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9-09-18杨育艳
杨育艳
文山州西畴县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西畴 663500
腹部是人体中脏器相对集中的区域,在受到强烈的外力冲击作用时,会造成腹内多种脏器严重损伤,甚至发生破裂出血。由于腹部存在较强的遮挡性,同时缺乏典型症状,使得腹部的闭合性损伤不能及时得到发现、确诊及有效治疗,很容易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B 超检查以其简单快捷、无创伤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中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1]。本次研究着重对B 超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9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接受腹部B 超检查及手术治疗,回顾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5 例,女性35 例;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42.3±5.4)岁;致伤原因:打击伤23 例、交通事故伤41 例、高处坠落伤26 例;其中合并有颅脑损伤者16 例,合并骨折者45 例,合并其它损伤14 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ACUSON-1000 超声诊断仪进行腹部B 超检查,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按照受伤部位取仰卧位或侧卧位,用探头进行多角度的纵切、横切扫描,观察其腹腔内肝脏、脾脏、胰腺、双肾、腹盆腔、肠管等脏器的形态、大小、包膜完整性及轮廓的连续性,详细探查腹腔内是否有出血或存在积液、游离气体等,以及光点分布和各脏器内部的回声情况。重点对外有开放伤部位的邻近脏器做仔细检查,对于空腔脏器重点探查其蠕动、扩张及是否有节律性增厚等情况。在检查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对患者进行移动,防止造成内部脏器的二次损伤。对于存在争议的区域,需要进行反复检查,直至检查结果相对一致。
1.3 观察指标[2-3]
B 超检查与手术结果相比较,分析B 超检查的准确率、漏诊或误诊率。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 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 和χ2检验,以P<0.05 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经B 超检查,在90 例患者中发现肝脏破裂18 例,脾脏破裂24 例,肾损伤15 例,胰腺损伤11 例,肠管破裂7 例,肠系膜损伤6 例,多脏器损伤8 例,误诊3 例,漏诊5 例。与手术结果相比较,总准确率为91.11%,误诊率为3.33%,漏诊率为5.56%。统计结果详见表1。
表1:B 超检查与手术结果相比较[n=90]
2.2 超声表现特征
①肝脏破裂。肝实质区域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或者不清晰,包膜为连续性断开,肝实质中存在低回声或高回声区,肝周围和腹腔游离积液。②脾脏破裂。脾脏正常组织结构消失,脾包膜存在连续中断现象,脾实质回声不均,脾实质内存在不均匀的低回声区域或无回声区,脾周和腹腔游离积液。③肾脏破裂。肾实质正常结构消失,肾实质、集合与肾包膜下可见低回声区或高回声区。④胰腺破裂。正常的胰腺结构逐渐消失,胰腺实质内存在低回声区。⑤腹膜后血肿。形态规则,回声均匀,超声表现前后径短、上下径长的征象,后方回声增强。⑥空腔脏器破裂表征。局部可见增厚与扩张,周围液体局限积聚,动态观察可见异常肠管周围边界模糊,强回声区;肠胃蠕动反应消失或者减弱,隔下与肝肾间隙存在着游离气体。
3 讨论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多数患者合并有脏器损伤、破裂、出血等症状,病情较为危重,具有病情复杂、稳定性差、发展变化迅速等特点。如果不能得到准确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引起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临床上普遍采取影像学辅助检查,对伤情尽早进行准确,可避免盲目剖腹探查对患者造成的无谓伤害,或延误最佳救治时机所造成的严重不良后果[4]。B 超检查因其所具有的衰减、散射、反射及多普勒效应及良好的指向性,可对脏器的形态、功能、运动等情况进行动态、连续的观察,对腹腔积液、损伤部位、损伤程度等进行准确扫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在B 超检查过程中,诊断难度相对较大的是空腔脏器的损伤,由于脏器破裂或肠道准备不充分导致腹腔内存在大量游离的气体,因而很难通过影像学表征来进行确定。不同内脏破裂表现出的影像特征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根据这种表现差异能够对疾病类型进行准确的鉴别和评估[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手术结果相比较,B 超准确诊断82 例,误诊3 例,漏诊5 例,总准确率为91.11%,误诊率为3.33%,漏诊率为5.56%。综上所述,B 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具有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和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