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下的古村落
2019-09-18
如果说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那么地坑院则是黄河两岸先民们繁衍生息的一个摇篮。作为居住文化的一个符号,其背后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早已落下帷幕,不过人们关于美食的记忆却并未褪色。大厨薛辉明利用亲手搭建的穿山灶烹制的陕州十碗席,选材多样,营养丰富,豫西地方特色浓郁,让人食指大动的同时,不由也对薛辉明所在的奇特民居——陕州地坑院充满好奇。
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是全国乃至世界惟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地坑院,顧名思义,就是陕州先民遵循八卦,平地掘坑,四壁凿洞,依穴而居,故而又称“天井院”“地窖院”。世代相传形成的这些“地平线下的古村落”,处处彰显着古人“天地相融,方圆共存,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随着2011年陕州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的魅力逐渐开始为人所知。
作为建筑史上一种逆向思维的产物,这种下沉式院落与大地融为一体,具有坚固耐用、节省资金、冬暖夏凉、挡风隔音的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10℃以上,夏天在20℃左右,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
虽说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陕州地坑院的设计却充满智慧、颇具匠心。多达数十种的营造工序,简单概括下来,就是“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一般情况下,先在平地开挖6~7米的四方深坑,然后根据阴阳八卦布局,在坑的四面凿挖8~12孔窑洞,供人畜使用。这些窑洞分为主人的居室、客人的居室、厨房、厕所、鸡舍、畜圈以及粮仓等,布局合理、井井有条。为排水方便,院内还挖有渗水井,用于蓄积雨水和排污水。考虑到美观,院落中甚至还会栽植1~2株梨树、榆树或桐树,待到枝叶繁茂的树冠高出地面、露出树尖之时,迈进村庄,只闻人言笑语,却不见村舍房屋。正可谓“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的真实写照。
地坑院最大的价值所在和魅力体现,就在于这种一反常规的构造方式。难怪建筑学著作《中外传统民居》中曾这样写道:“中国的黄土窑洞民居建在黄土高原的沿山与地下,是人工与天然的有机结合……有的整个村庄建在地下,是建筑生根于大地的典型代表,其自然风格与乡土气息充分体现了敦厚朴实的性格,乡村住宅应寓于大自然之中,好像是大自然的延续。”
如果说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那么地坑院则是黄河两岸先民们繁衍生息的一个摇篮。作为居住文化的一个符号,其背后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是由2 2座相互打通的地坑院组成的民俗文化园,内设不同主题,向世人诉说地坑院悠久历史、华夏民族发展足迹的同时,还让陕州人各种精湛的民俗技艺走向大众、惊艳世界。
走进“捶草印花”技艺的院落,映入眼帘的是一叠印染好的土布,图案各异、五彩缤纷。一株草、一朵花、一根棒槌,经过陕州独特的印染技艺——“捶草印花”项目传承人朱秀云的一双巧手,将原本平淡无奇的土布在印染上精美的花草图案后,瞬间“脱胎换骨”“容光焕发”起来。
陕州地坑院的“地下”民俗盛宴可谓精彩纷呈,包罗万象。除了“捶草印花”,锣鼓书、澄泥砚、陕州剪纸、皮影戏等民间传统艺术也彰显着陕州独特的民俗特色。曲艺院每周末上演的锣鼓书表演,作为一种古老的说唱艺术,唱腔和语言紧密结合,多使用方言土语,算得上中国Rap届的“始祖”。而4号门洞11号院的石砚院则陈列着陕州石砚、黄河澄泥砚等几项河南省和三门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1.交通线路:外地游客抵达河南省三门峡市后,在三门峡市火车站和南站可乘坐地坑院旅游专线前往景区。
2.舌尖美味:可品尝陕州十碗席、陕州面豆、大营麻花、大刀面、石子馍、观音堂牛肉、鲤鱼焙面等陕州特色美食。
3.风情民俗:若想体验独特的豫西民俗,可选择位于陕州地坑院景区内的地坑院民俗宾馆;若追求品质,也可选择金泉大酒店、富达电力温泉假日酒店。
4.周边趣玩:欣赏完陕州地坑院,若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前往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双龙湾景区以及豫西大峡谷风景区。
5.购物指南:陕州特产丰富,如陕州大红石榴、过村桃、李村大杏、芦村李子、菜园手工挂面、清泉沟小米等,此外,还有手工艺人亲手制作的虎头鞋、捶草印花等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