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力教研创新助推均衡发展

2019-09-18

陕西教育·教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研室学区教研

近年来,安康市白河县教研室始终坚持“出思想、出内涵、出特色”的教研工作思路,积极推行“大学区、督学责任区、教研协作区”三区一体化管理改革,着力抓好“教研协作区”建设,不断创新教研活动形式,破解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难题,促进校际之间合作交流,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了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教育科研工作推动教育质量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得到了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

一、合理规划,强化组织领导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康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推进“大学区、督学责任区、教研协作区”一体化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和白河县教体局《关于推进“大学区”建设的方案》文件精神,县教研室结合县域实际情况和联片教研中暴露的问题,于2014年10月中旬,向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传达了推进教研协作区改革的文件精神,并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将全县1所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8所初级中学、13所中心小学、12所中心幼儿园,分为三个学段,按照地域、师资、教育质量进行整合,科学合理地划分了9个教研协作区,确定了学区长轮值制度和教科研管理制度。白河县教研室成立了“教研协作区管理中心”,负责协调指导,确定教研员联校、包校制度。规范组织管理,推动教研协作区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二、创新思路,突出特色亮点

1.强化管理,增强教研工作效度。县教研室针对本县地处山区,教研协作区成员校相距甚远、交通不便,“点多、分散、质量差”的问题,为实施教研协作区的科学管理,建立了“三级管理体系”,即教研室指导各学区建章立制,通过“线上+线下”的管理方式,确保学区研讨活动持续、有效开展;学区长学校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平台,以成员校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为纽带,构建校本研修共同體;成员学校聘任学科组长和学科带头人,以师徒结对的方式,组建QQ群,形成区域内网络协作,引领教师共同成长。大学区确定远程信息化管理模式,建立学区QQ信息群、协作区通讯录、学区微信平台等,通过信息平台发布各种工作信息,对所负责片区的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跟踪,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2.紧扣关键,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各学区高度重视教研协作区建设,每学期组织召开学区联席会议,深入分析各成员校基本情况,确定协作区的工作重点,在发展目标上达成了共识。中学第二教研协作区根据成员校师资特点,着力夯实“三个工程”,即打造“人心工程”,汇聚人心人气;打造“名师工程”,铸就优秀团队;打造“质量工程”,提升育人水平,重点提升学区内的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中学第三教研协作区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以校际帮扶计划、轮岗交流、专题研讨等多种措施,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学前教育第一、第二教研协作区在学区长的带动下,按照“凝聚合力,多点创先,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工作思路,实行结对帮扶,促进农村幼儿园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

3.聚焦课改,研讨活动主题精准。在县教研室教研协作区管理中心的指导下,各学区立足教学、聚焦课改,精心策划活动主题,提高活动质量。中学第三教研协作区用“一个学校提出问题,其他学校反思对照,共性问题共同研究”的研讨模式, 就“有效课堂”“中考如何复习”“教师基本功”“如何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等内容进行研讨,极大地提高了学区内教师的教研能力,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共享。中学第四教研协作区以“打造有效课堂,促进课程改革”为主题,全力培育学区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积极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小学第一教研协作区以“聚焦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成长”为主题,开展了“小学教研协作区暨小学语文课堂改革交流探讨”系列活动,邀请省市专家做课指导,有效促进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小学第二教研协作区秉承“务实高效,打造有效课堂”的宗旨,开展了骨干教师同课异构示范课暨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名师大篷车教研基层行活动、骨干教师送教活动,组织了“追求本真文化,打造幸福校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学前教育第二教研协作区以提高教师业务技能为核心,通过组织专题培训、技能竞赛、交流轮岗、示范观摩等各级各类活动,形成了“协作区工作计划一体化、业务培训一体化、教师专业技能提升一体化、优质资源共享一体化、重点活动开展一体化” 即 “五个一体化”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提升了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水平。

4.夯实责任,促进整体共同发展。各教研协作区均成立了学校教研协作管理中心,确定重点,严格管理,确保学区工作顺利运行。几年来,各协作区在学区长学校的带领下,积极作为,呈现了良好的工作势头。中学第二教研协作区形成了“六统一”的工作方式,即统一组织质量测评,切实加强大学区教育教学管理,及时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动态;统一质量测评分析,为大学区组织有效教学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统一组织教研协作区教学常规检查,查找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提高各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统一进行校本研修检查,探索教师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统一完善教学改革的考核激励机制,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小学第一教研协作区对轮岗教师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实施全方位的跟踪指导。

5.加强视导,推动改革稳步发展。教研室每年认真审定教研协作区工作计划和活动方案,落实教研员包片包校制度。加大视导力度,将教研协作区考核分为成员校自评、组织展示汇报和检查组考核三部分进行。通过对目标规划、组织管理、教师培养、常规教研、教育研训、网络资源的综合考核方式,助推教研协作区稳步发展。先后有幼儿园第一、第二教研协作区、小学第一教研协作区、中学第二、第三教研协作区被评为市、县规范教研协作区。

三、正视问题,寻求解决策略

1.正视问题。在教研协作区建设的改革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研协作区改革进展不平衡。根本原因是学校认识不足,不敢改、不想改、不愿改,改革信心不足;二是教研协作区管理工作尚未凝心聚力。成员校与学区长之间的配合不紧密,工作不够积极,走形式、做样子、浮光掠影,实效性不强;三是学科优质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校际壁垒已然存在,学科教师仍然在单打独斗,教研合力不足;四是“四个统一”与“三个机制”运行不够畅通。成员校之间在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评价、统一分析还未形成共识,各自为政现象依然存在。教研网络机制、合作联动机制、捆绑评价机制尚未有效落实,激励机制不强。

2.创新工作举措。教研协作区建设是加强“三区一体化”改革的核心,是一种新型的管理体制,有利于盘活教育资源,构建学校联盟,突破资源壁垒,使弱变强、优质更优、优质带动、优势互补。我们将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改革发展中的难题。

(1)加强教研协作区改革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教研协作区要紧扣“大学区”这一中心,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统筹安排。凝聚协作区、成员校、教研室、督导室等多方力量,合力推进,实现“联动”与“协作”,搭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

(2)优化教研协作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一是狠抓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二是通过专题讲座、技能竞赛、学科组问题研讨、专家引领、经验推介,落实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实现共同发展、整体提升的目标;三是立足课堂,鼓励协作区开展赛教活动,指导教师把握课程标准,规范教学设计;广泛开展“同课异构”“一课多上”教研活动,积极构建有效课堂模式,转变教育观念;四是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升教研水平。围绕课题开展教学论坛、主题研讨、理论学习活动,力争出经验、出成果;五是以学区长学校为龙头,谋求集团化发展。如开展名师巡回授课、送课活动,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经验总结、树典范、树新人活动,增强学校影响力;加强体音美薄弱学科研讨,联合举办体育、文化、艺术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六是推进教研协作区工作与校本研修、教学常规管理、课堂改革深度融合,促进质量全面提升。以推动教研协作区改革及夯实教学常规管理为抓手,全面推进校本研修工作,抓实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学校共同发展、质量共同提升。

(3)创新评价方式。县教研室将对教研协作区工作实行过程评价与结果考核、抽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实现教研协作区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

教研协作区建设是推动学校均衡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强化领导,夯实措施,持之以恒,扎实推进,才能实现教育内涵发展,提高办学水平。

猜你喜欢

教研室学区教研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13城整顿学区房炒作
学区房还能买吗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走进大山里》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