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评估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研究

2019-09-19徐婉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14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氯吡格雷

徐婉茹

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内科,山东 菏泽 274000

ICVD具有极高致死、致残率,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疾病,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史,脑血管病按其性质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按其进程可分为急性脑血管病(中风)和慢性脑血管病。该病主要是由血液供应障碍所致脑缺氧、缺血,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后往往对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5]。脑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特点,且临床复发率高。据相关统计学研究,我国每年约300万人死于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冬春交替期间,由于气温冷暖无常,导致脑出血、猝死患者人数较多。多数患者发病突然,病情发展速度快[6-11]。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但药物受到基因多态性、药物相互作用等影响,产生较大的个体差异,产生抵抗现象[12-25]。本研究采用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探讨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ICVD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菏泽市立医院2016-02-2017-02收治的80例ICV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治疗药物不同分成拜阿司匹林组与氯吡格雷组各40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信息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本研究经过菏泽市立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资料健全者;(2)依从性较好者;(3)所有患者均经符合脑血管病的分类与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2)不愿加入本次研究且不予合作者;(3)研究中采取药物过敏者;(4)患血小板功能缺陷疾病;(5)血小板计数<100×109个/L。

1.3方法

1.3.1 治疗药物:拜阿司匹林组给予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提供的拜阿司匹林(规格:100 mg/片;批号:国药准字J20171021)口服治疗,100 mg/次,1次/d,共治疗60 d。氯吡格雷组给予(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的氯吡格雷(规格:75 mg/片;批号:国药准字J20080090)口服治疗,75 mg/次,1次/d,共治疗60 d。

1.3.2 标本采集和处理:采集空腹全血,给予离心分离,时间为10 min,转速为1 000 r/min,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后再次离心制备贫血小板血浆,时间为10 min,转速为3 000 r/min,用于血小板聚集试验。

1.3.3 检测方法:采用光学浊度法(LTA),诱导剂为终浓度5 μmol/L的二磷酸腺苷(ADP),仪器选择美国HELENA公司提供的AggRAM血小板聚集仪,检测5 min内LTA血小板最大聚集率(LTA-PAmax)。

1.4观察指标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24 h、7 d、14 d、30 d及60 d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及血小板凝集率(PAgT)。

2 结果

相比治疗前,拜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24 h氯吡格雷组各指标改善幅度均优于拜阿司匹林组(P<0.05),治疗14 d后2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0 d、60 d氯吡格雷组Fbg、PAgT均较拜阿司匹林组显著改善(P<0.05)。见表2。

表1 2组一般资料对比 (n=40)

表2 2组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凝集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24 h比较,△P<0.0;与治疗后14 d比较,○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口老龄化,脑出血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病情严重化、高发病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带来沉重的经济与社会负担[26-33]。临床引起脑出血因素较多,主要是由于血压水平升高造成脑部血管破裂,致血脑屏障受到破坏,导致脑部组织局部血流量发生变化[34-36]。多数患者发病前3 d会伴病情恶化,对脑出血患者,早期时应积极接受治疗[37]。临床脑出血患者治疗措施选择上应以手术干预,疗效更佳,优于内科治疗[38-39]。

拜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是临床针对ICVD患者给予的常用药物,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药物,是噻吩吡啶类衍生物,也是一种二磷酸腺苷受体阻滞剂,进入人体后,会与人体血小板膜表面的二磷酸腺苷受体进行结合,从而阻碍纤维蛋白与糖蛋白受体之间的结合,进而防止血小板发生聚集,避免血栓形成[40]。本研究可发现,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均有较好疗效,但氯吡格雷起效更快,治疗后24 h即可达到较好疗效,而拜阿司匹林于治疗后14 d疗效才与氯吡格雷持平;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2组均出现疗效下降情况,相比氯吡格雷组,拜阿司匹林组更为明显。治疗30 d时2组Fbg、PAgT有显著性差异,60 d时,除上述两点外,PLT也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拜阿司匹林疗效出现显著下降情况,药物敏感性下降,患者耐药性增加。不同个体对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受益不同,通过对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可发现不同个体对抗血小板药物的响应存在差异。基于此,在术前、术后给予血小板功能检测,能有效帮助临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本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式:(1)研究时间相对较短,结果可能与长期结果存在误差,临床可进一步扩大实验周期。(2)研究中虽排除各种不适合的样本,但所选取的标本是否合理仍有待商榷,临床可进一步增加排除标准,缩小样本之间误差。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氯吡格雷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黄精四草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脑血管病昏迷患者的基础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