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2019-09-19梁小利彭思涵杨玲娜付梦雪张先庚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18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成都市程度

梁小利 彭思涵 杨玲娜 付梦雪 张先庚

(1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2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3成都中医药大学)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迅速,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65 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8.87%,同第五次相比上升1.91个百分比〔1〕,老年人成为不可忽视的群体。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老年人健康问题不再仅局限于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良好,尤其是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更加受到社会的关注〔2〕。2011年全国首次老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中国城市社区老人抑郁情绪问题检出率高达39.86%,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3〕。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已成为社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成都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制定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在成都市的三个社区(汪家社区、五福社区、同乐社区)和三个养老机构(纯德养老机构、康馨苑老年公寓、晚霞敬老院)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255例。纳入标准:①年龄在60岁及以上;②病情稳定且入住社区或养老机构时间大于12个月;③自愿参加,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口头或书面交流障碍者;②伴有严重疾患者;③有精神、心理疾病采用药物治疗者。

1.2研究方法

1.2.1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 一般情况问卷采集调查对象的养老模式、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子女、职业、经济保障等人口学特征。

1.2.2老年人心理健康自评工具 采用于淼等〔4〕自编的“老年人心理健康自评工具”,共包含5个维度:适应、认知、人际、性格、情绪,共20道题目,其中正向和反向题目各半;满分65 分,分数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20~32分为重度心理问题、33~42分为中度心理问题、43~52分为轻度心理问题、53~65分为无心理问题。效标关联效度检验:相关系数-0.141(P<0.01)达到显著相关;信度检验:Cronbach α系数为0.835 3,折半信度均大于0.72,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1.2.3资料收集 采用纸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由经过培训的研究人员向调查对象进行自我介绍,建立基本关系后,向其介绍本次调查的目的和内容,获取调查对象的知情同意后,逐项作答。对于不能独自完成问卷者,可由其照护者代为完成。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55份,收回问卷244份,删除无效问卷13份,剩余有效问卷231份,年龄60~96〔平均(71.67±9.040)〕岁,脱落率4.31%,有效率94.67%。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成都市老年人心理健康自评状况 成都市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为25~65〔平均(49.87±10.244)〕分,其中情绪5~16〔平均(11.31±3.132)〕分,性格6~16〔平均(12.98±3.071)〕分,认知5~18〔平均(14.48±2.856)〕分,适应3~9〔平均(7.12±1.810)〕分,人际2~6〔平均(4.11±1.327)〕分。重度(20~32分)、中度(33~42分)、轻度(43~52分)和无(53~65分)心理问题的老年人分别是18例(7.8%)、38例(16.5%)、60例(26.0%)和115例(49.7%)。

2.2成都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单因素分析 以一般人口学特征中7个变量为自变量,心理健康总分及5个维度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养老模式、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保障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维度在不同养老模式、年龄、文化程度、子女、职业、经济保障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格维度在不同养老模式、文化程度、职业、经济保障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维度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保障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适应维度在不同养老模式、文化程度、子女、职业、经济保障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际维度在不同养老模式、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保障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成都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多因素分析 以心理健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选择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包括养老模式(赋值:机构养老=1;家庭养老=2;社区养老=3)、年龄、文化程度(赋值:文盲=1;小学=2;初中=3;高中=4;大学及以上=5)、子女(赋值:无=0;有=1)、职业(赋值:干部=1;工人=2;专业人员=3;其他=4)、经济保障(赋值:低于1 000元/月=1;1 000~3 000元/月=2;高于3 000元/月=3)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入选标准为0.05,剔除标准为0.1,其中心理健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和年龄以原值带入。结果显示5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情绪维度主要与养老模式和文化程度有关,性格维度主要与经济保障有关,适应维度主要与职业有关,人际维度主要与养老模式、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有关。见表2。

表1 成都市老年人心理健康单因素分析分)

表2 成都市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50.3%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高于采用老年人心理健康自评工具的同类研究结果〔4〕。有文献报告,大脑功能退化和离退休前后生活的急剧变化,可使85%的老年人间断性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5〕。因此应密切关注老年人心理状况的动态变化,提高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

本研究与吴振云等〔6〕的研究结论一致,提示机构养老虽然能为老年人提供较好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照料,但由于其离开了亲人,亲情纽带作用减弱,天伦之乐匮乏,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导致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7〕,因此养老机构在重视生活照料的同时,更要重视精神照料,给予亲人般的关怀和体贴,以热情、友善弥补亲情,满足老年人情感方面的需求。

本研究与相关研究〔8,9〕结论一致,显示高年龄段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低年龄段老年人。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器官功能逐渐衰退,躯体疾病相对增多,增加了老年人的心理负担,应加强对高年龄段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的重视程度,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心理健康咨询,使其心理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疏通,以解除心理困惑〔10〕。

本研究显示,由于文化程度低的老人缺乏良好的文化教育,在面对各种生活问题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则有良好的应对能力,从而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与吴振云等〔6,9,10〕的研究结论一致。因此,更需要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的心理疏导。

本研究与相关研究〔6,8,10〕结论一致,结果显示脑力劳动者较体力劳动者可通过读书、看报、学习等更多途径获得有关心理健康的信息和资源,进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应将以体力劳动为主要职业的老年人作为心理健康的重点干预对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以确保其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疏通。

本研究与有关研究〔8,10,11〕结论一致,较好的经济状况是老年人的立身之本,经济收入高的老年人所获得的客观社会支持比收入低的老年人多,且能够拥有较多的自主性和较高的家庭地位,与子女关系比较融洽,精神状态较好,有条件获得更多的心理健康资源和信息,故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因此,应积极呼吁社会各界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低收入水平老年人的经济补助,从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逐步实现老有所乐。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成都市程度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幸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