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困境与对策研究

2019-09-18李婉秋秦桂秀葛万雄

学理论·下 2019年8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身份认同

李婉秋 秦桂秀 葛万雄

摘 要:通过对广西南宁市X城中村流动儿童的调查,发现跟随父母流动到城市生活的儿童面临自我身份认同低、人际交往缺乏、城市本地人对外来人口的歧视与排斥等身份认同困境,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包括户籍制度的阻碍,经济文化的差异,教育政策的不完善,以及个人融入意愿的影响等。为此,文章提出政策制度的完善、学校相关制度的改革、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等对策来提升流动儿童的自我身份认同感。

关键词:流动儿童;身份认同;认同困境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8-0073-02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在这一过程当中,广大农民举家搬离农村涌入城市,寻求生存与发展。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0-17岁城乡流动儿童规模为3 581万 ,在2005年基础上增加了41.37%,且有增长的趋势[1]。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2016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将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列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要务[2]。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学术界也为流动儿童的研究做了很多贡献,但是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流动儿童作为未来社会的劳动力,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之一,流动儿童自我身份认同不良会对其自身的认知、心理以及行为造成严重偏差的影响,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同关系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

本文以南宁市X城中村的流动儿童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X城中村的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现状,进而探究其中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x村是南宁市典型的外来人口聚居的城中村之一,流动人口主要来自乡下。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420户,常住人口12 000人,外来流动人口6 000人,其中跟随父母来此地打工的儿童约550名。笔者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7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77份。

一、城市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现状

目前,国内学界对于流动儿童的界定不太一致,因国外没有户籍的限制,所以流动人口大多指移民,而在中国“流动儿童”或“流动人口子女”通常指的是农民工子女,因为在流动人口的流动大军中农民工占绝大多数。所以本文所说的流动儿童是根据《流动儿童少年就学办法》中对流动儿童的界定:指6-14周岁(或7-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

(一)自我身份认同低

本质上,他们是农村人,但实际上他们游走于城市,是农村的“在户籍”非居民,城市的“非户籍”居民,在这种非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与非城市人的境地,他们的处境是尷尬的。在这样的对身份迷茫和矛盾的心理下生活,不仅出现了身份认同困境,还会让进一步社会融入受阻。在问卷调查中,在问及是否认为自己是农村人的选项中,40%的儿童选择认为自己是农村人,23%的儿童认为自己不是农村人,37%的儿童表示不清楚,这说明X城中村的大部分流动儿童在自我身份认同上出现身份界定模糊的情况,多数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是农村人不是城里人,对自我的评价不高、自卑、缺乏自信心。对自我的认同反映出其在流入城市的生活状态,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他们对城市缺乏归属感。

(二)人际交往缺乏

离开原来的居住地,来到城市居住,流动儿童失去了原有的朋友圈。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不敢主动去交朋友,也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面对城里的同学,他们表现出自卑、孤僻、焦虑、紧张,在同学中他们没有朋友,成了被孤立的人。在关于流动儿童交友状况的问卷中,其中有26%的儿童选择了没有朋友,46%的儿童选择了有一两个朋友,通过进一步了解,这些朋友也是流动儿童中的一员。他们渴望被接纳,希望能融入朋辈群体并同他们玩耍。有部分备受冷落的流动儿童为了能引起别人的关注,故意调皮捣蛋,跟社区小孩发生肢体冲突是常有的事,他们是大人眼里的“问题”小孩,被同辈群体排斥更严重,人际关系十分紧张。

(三)城市本地人对外来人口的歧视与排斥

城市居民爱干净、比较注重个人卫生。流动儿童跟随父母到了城市生活,没有适应城市文化,沿袭其在乡下的旧习惯,觉得在乡下就是这样生活的,喜欢赤脚玩耍,随地吐痰等。由于有些乡下的村里没厕所,他们没有上厕所的意识,一般都是在树下或草丛解决问题。城中村的本土社区居民反映,他们的父母来社区的公共厕所也不冲厕所,本地的社区居民对此表示很反感。因受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所影响,流动儿童不被社区居民所接受,社区里的城市居民都普遍排斥这些孩子,也不让自己的孩子同他们玩耍。在问卷调查中,在被问及是否被本地孩子欺负的问题中,47%的孩子选择有,表明大部分的流动儿童曾有被欺负的经历,在问及本地居民喜欢自己与否的调查中,62%的儿童表示不喜欢,17%的孩子表示不清楚,极少的孩子选择喜欢,调查也反映了流动儿童被社区居民排斥的情况,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也影响流动儿童对自我的评价与身份定位。

二、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困境产生的原因

(一)户籍制度的阻碍

新中国成立后,基于历史与现实原因,为规范户口登记与管理,在1950年颁布《城市户口管理条例》,随后又由于多种原因出台了一系列户籍管理条例来进行户籍的调整,最终形成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在户籍制度的管理下,流动人口的流动无疑是与户籍分离的,他们不能享有城市人同等的权利,自然他们的子女,同样享受不到同龄孩子所享受到的待遇。加上城乡文化的差异,观念的不同,导致生活方式理解的分歧等诸多因素。所以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流动儿童不能从身份层面完成对城市的融入,出现了身份认同困境。

(二)经济文化的差异

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镇化与工业化进一步发展,劳动力转移带动了人口的流动,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因此伴生了诸多问题。流动人口来到城市成为城市的劳动力,在经济基础上,就已经决定了其在城市的地位,“外来务工者”“乡下人”“穷人”等标签成了他们的代名词,所以他们是处于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流动人口的子女自出生后就被迫冠以流动儿童的弱势身份。贫富差异造成收入的悬殊,影响了资源的分配。低收入决定了流动儿童的居住地与居住环境,决定了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场所与教育程度,决定了他人对自我的接纳程度等。在经济收入的影响下,居住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学习环境差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流动儿童对城市的归属感与自我认同感。

(三)教育政策的不完善

“两为主”教育政策,解决了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但政策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入学规定不明确、缺乏对流动儿童平等教育的保障等。2003年《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解决了流动儿童转学收费的问题,并得到一些经济补助的权益,这些相关文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使得流动儿童的部分权益得到保护,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流动儿童的升学以及异地高考问题还是一个难题。虽然国家已经在加快户籍改革的步伐,有些省市已出台关于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政策,但只是在部分省市,没有普及全国,所以目前这个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四)个人对身份的接纳程度

政策与制度是流动儿童改变不了的因素,但流动儿童是可以改变自身状态去接受新的身份、接纳新的生活环境。流动儿童的接纳分有两个层面,一是在政策与制度的促成下的被动接纳。二是流动儿童表现出接纳意愿,对自我身份认知准确,积极主动地融入新的环境,在融入过程中不断改变自我能力去适应社会变化。流动儿童能否对自身形成合理的定位与评价,关键在于其能否主动融入城市,所以流动儿童个人对身份的接纳程度、对城市的融入意愿成了重要因素,流动儿童自身没有接纳的主动性,融入意愿低,同样影响其成功地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其中的一员。

三、流动儿童自我身份认同困境的对策

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是随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是可以在与社会、他人、政策的互动中被引导和重新建构的[3]。所以想要解决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困境,首先需要政策制度的庇护。其次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社会以及他人接纳且认同流动儿童的身份。最后,最关键的是流动儿童自身对自我的身份定位与融入城市的意愿。

(一)政策制度的完善

首先是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我国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的形成,衍生了诸多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和不公平的政策,国家应改革当前的城乡二元化制度,首先要打破以户籍名义设置的城乡资源分配不公的体系,调整根深蒂固的城乡分割利益结构,统筹兼顾城乡的发展,实现资源的均衡有效分配,出台相应政策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从而实现权力与地位的平等,并且探寻更为科学与合理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只有实施制度改革,在制度建设层面不断创新,为流动人口营造平等宽容的社会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帮助流动儿童走出身份认同的困境。其次是教育政策的完善,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以解决流动儿童求学壁垒,异地高考受阻等问题,教育政策应让流动儿童享有与当地儿童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并针对流动儿童给予相应的社会福利和救济,改善其弱势的处境。

(二)学校相关制度的改革

学校是流动儿童接受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流动儿童在城市的主要活动场所,学校具有教导学生和培育学生的功能,所以学校对流动儿童人格建设起着关键性作用。首先,学校应认可和接纳流动儿童的身份,并且学校需制定相应的规范,让学校老师“一视同仁”地对待任何学生,对学校发生的排斥与歧视行为加以惩罚,营造和构建良好的教育氛围以促进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其次,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该群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抗挫折和心理调适能力,进而明确自己的身份定位,主动接纳与融入城市生活。

(三)社会工作者的介入

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习惯的不同、父母的照顾缺失等问题都会给随迁的流动儿童带来相应程度的心理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其产生失落感和恐惧感,行为孤僻的性格,敏感、自卑、抑郁,甚至是发展为攻击性人格等问题[4]。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危机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会对其社会化产生影响,由于认同危机造成的性格孤僻、孤独、压抑、自闭等,不仅会对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还会影响社区和谐与社会稳定,所以需要社会工作者进行及时的干预。社会工作,简称社工,是一门助人的专业,相对于医学关注在人类生理运作,心理学关注在个人心理现象,社会工作的焦点在于人类与环境的互动,目的在协助个人、家庭、团体、社区能适应所在的社会环境脉络,增强或恢复其社会功能的能量,及创造有利于达成目标的社会条件的一种专业活动,以预防或舒缓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始终秉承着“助人自助”的理念,在促进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问题上社工有专业的方法与理论指导,在面临社会融入困境时,流动儿童是可以借助社工链接资源与整合的能力与方法,帮助其自身能力的建设,逐渐走出困境。笔者认为社会工作者可结合三种工作方法(小组、社区)来帮助流动儿童,不仅可提升其身份认同,更利于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1.个案工作以个人或家庭为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可选取城中村里出现身份认同危机情况比较严重的流动儿童以及其家庭开展个案工作,对存在性格孤僻,孤独,压抑,自闭情况的个人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并可开展针对性的系列活动来增强其适应生活的能力建设,促进其人格的发展。大部分性格孤僻的流动儿童,都存在父母照顾缺失的问题。父母忙于挣钱,对孩子缺乏关爱,加之来到新的地方生活没有朋友倾诉,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个案可结合案主的具体家庭情况、亲子关系,使其父母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在社工的指导下帮助孩子及其家庭成员共同解决问题。

2.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在某种社会形态中,利用小組的动力优势,针对有需要的个人或群体所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在流动儿童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小组工作的助力,介入到流动儿童的生活中去,将具有共同需求的流动儿童聚集在一起,通过小组帮助这一群体恢复其社会功能,挖掘其潜力,使其矫正不良习惯,提升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养成。

3.社区是实现流动儿童身份认同依托场所之一,社会工作者可重视社区工作的开展。积极挖掘社区资源,并不定期地与社区联合开展一些有利于培养社区流动儿童适应城市文化以及培养良好习惯的社区活动,通过开展社区活动来增强流动儿童适应新生活的能力并逐渐消除社区居民对社区中的流动儿童行为的歧视和偏见,让社区以平等的心态接纳和包容流动儿童,实现自我的身份认同与他人的认同。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6).

[2]刘红升,靳小怡.农村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深圳市流动儿童调查数据的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

[3]宋雪珂.农村教师自我身份认同困境及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18(3).

[4]杨爱.社会工作视域下随迁儿童社会融入性问题的浅析[J].法制博览,2016(17).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身份认同
关于流动儿童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云想衣裳花想容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的文化批评研究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