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全面性
2019-09-18黄宇杰
黄宇杰
摘要:化学能为学生带来什么?学习化学能否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这取决于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当然,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见解,笔者认为要使学生全面发展,不能只局限于书本理论,应该将方方面面的东西都融进教学中,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一名优秀人才.在本文中,笔者将化学史、爱国情怀、生活情境、探究创新等融进化学教学,使学生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化学史 爱国情怀 生活化学
2016年9月,《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既是之前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的综合表现,也是进一步的改革升华,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强有力的保障,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如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笔者认为单单只是拘泥于书本理论肯定是不够的.但是受中考任务的影响,许多化学老师为了赶时间,赶进度,往往只是照本宣科.课上讲什么内容的唯一标准就是这一知识点是否会考到.会考到那就好好教,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进行巩固强化.如果不是考试重点,那就一句话带过甚至直接跳过.有时笔者也会反思,这样教到底对不对.或许短时间看,学生的成绩是还不错,但是从长久发展来看这样教出的学生最终也只是一台做题机器,学生对化学也会兴趣渐失.到了高中学生都不选化学,这样一来真正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如何利用化学的优势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笔者做出了以下几点归纳.
一、将化学史与教学相融合
初三化学两本书,仔细翻看,其实书中用很多篇幅来阐述某一种新物质发现的历程.这些内容考试时往往不会涉及,因此经常被教师忽略,好一点的做些常规性的了解,讲的快的就直接跳过了.其实这是不对的,这些化学史话蕴藏着丰富的价值.首先,教师通过这些历史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教师还可以将这些历史故事整合到化学教学中,也许那些科学家曾经有过争议,难以突破的壁垒就是我们这一堂课的重点难点.
在学习原子的构成时,笔者以原子结构发展的过程来创设情境,基于历史故事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1897年,汤姆生确认所有原子都含电子,并得出原子内部结构比较复杂,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但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原子是实心的.到了1911年,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荷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了三个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不改变原来的方向;(2)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笔者让学生通过现象交流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原子不是实心的,原子内部有带正电荷的微粒,即原子核,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却很大.基于历史内容,学生得出了原子的结构,并提升了学习兴趣.
化学史不但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课堂,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些化学史(诸如拉瓦锡对于空气成分发现的过程等),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新物质的发现,有时需要几代科学家的努力,科学发展是一个不断进步完善的过程,通过了解这些科学家的曲折和艰辛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究的精神,激发他们崇尚科学的志向.
二、在化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化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出了以下要求: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实,笔者近年来也越来越感受到学生对于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的日渐缺失.因此,在教学时笔者经常融入一些国家成就来激发学生.
讲到合金时,笔者会涉及我国的钢铁事业.其中最能激起学生爱国共鸣的就是高铁和航母.中国是全世界掌握高铁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同时中国高铁的技术和产品也已走出中国,成为了中国的名片.同时中国的航母发展也是引人注目的,继“辽宁舰”之后,我们海军第一艘国产航母001A也已试航出海,这说明我国已掌握了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冶炼和焊接工艺.通过这一系列的伟大成就,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化学学习中来.
三、在化学中让学生懂得生活
源于生活的学习同样能够激发学生.如果把化学教的脱离生活,使化学变得不食人间烟火,让学生觉得学习化学除了考试,其他并没有什么用,那就是教育的悲哀了.生活中处处体现着化学.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会用化学原理来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样既能巩固化学知识,又能融入生活,让学生明白化学是很有用的.
与我们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就是衣食住行了.在学习材料时,会讲到纤维.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学生通过观察衣服成分發现贴身衣服大多为纯棉制,因为棉透气舒适.而外套多为棉与合成纤维混合制成,这样可以综合两者的优点.
讲到吃,学生的兴趣很浓.通过学习,学生明白要吃的健康,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矿物质缺一不可.在授课时,笔者让学生准备很多食物的外包装袋,与他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食物的成分.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了原来饮料瓶上的碳水化合物就是糖类,喝掉一瓶600mL的可乐会摄入64g的糖,相当于12块方糖的量.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平时要少喝饮料,少吃零食,健康饮食.
化学也让学生明白由于生活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环境也在不断地经受考验,一系列环境问题接踵而来.因此,我们也要注意平进住、行的方式.从小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爱护环境,低碳出行,节能减排的意识.
四、在化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由于教学时间紧,教学内容多,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通常浮于教材表面,实验多以讲解为主,理论多于实践.对于实际操作中的一些异常现象总是归咎于这样那样的外部原因,而不引领学生去探究本质原因是什么.一部分爱思考的同学对于实验中的不同现象提出问题时,部分教师往往以“这个问题考试不会考的,不用去想了”来打发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的探究能力就会不断的弱化,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笔者在进行教学时经常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探究.在中考复习中,笔者在讲到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我们通常会加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有些同学产生疑惑:氯化钠溶于水也能增强水的导电性,为什么不用呢?笔者解释因为氯化钠在通电条件下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看到有些学生仍旧有疑惑,笔者就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做电解食盐水这个实验.几个学生组成了一个探究小队,他们通过上网了解了大致的步骤.然后利用周末的时间把材料带到了实验室.他们准备了切好的紫甘蓝,铅笔笔芯,电源,食盐等.学生甲负责将笔芯连接到电源导线上,学生乙负责配制酚酞溶液,将紫甘蓝榨成汁,学生丙负责配制食盐溶液.待准备工作完毕,将笔芯制成的电极放入食盐水中通电,很快笔芯上产生了很多气泡.慢慢的溶液中有固体出现,学生分析应该是氯化钠饱和后析出.大概一个半小时后,停止通电.用针筒抽取液体并推入酚酞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证明了氢氧化钠的生成,学生击掌相庆.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紫甘蓝汁在pH为7-9时为蓝色,10-11为绿色,12-14为黄色.他们把溶液又推入紫甘蓝汁中,慢慢的,溶液变成了蓝色,中下部有点绿色,很漂亮,同样证明了氢氧化钠的存在.通过实验,学生得出电解水时,不能用氯化钠来增强水的导电性.这些探究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严谨、求实、创新的学习品质.
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前应该理解化学这一学科的价值所在,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只是拘泥于书本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多接触些试卷以外的东西,不要认为这些“题外话”是浪费时间,或许这些“题外话”会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助力,最终使学生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