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识字于情境之中:“随课文识字”教学例谈
2019-09-18袁媛
袁媛
斯霞老师的“随课文识字”作为识字教学的一种流派,其最大的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即具体的一篇篇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这样,“以语言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做到字的音形义紧密联系,读说写紧密结合,有效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在教学改革逐步走向综合性、整体性发展的今天,可以说,“随课文识字”是儿童学习语文的重要切入口。
统编版小语教材提倡“多认少写,识写分流”,以低年级语文教材为例,生字教学主要体现在“识字”单元“识字加油站”和“随课文识字”三大板块之中。其中“随课文识字”是学生识字的主渠道。“寓识字于情境之中”,在“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词儿连读不拖音、连词成句读通顺”的基础之上,随文把脉,把生字置于具体的情境中,引领低年级学生在知识发生的情境现场感受汉字文化之悠久,在课文学习的情境体验中享受汉字意蕴之趣,在生活实践的情境表达中体会汉字运用之乐。
一、追源溯流:回到知识发生的情境现场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还是知识的运用,都离不开知识产生的环境和适用范围。因此,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要让他们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汉字是承载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是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根本所在。“寓识字于情境之中”,动态、立体地教学汉字,带着学生去探寻汉字的前世今生,像斯老师那样,在阅读教学中“相机把汉字的一些规律,如汉字的形成、演变,形声字的构成,书写的法则,音形义一体的特点等等加以渗透,使得识字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更便于巩固”。从而感受汉字文化之悠久,提升汉字素养。
统编版小语教材二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第1课《场景歌》是数量词归类识字,它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个场景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其中在第四个场景里,少先队员们高举着少先队队旗,吹响铜号,兴高采烈地去郊游。“铜号”的“号”字始见于战国文字,与篆文构形相同。《说文·号部》中说,“丂,气欲舒出”。“號”字意思是“呼也”。“从号”,表示与大声呼叫相关;“从虎”,表示呼号之声,犹如老虎的厉声咆哮。从而可以想象古人在造这个字的时候,犹如听见山中老虎的咆哮聲,继而联想到课文中“铜号”的声音之响亮。再出示图片,对照字形,想象“丂”字犹如右手穿过铜号的曲管,十分形象。教学时,让学生做一做拿铜号的动作,再听一听铜号吹响的声音,联系意思来记忆。
再如“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中的“喝”和“渴”字,出自第12课《坐井观天》,这两个字因为字形相近,非常容易混淆。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可按形声字的规律,引导学生说一说古人在造这两个字时区分的方法。“喝”和“渴”字声旁相同,义旁不同,而义旁跟字的意义直接相关。“喝”字,指动作,用嘴来喝,所以是口字旁;“渴”字,是形容词,干渴了要喝水,所以是三点水。结合课文内容来说,小鸟在天上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所以要下来找点水喝。想着意思,对照义旁,自然可以区分清楚。
这一课里的“井”字是象形字,可以对照古时候井的图片和篆文进行学习。其字形像两横两纵构成的方形框架。篆文“”在方形框架“”中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框中有物。字义是人工开凿的提取地下水的深水坑,为避免儿童和老人坠入其中,四周设有方形护栏。写这个字时注意“一横短,一横长,一撇低,一竖高”。“沿”字则是会意字,从水,篆书之形像河流,表示顺流而下;从“”,其形像水顺山沟流出。“小鸟飞来了,落在井沿上”这里的“沿”字是边的意思,学生不易理解,可补充图片,通过对“床沿”“碗沿”“桌沿”的直观感受,逐步理解井沿就是井口边的意思。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理解中运用,不仅记住了作为符号的汉字,还记住了文字符号所赋予的意义。
由此可见,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回到知识发生的情境现场,从字理规律角度出发,关注汉字的形成、演变,呈现构造规律,了解书写法则,让学生自己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而构建起汉字记忆系统,提高识字效率。
二、身临其境:设计课文学习的情境体验
斯老师一直认为,“认识规律离不开具体环境,离不开反复接触,反复实践。教儿童识字,同样如此。有了具体语言环境,儿童对生字词的识记就容易得多,省力得多,也便于引发兴趣,调动积极性”。课文,“这种语言环境对孩子的积极作用是其他语言环境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把握一篇篇鲜活生动的课文,设计还原符合学生经验、提升核心素养的真实课文情境,让学生展开体验和合作学习。
处在形象思维发展阶段的二年级学生,可塑性极强,尝试着让他们说一说课文中角色的话,演一演课文中角色的动作,体验角色的心理变化,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主动融入课文学习中,加深对角色形象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提升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狐狸分奶酪》是一篇匈牙利的民间故事,课文讲述了两只小熊为了分一块奶酪拌嘴,狐狸帮他俩分奶酪,结果自己把奶酪吃掉了。故事里的狐狸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露声色地抓住两只小熊斤斤计较的特点,暗藏陷阱,步步为营。想要读懂这个故事,教学重点就要围绕狐狸形象这个点,抓住狐狸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感受狐狸的狡猾。课后生字里的“吵”和“咬”字,其实是推动整个故事发展的核心。小熊不停地“吵”,正中狐狸的下怀,他理直气壮地不停地“咬”,好不得意。这里,不妨先通过字理分析,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吵”和“咬”字都是形声字。“吵”字从口,少声,本意为叫嚷,取的是“少”字的音。“咬”字从口,交声。咬要用口,故从口。咬东西时,“口”与食物紧紧地交合在一起。所以可识记为:口物交合就是咬。反复“吵”、反复“咬”,作为推进故事发展的关键,很值得读者驻足流连,体会用词的精妙。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入情境,想象小熊不停地“吵”的画面,补充狐狸不停地“咬”的心理活动,再抓住“笑了笑”和“瞧了瞧”的神态描写,说说狐狸心里的想法,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好狐狸说的话,演一演狐狸不停地“咬”,奶酪一点点消失的场景。这样,在故事情境中反复引导学生朗读,一边读一边结合具体语境去理解字义,识记生字,在轻松愉悦的表演中,学生不仅走进了故事,积累了语感,高效地认识了这些生字,还在想象和表演中领悟了汉字的独特魅力,体会到汉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从而享受到汉字的意蕴之趣。
三、熟能生巧:丰富生活实践的情境表达
斯老师强调,“识了字就要用。学用结合是熟练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是开启儿童心扉的好办法。识了字就要用。用多了,用熟了,就能‘生巧,这个‘巧,就是智力的一种表现。学用结合要由易到難、由简单到复杂,紧扣儿童知识基础、思想水平和生活实际需要。教师要有意识有步骤地示范、引导”。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进一步创设与学习内容、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相联系的具体语言情境,积极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效率。
《我是什么》是一篇语言亲切、充满童趣的科学小短文,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叙述,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一个可爱又调皮、机灵又偶尔会捣蛋的“水”孩子形象。课文的语言表达非常有特点,“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花朵飘下来”……这一组组动词用得实在精妙。“体会用词准确,学习模仿运用”是这一课的训练点。教学中提问:“同样是从上往下,为什么说小水滴是落下来,小硬球是打下来,小花朵是飘下来呢?都换成同样的动词,行吗?”引导学生说出因为水的形态不同,所以水滴、硬球、雪花的轻重不同,落下来的样子也就不一样。随后,让学生边读边做动作,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紧接着,出示不同的图片,结合画面来说一说填什么动词更合适。如“雨水汇成溪流,(跑)进江河湖海”“泥石流从山涧(冲)下来”“瀑布从高高的山上一(泻)千里,非常壮观”“海浪猛烈地向海岸(扑)过来”“一场大雪过后,地上(盖)了一层被子,山上(裹)了银装”。这样,通过补充生活画面,促使学生对知识情境性地把握,实现知识的灵活迁移。
我们要看到识字教学中认识汉字是起步,对字的理解不仅仅是对字本身的理解,还有对字背后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当时语言情境的理解。同时,学汉字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是为了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能进一步帮助自己获取信息、理解文意、体会情感、分析概括、组织表达和欣赏评价,最终在丰富多彩的语言运用中发展言语能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等学习活动或学习行为都需要情境支撑,这有赖于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建构和思考。正如斯老师提醒我们的,“越是在低年级,越是在学龄初期,越要讲究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越要善于组织儿童学习的注意力,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在引导学生识记、理解、运用汉字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地丰富教学手段,根据课文和学生的实际,让生字词的第一印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并能主动在生活中加以实践与运用。
“随课文分散识字”是南师大附小开展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重要出发点,具有无比鲜活的资源和独特的价值。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聚焦语文的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的养成是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进行的。斯老师的“随课文识字”正是一种语文学习活动,这种语文学习活动丰富、生动、有文化含量,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原则、追求是一致的。作为南师大附小的语文人,我们义不容辞地继承斯老师的语文教学经验,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