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习作教材比对分析与教学建议

2019-09-18王爱华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苏教版习作想象

王爱华

为了实现苏教版教材向统编版教材的平稳过渡,我就两套教材习作板块做了比对研究,并提出教学建议。

一、统编版教材习作编写的特点

1. 注重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关联,实现从说到写的平稳过渡。统编版教材遵循儿童表达能力发展的规律,在第一学段先说后写、由说到写的基础上,在第二学段习作要求中,注重说写结合,强调口头表达逐漸过渡到书面表达。教材注意密切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关联性,一方面在同一单元设计同类话题,五下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习作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口语交际在表达目的、内容、方式上是习作的基础,习作则规范、丰富了口语交际的内容。又如,四上的口语交际是《我们与环境》,讨论环境问题,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习作是《推荐一个好地方》,找到好地方的特别之处,写出推荐的理由。说写结合,说写相辅相成。另一方面,教材编排中特别注重写好后读给别人听,请别人提修改意见,这既是重视习作的交流功能,更是通过说来促进写。说写结合减轻了学生直接习作的心理负担,尊重了儿童现有的表达水平,激发并保护学生表达的兴趣和自信心。

2. 注重随文练笔与习作的互补,实现由读到写的自然衔接。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两者相辅相成。统编版教材除了在每个单元安排了大作文,还随课文设计了相当数量的课后小练笔。课后小练笔有两种安排形式:一类是课后习题中的运用句式仿写,只写一两句话;另一类是专题小练笔,在教材中标有“小练笔”栏目,这类小练笔大多由教材内容或形式生发出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思考、表达等方法,联系生活叙述事情、描绘景象或抒发感受,小练笔与大作文大小结合,长短结合,有机相融,优势互补,实现了读与写的自然衔接。

3. 注重阅读理解与语言表达的均衡,实现读中学写的特定指向。统编版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专门编排了习作单元,从三年级上册到六年级下册,统编版教材围绕不同习作要素共编排了“观察、想象、记事、写景、说明、写人、围绕中心意思写、表达情感”共8个习作单元。这8个习作单元围绕“习作”形成了单元的完整结构:(1) 导语,提示单元语文要素,点明习作要求;(2) 精读课文,从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特点,学习表达方法;(3) 交流平台,归纳、梳理、提炼表达方法;(4) 初试身手,提供试写练习或实践活动,学生初步尝试运用表达方法;(5) 习作例文,进一步感悟、积累经验,便于学生借鉴和仿写,进一步感知表达方法;(6) 单元习作,掌握单元表达方法,呈现单元习作成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不同于常规课文,直接指向表达。

4. 注重表达序列与能力渐进的交融,实现自主表达的明确目标。统编版教材习作内容主要从能力维度来设计编排,内容从写实与想象两个方面共编排了62篇习作,其有着内在的系统性和序列性。教材循着学生的心理与语言发展的规律而编排,形成了比较科学的系列。

二、统编版、苏教版习作教材比对

1. 篇目总数、习作内容比对。

从上表可知:

① 篇目总数大致相同。统编版62篇,比苏教版多的4篇,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习作部分,有三下传统节日、四下合作编小诗、五下汉字研究性报告、六下学写校园活动策划书,这四次习作与该单元内的其他语文学习项目相互联系,不作为单独的习作来完成。两套教材年级篇数有所不同。

② 习作内容大致相同。两套教材均设计“写实与想象”两大内容。写实类的状物、写景、记事、写人及应用的篇数几近相同。两套教材都重视写实类习作,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的评价要求。重视描写、叙述、说明等基本表达能力的实践。统编版教材的想象类习作篇目比苏教版多出了5篇,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的意图,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③ 两套教材均设计了一次“自主表达”,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苏教版在三年级起步的习作安排是“把做过的、看见的、听见的,想到的写下来”,旨在帮助学生确立“习作并不难、习作很简单、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观念,消除学生习作时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习作的自信心;统编版在六年级下册第四次习作中,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表达方式写“心愿”,这是在学生经历了将近四年习作实践之后,围绕话题自由表达。

2. 体例编排、呈现方式比对。两套教材习作设计编排易于学生理解,解决了学生表达时“无米之炊”的困惑,激发了学生表达的兴趣和愿望。但是,两套教材在编写体例与呈现方式上有明显不同。

苏教版教材随每个单元设习作,并标有序号,如“习作1”“习作2”……,主体编排上一般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出话题”,通过图画或语言文字简介习作内容;第二部分“例文引路”,提供1-2篇学生习作,且为学生手写;第三部分“明确要求”,提示本次习作的要求。

统编版教材每个习作编排主体包含四个部分:

① 导语揭题,交代习作内容,明确“写什么”。导语形式多样,有的简明扼要,三言两语,学生一读就明了习作范围、内容。有的生动优美,激情启思,学生一读就乐意写。

② 分解话题,开拓习作思路,细化“写什么”。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写话内容,统编版教材将话题加以分解,通过一个一个的小问题,启发学生深入理解习作内容,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选择材料,细化“写什么”,编者站在学习者立场考虑,细致分解了习作内容。

③ 提供支架,展开习作过程,指导“怎么写”。统编版教材通过搭建“脚手架”,或设计问题情境,或创设图画情境,或提供具体语境,或呈现思维导图等等,为学生取材、起草、加工等习作环节提供支持系统,展开了完整的习作过程。

④ 提示要求,即时交流评改,知晓“写到什么程度”。统编版一般都提出了习作的具体任务与要求,教材还特别重视发挥习作的交流功能,启发学生在表达中获得存在感,在交流中找到生长点,并通过交流的方式实现即时评改。每次评改时都能聚焦习作要求。编者巧妙地将评价的目标通过多种方式来体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就具有了针对性、实效性。

3. 话题选择、目标要求比对。

① 状物类。从能力目标来看,两套教材都要求仔细观察、搜集资料后获取习作素材,运用描写、说明等恰当的方法写出事物的形状、色彩、习性、用途等多方面特点,都强调表达准确,条理清晰。统编版教材提出了连续观察的要求,强调状物时融入自己的情感。

② 写景。两套教材安排写景的频次相同,与其他写人、记事、状物的习作不同的是,写景的能级目标如按一定的顺序写,写出景物的特点,将特点写细致,动静结合等,主要分布在三四年级落实,五年级则综合运用写景方法,重点观察并写出自然景象的变化特点及变化过程。

③ 记事。从习作频次来看,两套教材中的记事类习作都是大致相等,占比最多,苏教版中占27.6%,统编版中占24.2%,凸显了叙事能力的重要性。两套教材都未将记事类习作安排在起步阶段,苏教版安排在三下第1篇,统编版安排在三上第8篇,叙事能力需以描写、描绘、描摹为基础。

从习作素材来看,两套教材均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的要求。在16篇习作中,统编版教材里所写的事有玩乐、游戏、过节、实验、活动等6篇,写自己学习、成长、拿手戏、感受等8篇,还有两篇写观察图画与联系作品人物的事情,注重了社会性事情和个体性事情相结合。

从能级目标来看,两套教材按照叙述能力的发展要求来编排。在第二学段,两套教材都提出了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写出事情发展过程中的心情变化。统编版反复强调“写清楚”的要求,同时提出了“写出心情”。在第三学段,两套教材都在“写清楚”的基础上,逐步提出了“写具体”“有详有略”“写出真情实感”的要求。

④ 写人。从习作对象来看,两套教材都要求写自己、写熟悉的同学、老师。所不同的是苏教版所写对象带着浓浓的个人情感倾向,有着明显的主题统领。统编版教材增加了“家人”,强调写生活中、社会中的自己熟悉的“有特点的人”,写出“人的特点”。

从表述角度来看,苏教版教材的话题直接明确,一目了然,学生一读就明确习作对象与要求。统编版教材的话题则转变视角,这些话题有情有趣,能引发学生表达冲动,激发学生表达情感。

从能级目标来看,两套教材都注意到了能级目标的逐步提高。苏教版从三年级习作起步阶段初步掌握写人的基本要领,到初步通过具体事情的记叙来表现人物特点,到有详有略地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把人物描写得细腻感人,到用一两个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表现人物的品质、介绍名人事迹。统编版教材从起步阶段写一个人让大家猜猜他是谁,体会习作的乐趣,到六年级上册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写人的能力要求也是渐次提高,运用的方法也相应发展变化,从“尝试”到从“学习运用多种方法”,从“结合具体事例”到“选取典型事例”,习作的内容要求、方法策略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而提高。

⑤ 应用文。两套教材都十分重视语言文字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表达运用,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解决社会生活问题,重视将学生的表达视野投向外界生活的沟通与交流,都设计了日记、书信、建议书、倡议书、读后感等应用文练习。苏教版还设计了专业性强的应用文,需要学生经历比较长时间的生活阅读、研究、实践方能完成,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精神。统编版设计了语言文字实践性强的应用文,学生需要通过对资料的搜集与阅读即可完成,主要通过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实践活动来实现学生鲜明的学科性。

⑥ 想象。从习作频次来看,统编版想象类习作共12篇,占全套教材的19.35%,苏教版有7篇,占全套教材的12.07%。显然,统编版加大了想象习作的比重,这也是两套教材在习作内容上的明显区别。统编版想象习作贯穿了第二、第三学段,力求在习作领域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落实“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课程要求。

从想象题材来看,两套教材角度多元,从能级目标来看,两套教材均在各年级有所侧重,苏教版要求三年级想得有意思、有趣,四年级想得有创意、想得生动,五年级想得奇特。统编版教材要求三年级学生乐于想象、大胆想象,四年级想象要奇妙新颖,五年级想象要丰富合理,六年级想象要奇特。

统编版教材在编排上设习作单元、在内容上加强想象习作、在过程指导上提供学习支架等,有着鲜明的特点。两套教材在习作频次、习作内容、能级目标上则有更多相近之处,都较充分地落实了小学阶段的习作目标与要求。

三、统编版教材习作教学建议

鉴于以上分析,不建议原来使用苏教版的學生升入新的年级后补学统编版教材的习作内容。若对统编版教材中新鲜的话题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练习。下面,就统编版习作中独具特色的部分教学内容提一些建议。

1. 普通单元习作教学建议。

① 明确目标,要求适切。明确学段、年级、册次的教学目标,不人为拔高要求,保护学生习作兴趣,培养良好表达的习惯与文风。比如“写清楚”,要区分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三年级要求“能简单地写出事情的过程”,四年级则要求“按顺序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目标,要求适切,学生习作时才会实事求是,不胡编乱造,才会找到信心,才能在最近发展区获得成就感,进而增强习作的兴趣。具体到每次习作教学特别要注意聚焦目标,不要旁逸斜出。

② 关注学程,改变教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然而,传统习作教学过程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评阅”,习作是从课堂开始到课堂结束,从教师开始到教师结束,学生处于被动写作状态。统编版教材彻底改变了全封闭、僵化的状态,引导学生经历真正的写作过程,成为写作过程中的主人。教师要以学生的阅读经验、生活体验为基础,注重运用习作策略,主动建构习作知识与能力,教师是学生习作过程中的参与者、引导者、欣赏者,而不是考查者、评判者。

③ 交流分享,多元评改。统编版教材每一次习作都安排了分享交流,这是完善习作的过程,也是展示自我、共同提高的过程,这种评改方式还贯穿在整套教材中。交流分享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自主修改提升。好作文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要重视学生自我评改,互相评改,既减轻了教师批阅习作的过重负担,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习作素养。

2. 习作单元教学建议。

① 围绕要素,从阅读到表达。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不同于常规单元,是专门指向表达的,着重引导单元中与习作相关的语文要素,从读中学写,从读中体会写作方法;在理解内容、积累语言等方面不做过多要求,对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学生只需初知大意,不需要逐字逐词地理解,一般可以在初读课文后自主认读,在每节课结束时集中指导书写。习作例文的教学不应从篇章入手,应是有选择地教学,引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把重点放在学习、模仿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写法上;不要做字词、内容理解、情感体会等方面的要求,不能当精读课文或略读课文教。教学时要处理好感受内容与体会写作方法的关系,紧紧围绕语文要素设计教学,始终指向习作、表达展开教学。名家名篇一旦纳入习作单元作为精读课文,它的文学性、主题性就暂时隐退,凸显其指向习作的单元语文要素。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密切关联、相互呼应、一脉相承。

② 整体观照,从单篇到整合。习作单元体现了统编教材单元整体设计的特点,也体现了统整与融合的思想。要将单元各部分内容形成一个整体性教学。要让学生明白,习作单元只有一个学习任务,即写一篇习作,所有的内容学习都是服务于本次习作。在教学时要对整个单元做统筹考虑,设计单元整体的教学思路,处理好单篇和多篇的关系,处理好单篇和单元的关系。要注意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与习作”的关联与整合。

③ 循序建构,从感性到理性。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是指向“写作”的阅读素材,学生从名家名篇的阅读过程中习得写作知识与写作方法,这是形象地感受性学习;“交流平台”采用对话形式,结合精读课文内容,梳理、归纳、总结写作知识和写作方法,这是抽象的理性学习,将学生无意识的学习心理逐渐转变为一种有意识的表达策略;“初试身手”进一步提示学生从样例、问题中感受并提炼写作方法,在试写中充分感受“交流平台”所揭示的理性知识,丰富表达策略。这样,带着理性的认知进行习作,又再次结合“习作例文”的感性认识,强化写作知识与方法的实践。所以,习作单元的教学是写作知识与方法的感性与理性反复交融与建构的过程。

3. 小练笔教学建议。

统编版教材读写结合的一条有效策略就是随课文设计了小练笔,每册安排2—3次,共21次。教学随文小练笔,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提前布置相应的实践与体验任务,明确写什么。② 在教学中,搭建支架,通过多种手段与方法突破教学难点,或回忆课文、阅读链接中的一些表达方法;或联系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思路,明确怎么写。同时,鼓励学生运用生动的词语、丰富的句式、段式,促使表达具体、生动。③ 在评价时注重针对性,不拔高要求,鼓励学生交流与分享自己的练笔。

综上所述,统编版教材习作板块设计便教利学,注重“阅读与表达并重,写实与想象并举,方法与过程并行,感性与理想相融,评改与提高相随”。我们在教学时,应充分研究教材、尊重教材、用好教材,促进学生习作素养的发展。

(作者單位: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苏教版习作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习作展示
苏教版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