地条钢被全面清理后,极大地改善了钢材市场的竞争秩序,对各地合规钢企构成重大利好。到2018年底,提前2年完成了“5年化解过剩产能1亿~1.5亿吨”的上限目标任务,市场环境得到规范,钢企盈利状况也显著改善。但是随着钢铁企业利润的逐渐回升,部分企业去产能的积极性有所下降,防范新增产能和过剩产能复产的压力随之增大。金属冶炼设备产量从2018年来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018年首次正增长,2019年一季度增速高达30.6%。可见,高利润下产能控制依然形势严峻,钢铁去产能已进入攻坚阶段。

特别是在钢铁去产能过程中,受利益驱动,地方各种显性或隐性的保护主义或多或少存在。目前,存在假借铸造铁合金或循环经济名义投资钢铁项目、将已停建的冶炼项目恢复建设、违规新上电炉钢等违法违规建设问题;同时,“地条钢”死灰复燃行为也更加隐蔽,仍有个别企业铤而走险,防不胜防[1];此外,个别地方政府存在“护犊子”行为,如不能对之有效加以约束,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则极易回到恶性、无序竞争的时代。

3.钢铁产量持续创新高,拉动进口矿成本过快升高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钢铁行业运行数据,2018年中国粗钢产量9.28亿吨,同比增长了6.6%,创历史新高。图1所示为中国粗钢月产量,由此可见,我国粗钢产量升高明显。2019年4月产量突破8 500万吨,同比增长11%,创近3年最快增速。可见,虽然钢铁产能受到一定程度控制,但实际钢铁产量仍屡创新高。

图1 中国粗钢月产量

随着后期合规产能的持续释放,以及产能利用率的不断提高,现有的较为脆弱的供需平衡态势有可能会再次被打破。如果钢产量继续大幅增长,势必透支后期的市场需求,“好日子”难以为继。据中钢协统计,2019年一季度,大型钢铁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0.2%,销售利润率下降2.39个百分点。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也不断挤压钢厂利润空间。2019年一季度进口铁矿石每吨价格从60多美元一路涨到90多美元,2019年5月份更是突破100美元(如图2所示),飙升至近5年的新高。多家上市钢铁企业发布的2019年一季度业绩均出现大幅下滑。马钢股份2019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94.09%,太钢不锈钢下降76.41%。钢铁高产量拉动进口矿成本过快升高,行业利润被急剧压缩,这需要全行业高度警惕。

图2 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62%Fe,CFR中国)

4.国内钢铁产业集中度低,容易与上下游形成恶性竞争

一方面,我国钢铁产业中,国有及控股钢铁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50%左右,钢铁产业集中度较低。虽然因2016年宝钢、武钢的合并和2017年钢厂的增产,开始止跌回升,但与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国外各大矿山凭借其低成本优势,进一步压缩其他竞争者的生存空间,使其垄断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因此,目前国外矿山巨头与我国众多的钢企供需双方形成的矿石定价机制有待健全,有必要使其更加公平、公正地体现真实市场,使市场行为更加理性,以培育出全产业链健康、稳定发展的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钢铁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环保限产协调难度较大,限产保价能力较弱。在出现总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容易打价格战,从而陷入恶性竞争,进而导致钢铁行业再次回到“寒冬”,行业的稳定性和竞争力都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二、面临的机遇

1.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有利于拉动下游需求

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下游产业升级将推动钢铁产业由关注产能扩张和规模效益,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提升和质量效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2017年9月底,国务院发布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随后,2018年2月发布了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强调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稳定国内有效需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国内新型城镇化相关政策的贯彻实施,必将有效拉动钢材需求,包括:农业水利建设用钢需求,间接带动工程机械行业用钢需求;农村生活基建用钢需求;农业机械用钢需求;等等。同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会刺激房地产和家电行业用钢需求的释放。农业用钢市场前景看好,将利好矿石需求,对钢铁企业而言,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同时,也应看到,新型城镇化不同于大规模投资刺激计划的短期作用,而是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影响钢铁下游需求,且其影响将在中长期逐步实现。

2.“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

新时代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40多亿人口的共同需求,为中国钢铁工业“走出去”、深化全球化产业链布局,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平台。

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条件和市场潜力,积极走出去投资开发铁、锰等矿产资源,收购或投资建设钢铁厂,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同时,沿线国家钢材加工配送产业、建筑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能源、高铁、核电等装备制造业等下游产业的发展,也将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为不断提高我国钢铁企业的国际合作竞争力、逐步在更高层次上嵌入世界产业发展链条、实现优势互补与合作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际合作新平台。

3.利用环保倒逼机制,改善钢铁行业生态环境

随着我国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国家先后出台了各项环保政策,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钢铁行业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迎接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利用环保倒逼机制,淘汰落后产能,主动优化产业结构,把环保从劣势转变为优势,让环境产业助推钢铁行业发展,实现节能环保水平的快速提升。同时,利用后发优势,借鉴国外节能环保经验,促进装备技术产品升级,提升管理水平。

此外,环保限产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钢材供应量的过快增长,对钢材价格形成了一定的支撑,减少了低价恶性竞争,会有效改善钢铁行业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实现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应对措施

1.加快推进创新战略

虽然我国钢铁工业工艺装备水平比较先进,但是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无法跟上用户发展的步伐。这也一直是我国钢铁工业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钢铁企业必须通过努力提升技术、管理、文化等各领域的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首先,钢铁行业通过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使钢铁材料不断适应和满足经济发展及下游用户的需要。应加强材料技术的基础研究,在先期介入、与用户的共同研发、引导用户应用等方面,缩小与国外先进钢企间的差距,跨过了模仿、跟随阶段,实现自主创新,扩大品种、提高质量,实现引领。同时,钢铁行业要以全球化的跨界思维、开放思维,不断创新业务模式,构建传统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业态。此外,钢铁企业不应忽视钢铁标准方面的基础研究,并注重创新人才培养,使之成为企业的一种长效机制、一种企业文化。

2.加快推进国际化战略

我国钢铁工业拥有先进的工艺技术装备、人才队伍、科研资源和较高的管理能力,钢铁企业应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利时机,结合当地需求,提前布局,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输出富余产能,实现国际化发展。

一方面,发挥企业自身竞争优势,准确把握海外市场需求特点,积极抢占海外市场,消化国内过剩产能。同时,把企业放到国际化大市场中摔打锤炼,放下身段,虚心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不断获取异质知识,增强企业竞争力。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多是在二战以后20世纪50年代初期进行的,目前急于更新改造。还有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新兴经济国家,包括印度、巴西、南非等国家,其经济相当于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也需要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的非洲、中亚等地区,已经进入经济发展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较大。未来的经济周期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钢铁行业只有抓住国际化机遇,才能抓住未来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由钢铁大国发展成钢铁强国。

3.加快推进多元化战略

整个中国的社会经济进入到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转型升级即从高速度的增长转向高质量的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现代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即产业服务化。因此,在国内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化的大背景下,钢铁行业应发挥自身优势,围绕主营业务加快推进多元化发展战略,以寻求新的增长点。

大力培育与利用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将供应链、工序链、资源链进行市场化跨界延伸,推动业务范围向产业链上下游多向拓展。包括通过现代物流业的融合,形成上下游的客户资源整合,形成更大的钢铁行业发展生态圈。还有在钢铁产业服务化基础上延伸提供金融服务等,不断挖掘新的效益增长点,以市场化、平台化推动全产业链创效能力提升。

积极融入现代化经济体系,以钢铁产业链条向先进制造业延伸为主线,加快转换新旧动能,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钢铁为载体,通过产业服务化的过程,使过去钢材行业的盈利,或者价值的创造,由一个点形成一条线,甚至形成一个面,将钢铁企业打造成为以钢铁材料为基础、以现代工业服务为支撑的综合性跨国产业集团。

4.加快兼并重组步伐

在发达国家钢铁产业发展历程中,其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推动产业兼并重组。例如,日本积极通过兼并重组形成了三大钢铁公司,其并购模式为联盟并购,即企业在资本、技术和业务等方面长期合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最终法律意义上的并购。并购后不仅提高了行业集中度,还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实践证明,联盟并购模式有利于实质性并购,更有利于实现预定目标。这对解决我国钢铁行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目前,国有及控股钢铁企业发展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中国钢铁的强弱,是钢铁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关键。我国钢铁行业实现科学、规范、有序和高质量发展,必须通过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重点解决跨省重组、不同所有制企业重组等问题,使新的组织结构能够促进钢企更精、更快、更好发展。同时,要依行业、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调整兼并重组的具体操作,最终通过不断整合优化结构,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实现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经历了2018年全行业的相对平稳运行后,2019年新形势下钢铁行业面临着生态文明建设与环保限产使供需不确性增加、利润驱动产能扩张冲动、进口矿成本过快升高、产业集中度低、大规模增产后容易恶性竞争等挑战。

同时,在国家整体宏观经济运行平稳,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钢铁行业也拥有国内巨大需求潜力释放、国外基础设施建设紧迫,以及严格环保倒逼企业产业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机遇。

为此,我国钢铁行业应加快推进创新战略,培养创新人才,创新高质量产品,创新业务模式,由模仿向引领跨越;抓住国际化发展战略机遇,与“一带一路”国家实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实现由大变强;在国内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化的大背景下,应加快推进多元化发展,推动业务范围向产业链上下游多向拓展,形成更大的钢铁行业发展生态圈。此外,应克服困难,加快兼并重组步伐,提升产业集中度,以实现我国钢铁行业的科学、规范、有序和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钢铁行业钢铁企业钢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长流程钢铁企业废水零排放实践与探讨
排放绩效在评估钢铁企业超低排放取得效果中的应用
《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解读
关于印发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
“钢铁侠”
扑面而来的“钢铁鸟”
钢铁行业PM2.5控制策略分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企业设备环保发展趋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