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粳稻品种引种观察试验初报

2019-09-19龙俐华贺淼尧刘光华向忠诚沈震波

作物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秋光全生育期粳稻

龙俐华,贺淼尧,刘光华,向忠诚,沈震波

(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南邵阳422000)

粳稻耐寒,植株偏矮,茎秆韧性好,抗倒能力强,出米率高,不易落粒,适合机械收割,可适当推迟播种,避开寒露风对抽穗扬花的影响,易于被种植大户接受;粳稻米质好,米饭晶莹透亮、松软可口、冷后不硬,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我国是世界上粳稻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国家,粳稻种植面积约占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的30%,粳米100%直接作为口粮消费。从一定意义上讲,确保粮食安全的核心是口粮,口粮供给的重点是稻米,稻米供给的关键是粳米。近年来,广大粳稻育种工作者利用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创新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米质优产量高的粳稻品种,为我省“籼改粳”提供了前提条件。为了使我省水稻品种种植结构更趋合理,增加本地粳米市场供给,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优质粳米的需求,笔者从江苏等省引进一批粳稻品种(或品系)进行观察筛选,推荐适合邵阳区域及相同生态类型种植的粳稻品种,进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供试品种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苏粳9号、南粳46、中嘉8号等12个常规粳稻品种,以武运粳7号为对照(表1)。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邵阳县谷州、邵东县槎江、洞口县罗溪、城步县西岩、隆回县羊古坳等5个地点进行。试验地排灌方便,肥力水平中上。2018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播种,采用湿润育秧,种子用强氯精消毒,秧龄控制在30 d以内。小区面积30 m2,不设重复,随机对比排列,周围设保护区,小区间留走道,插植规格为16.7 cm×25 cm,按当地栽培方法进行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田间记载或调查各参试品种的播种期、移栽期、抽穗期、成熟期、基本苗、最高苗、有效穗等指标,分小区收割测产,求出各品种5点平均产量。收割前每个小区取有代表性的5株植株室内考种,分别调查株高、每穗粒数、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根据测产和考种结果对各试验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如表1所示,谷州、槎江、罗溪、西岩、羊古坳等5个点的播种期分别为6月20日、6月1日、4月25日、4月29日、4月25日,移栽期分别为7月20日、6月25日、5月25日、5月27日、5月25日。对照平均全生育期121.8 d,全生育期长于对照的为武运粳30(+2.8 d)、盐粳11(+3.7 d)、南粳47(+2.6 d)、连粳6号(+3.2 d)、扬农稻1号(+2.6 d)、中嘉8号(+2.0 d)、武运粳23(+1.4 d),全生育期短于对照的为武运粳29(-0.4 d)、秋光粳17号(-6.6 d)。5个点全生育期平均最长的是西岩,最短的是槎江。

表1 参试品种生育期比较

2.2 产量

如表2所示,参试品种平均产量为7686.15 kg/hm2,比对照增产5.10%,其中10个品种比对照增产,增产幅度1.43%~13.41%,增产超过10%的有3个品种,分别是苏粳9号、南粳46、中嘉6号,分别增产13.41%、13.26%、13.03%,减产的为早熟品种秋光粳17号,比对照减产7.53%。12个品种产量排名依次为苏粳9号、南粳46、中嘉8号、盐粳11号、武运粳30、连粳6号、南粳47、扬农稻1号、武运粳23、武运粳29、武运粳7号、秋光粳17号。5个参试点平均产量排名依次为羊古坳、罗溪、西岩、槎江、谷州。

表2 各品种产量表现 kg/hm2

2.3 主要产量性状表现

如表3所示,参试品种的有效穗数在259.5万~322.5万/hm2,早熟品种秋光粳17号最高,为322.5万/hm2,南粳46、中嘉8号、苏粳9号等品种居中,武运粳23最低,为259.5万/hm2;每穗总粒数为85.0~139.0粒,最高的是南粳46,最低的是秋光粳17号;结实率88.2% ~95.0%,均表现较好,扬农稻1号最低,秋光粳17表现最好,结实率高达95.0%;千粒重22.0~26.6 g,秋光粳17号最小,仅22.0 g,中嘉8号最高,为26.6 g;株高85.0~103.2 cm,所有参试品种表现矮或偏矮。

表3 参试品种主要经济性状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12个参试品种中苏粳9号、南粳46、中嘉8号等3个品种产量高于其他品种,接近同熟期杂交籼稻产量水平,米质好,生育期适中,可与种植专业户合作,在双季稻区做晚稻、中稻区作一季稻适度推广应用。建议在抽穗前15~10 d连续2次施药,对稻瘟病、稻曲病进行防控。其它品种不宜在本地区推广应用。

加强对推广应用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为良种良法协同推广提供前提条件。

由于邵阳区域7月下旬至8月上旬常年呈现连续高温现象,昼夜温差小,水稻在此时段抽穗灌浆,易产生高温逼熟,不利于结实,影响米质。因此,在本地做一季稻推广应用的品种,宜适当推迟播期。建议安排在8月下旬抽穗扬花,此时天气晴好,昼夜温差大,成熟期延长,利于提高稻米品质。

猜你喜欢

秋光全生育期粳稻
近10 年云南省育成的粳稻品种性状分析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芦花
成熟的季节,美好从这里开始
秋行
黄淮海地区主栽大豆品种抗旱性比较
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粳稻收购为黑龙江省农民增收58亿元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