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农架魅力不只是传说

2019-09-19|张

今日中国 2019年9期
关键词:炎帝神农架野人

文 |张 盼

来自两岸的19位媒体记者近日走进湖北,追慕神农炎帝文化、寻访锦绣山水、探秘珍稀物种金丝猴。

说起湖北旅游,许多人会想到大名鼎鼎的三峡和武当山。其实,流传着“野人”之谜的神农架同样引人注目,2018年迎来游客1590万人次,台湾游客达上万人。在台湾《联合报》任职的邹佩育是武汉籍陆配,在饱览两岸山水的她看来,台湾风光秀美,神农架山河壮观,给人的美感大有不同。

神农架林区副区长沈绍平介绍说,地处北纬31°的神农架是全球中纬度地区保存相对完好的原始林区。这片高山深谷拥有国宝金丝猴、大熊猫等,旅游价值很高,也适宜游客居住和疗养。

来自两岸的19位媒体记者近日走进荆楚,追慕神农炎帝文化、寻访锦绣山水、探秘珍稀物种金丝猴。“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三度赴神农架采访的台湾古都广播公司总经理苏恩恩说,台湾同胞对大陆好山好水非常向往,希望通过此次深入报道,把神农架的讯息带回宝岛。

神农架大九湖景区

华夏始祖

神农架地处鄂西北,是汉民族创世史诗《黑暗传》的发现地,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搭架采药得名。它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天地玄黄,混沌初开。位列三皇之一的华夏始祖神农氏,在神农架生活38年,遍尝百草,发明医药,识得五谷,驯化六畜,开创中华农耕文明先河,开启中华药食同源文化发端。

“伟哉炎帝,照耀洪荒。泽被华夏,圣德皇皇。”两岸记者共赴神农坛,慎终追远,共祭先祖。台湾古都广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汐荣许下中华民族复兴、人民和平共融的愿望。同行者中,还有人祭拜过黄帝、大禹和关公。

有台湾记者说,祭拜仪式在提醒众人,我们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从小在教科书中读到的内容,在现实中找到了呼应。台湾也有神农庙,炎黄二帝在民众当中的认知度较高。台南还有神农街,这条知名老街上既有古宅旧迹,又融入潮流文创,深受两岸文青追捧。“湖北神农架和台南神农街大可携起手来,成就两岸交流佳话。”

炎帝神农遍尝百草,发明医药,后人据此著述《神农本草经》。药圣李时珍曾三进神农架,采得多味名药,吸收《神农本草经》精髓,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来自台湾《联合报》的郑明杰说,在祭拜炎帝的活动中感受到了庄严的气氛,自己曾在两岸交流活动中参与李时珍诞辰500年的祭祀,这次更加感受到中华医药的博大精深,希望两岸增加有关历史、医药方面的交流学习。

优越生态

作为全国首个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品牌的“三冠王”,神农架森林覆盖率高达91.1%,生态环境优越。以大旅游、大农林、大健康三大产业为主的绿色产业体系,是当地着力发展的方向。

林下有药、林下有菜、林中有蜜,神农架林区善用资源优势创造经济价值,将中草药和有机菜种植、蜜蜂养殖作为脱贫产业,显著降低贫困发生率。中蜂养殖具有生态效应,也可借此发展观光产业,堪称快速致富妙招。

林区木鱼镇村民在峭壁上养蜂,蜂箱层层叠叠悬挂于岩壁,两岸记者观之称奇。台湾东森新闻云大陆中心组长曾俊豪专门制作短视频,向台湾网友介绍这一景观及其所带来的可观产值,短时间内便吸引上万人观看。

沈绍平说,神农架药材丰富,当地一面通过粗加工,将中草药做成含片等,一面进行生物药品深度研发加工。还有五六十种药膳得到开发,包括特色菜肴岩耳土鸡汤。

如今,神农架全区形成以生态酒、富锶水、百花蜜、山野菜、中草药、云雾茶为主的特色农林产业体系。全域旅游格局也在加快构建,研学游、工业游、冰雪游、文体游、康养游五大旅游新业态日渐完善。

国宝灵猴

金丝猴为中国特有,入列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大熊猫之外的又一国宝。两年前,两岸媒体记者曾走进神农架国家公园大龙潭金丝猴研究基地。蓝脸仰鼻长尾的林间小精灵,让一众记者瞬间心灵融化,妥妥地变成“猴粉丝”。“当时猴子对人还没这么亲近,现在提升了很多,说明保育工作做得比较好。”亲历者苏恩恩说。

神色平静温和,与人比邻而立,还时常主动勾肩搭背,神农架金丝猴倒不怕生。收获搭肩待遇的记者们受宠若惊,赶忙掏出手机拍照留念。听基地巡视员方吉喜介绍,在大龙潭生活的金丝猴,共有5个家庭单元、1个全雄单元,约有百只。

“尽管金丝猴与熊猫同是国宝,在台湾网友眼中却相对陌生。”福建海峡卫视记者江凛在脸书上向台湾网友进行直播。网友热情高涨,纷纷提问“金丝猴吃些什么”“是否会互相梳理毛发”等,有人将神农架金丝猴与台湾柴山猕猴对比,认为猕猴较凶,金丝猴温顺友善。

神龙架大龙潭金丝猴研究基地内,一对儿金丝猴母子令人怜爱

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姚辉说,中国现有金丝猴4种,分别为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缅甸金丝猴。神农架金丝猴是川金丝猴相对独立亚种,由中国科考人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野人”考察中意外发现,并直接助推神农架自然保护时代的到来。

姚辉介绍说,神农架金丝猴活动海拔基本在1600米以上,喜食的植物有172种。从1990年至今,神农架金丝猴种群规模由500余只上升到1300只,栖息地面积从130平方公里增加到目前的280平方公里,进入与环境容量相匹配的稳定阶段。

“野人”传说

神农架流传着“野人”的故事,据说该生物直立行走,满身红毛,伴有叫声,介于猿和人之间。民间认为“野人”确乎存在,目击者时常有之。

天燕景区山高林密,沟壑纵横,不仅是野生动物的乐园,也是神农架“野人”目击最频繁的地方之一,在景区公路沿线多次出现游客同“野人”奇遇事件。燕子垭的野人洞景点,据说曾是“野人”生活居住的地方,至今还完整保存。两岸记者流连其间,表示要将“野人”的传说广为传播。

冰川地貌、侵蚀构造地貌、岩溶地貌……神农架共有6个地貌景观分区。高达3106 米的“华中第一峰”神农顶、晨间云雾渐散的梦幻湿地大九湖等生态旅游景区,让人心醉神怡,过目难忘。

台湾旺旺中时文化传媒副总监林洛安说,在大陆工作9年,体会到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深刻影响社会和读者。传播正确、有效的价值观及正能量,是媒体人前进的目标。神农架林区久负盛名,希望借由此次行程,体验风光和传统文化,让更多人看到、爱上神农架。

采访活动组织方、湖北省台办新闻处处长伍洋说,两岸媒体记者荆楚行已至第13届,本次联合采访聚焦神农架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保护。希望通过两岸媒体人的报道,增加受众对湖北省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也增进两岸媒体间的交流。

猜你喜欢

炎帝神农架野人
神农架进入最美季节
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野人迷踪
炎帝插上“微时代”翅膀
探秘神农架 第二集 潮涨潮落潮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