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株洲市高端卷烟原料定制化开发调查

2019-09-19罗真华齐刚毅徐益群陈明生

作物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烟株可用性总糖

颜 波,罗真华,周 毅,齐刚毅,徐益群,陈明生

(1株洲市烟草公司茶陵县分公司,湖南茶陵412400;2株洲市烟草公司,湖南株洲412000;

3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玉溪653100;4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000)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于高端卷烟的消费量日益增加,这就要求烟草工业生产更好更多的高端卷烟满足市场的需要。高端卷烟的生产是基于高端卷烟原料的供应,也就是说,烟草农业和烟草商业需生产和供应可用于一、二类卷烟配方的优质原料,同时还要不断增加烟农收入和烟草行业效益[1,2]。为达以上目标,2018年以来,在湖南省烟草公司的统一安排下,株洲市烟草公司与红塔集团、红河红云集团共同在茶陵县腰陂基地单元进行了高端卷烟原料定制化开发工作。现将田间农艺性状调查,室内化学分析的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来源和获取方法

1.1 烟叶成熟期烟株农艺性状考查

烟叶进入成熟期,在项目开发区所属的末头村、玄武村选取5个农户的烟田,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取5株烟株,考查烟株农艺性状,然后求取平均值。

株高:从地面量至打顶处的高度(cm)。茎围:量取茎秆中部的周长(cm)。节距:量取第5~15节的长度,求平均值(cm)。叶长:量取叶基至叶尖的长度(cm)。叶宽:量取叶片最宽处的宽度(cm)。中部叶的叶长、叶宽选取烟株中部最大叶,上部叶选取倒数第4叶。有效叶数:数计每株可收可烤的叶片数。

1.2 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测定

1.2.1 烟叶样本采集

烟叶烘烤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烤烟国家标准[3]选取分析测定原烟样本,分别选取C2F、B1F、B1FO三个等级烟叶,每个等级选取5 kg,送样分析测定。

1.2.2 分析测定项目与方法

分析测定项目包括烟叶总植物碱、总糖、还原糖、淀粉。测定方法见参考文献[4]。

1.2.3 烟叶一般化学成分评价指标体系

湖南省烟草公司根据中式卷烟的特色,协同参加该项目的中烟公司、工业企业共同制定了一套指标体系(表1),用来评价参加烟叶开发的基地单元生产的原烟主要化学成分在一、二类卷烟配方中的适宜性。

表1 烟叶一般化学成分评价指标体系

1.2.4 烟叶的工业可用性评价

邀请烟草工艺、原料、配方、调香、评吸等方面的专家,对全省各开发基地单元提供的烟叶样品进行风格特征和品质特征的配方、评吸鉴定,依据各地烟叶样品的分值,得出工业可用性认可率,从而进行烟叶工业可用性分类定位。

2 结果与分析

2.1 烟株农艺性状表现

在高端卷烟原料开发区,烟株进入成熟期后各项农艺性状表现优良,株高121~130 cm,节距5.2~5.6 cm,茎围9.8~11.0 cm;中部叶长73~84 cm,叶宽30~38 cm;上部叶长70~73 cm,叶宽20~25 cm;单株有效叶数18~20片,已正常进入叶色落黄阶段(表2)。田间烟株长势长相说明各种栽培措施合理,具备了生产高端卷烟原料的基础。

表2 茶陵县高端卷烟原料开发区成熟期烟株农艺性状

2.2 主要化学成分分析测定

从表3可以看出,开发区烟叶还原糖和总糖含量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B1FO和B1F烟叶。B1F和B1FO的还原糖依次比全省平均低5.0%和3.0%,总糖含量存在相同趋势,C2F低1.4%。烟叶淀粉含量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BIF、B1FO和C2F依次低1.0%、0.5%和1.2%。在三个等级烟叶中总植物碱含量与全省水平较为接近,B1FO略高。由于B1F、B1FO烟叶总糖含量较低,而总植物碱含量又与全省平均水平接近,造成糖碱比值低,分别为4.6和3.5,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C2F的糖碱比虽比全省水平低,但在适宜范围内。两糖比在三个等级烟叶中均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

表3 茶陵县高端卷烟原料开发区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及与全省平均值比较

2.3 主要化学成分适宜性评价

根据表1的化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茶陵腰陂基地单元的卷烟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BIF、B1FO和C2F三个等级烟叶的总植物碱含量适宜,在好的档次;淀粉含量低,B1F和B1FO处于最好的档次,C2F处于好的档次;B1F和B1FO的总糖含量较低,致使糖碱比不协调,处于差的档次。C2F的总糖含量较为适宜,糖碱比在好的档次,C2F和B1FO的两糖比均好,B1F为中档(表4)。

2.4 烟叶的工业可用性评价

从表5可知,茶陵腰陂基地单元开发的高端卷烟原料C2F工业可用性认可率一、二类合计为100%,可用性分类定位为一类,也就是说,C2F烟叶可用作高端卷烟原料。B1F和B1FO工业可用性认可率分别为89%和72%,可用性分类定位为二类。另外,三个等级烟叶同时含有烟叶常见的4种杂气。

表5 茶陵县高端卷烟原料开发区烟叶的工业可用性分类定位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1)株洲市茶陵县腰陂基地单元的烤烟在田间生长正常,营养充足,烟叶发育良好,能按时从下而上依次落黄成熟,已形成了生产高端卷烟原料的物质基础。

(2)C2F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均在适宜范围内,且通过配方和评吸验证,工业可用性认可率一、二类为100%,工业可用性分类定位为一类卷烟原料。

(3)B1F和B1FO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淀粉、总植物碱在适宜范围内,但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低,糖碱比值低。工业可用性认可率一、二类依次为89%和72%,工业可用性分类定位为二类卷烟原料。

3.2 讨论

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茶陵县腰陂基地单元开发的高端卷烟原料,B1F和B1FO等级烟叶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低,造成糖碱比值低。烟叶的甜感、香气质、香气量、余味均与还原糖、总糖呈正相关关系[5]。糖碱比值低的烟叶配方后,香气质有变劣趋势,香气量则会明显减少,杂气会较重,余味也会变得不舒服[6],导致工业可用性降低。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原料来源地烤房数量较少,上部烟叶在田间滞留时间较长,过熟采收导致糖分含量降低;二是上部烟叶采摘后,烘烤前晾置时间过长。烟叶晾置一段时间后,淀粉分解速度会加快,但与常规烘烤相比,中部烟叶总糖积累有增加的趋势,而上部烟叶总糖积累量却较少;上部烟叶晾置时间一旦超过24 h,淀粉残留量有增加,糖积累量有降低的趋势,超过48 h这种趋势会更加明显[7]。

从茶陵全县上部烟叶采摘情况来看,成熟度存在片区不平衡现象,除枣园镇部分地区采摘过熟外,其它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采生现象。其原因是烟稻换茬,烟农急于收烟后抢插晚稻。在今后的高端卷烟原料开发中,应加大对烟农的培训,加强其对烟叶成熟度重要性的认识,强化技术培训的力度;在技术实施方面,晚稻可选择早、中熟优良品种,适当推迟晚稻的播种期和插秧期,让烟叶在田间有充分成熟的时间;同时在烘烤时,延长上部烟叶变黄时间和定色时间。有研究表明,变黄期和定色期均延长12 h,能够改善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并提高香气质量[8]。通过这些措施,可以解决现有上部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较低,糖碱比不协调的问题,从而让B1F、B1FO等级烟叶成为工业一类卷烟原料。

猜你喜欢

烟株可用性总糖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界面设计可用性中外对比研究
有机态氮与无机态氮配施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基于辐射传输模型的GOCI晨昏时段数据的可用性分析
黄酒中总糖与还原糖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打顶后养分供应水平和采收方式对烤烟钾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水氮耦合对烟株生长、产量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林下参片中总糖、还原糖及糖醛酸的含量测定
空客A320模拟机FD1+2可用性的讨论
黔西南州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评价
干海参外源性总糖的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