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长久的学琴动力
2019-09-17周海宏
本期我们来讲两个重要意识。
第一,防止阻放强化的关键是婴幼儿期。我要特别强调的是,防止阻放强化最关键的时期是婴幼儿期。也就是孩子剛刚开始抓东西、要东西的时候。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对孩子加以强化,后续就容易得多!但是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小,从一开始看不得孩子哭,一哭就满足他的要求,到后来受不了孩子闹,一闹就放任他的欲望。几年后,到了童年、少年甚至以后,再想纠正孩子的坏习惯,成本就高得多,后果也往往严重得多。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小,不懂事,长大了就自然懂事了,请大家务必记住,连动物都知道探索环境限制的边界,孩子在这个问题上,一点都不小。孩子一哭、一闹,家长就放任孩子的做法,正是培养出来闹人不懂事孩子的根源。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记住,孩子一哭你就抱,就哄,正是培养孩子闹人行为习惯的开始。不哭才抱,才逗他玩——给予孩子亲情需要满足的奖励;哭就不抱,不哄,具体需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但是绝对不给予亲情需要满足的奖励。如果家长在这个婴幼儿时期,坚持这样的原则,把它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理性、懂规则的人的大事来对待,那么许多家长现在遇到的被孩子闹得痛苦不堪的情况就根本不会发生。
其实孩子是弱者,他想要什么,你不给他,他也没有办法,家长还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用其它东西吸引他,降低他自身对目标欲望的强度。你会发现,其实如果一开始不惯孩子哭闹的行为,孩子发现他的努力没有可能性,他自己就不再坚持了。这是因为,“不做无用功”是动物的本能。闹是因为他觉得存在着可能性,而闹的手段,是获得目标的途径,如果他觉得没有可能,他也就自动不会去闹;如果他觉得闹的手段与获得目标没有关系,他才不会去采取这种手段。所以孩子闹,一定是因为家长暗示了孩子存在着可能性,孩子采用闹的方法,一定是在孩子的经验中。
闹的方法能够成功地获得他想要的东西!如果你给孩子留下了这样的印象,给孩子留下了成功的经验,那么孩子一定会把他的手段发展到极致。直到你屈服!这就是弱者暴力!
第二,暴力对建立自觉的规则意识不利。
有许多家长,在坚持自己原则与要求的时候,是用吼、骂甚至打的暴力方式。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以暴力的手段维持原则与要求,不仅仅对孩子会造成伤害,还会使孩子形成这样的概念:我不是要遵从原则,而是要屈从暴力!暴力的方式,降低与冲淡了规则在决定结果中的支配地位,降低了原则与要求本身的严肃性。我想告诉各位家长,用暴力逼迫孩子就范的教育方法,不能有效地培养孩子规则意识。表面上孩子服从了,事实上是孩子更不懂事了!因为在孩子服从的背后,你让他懂了的事是:谁能决定结果,取决于谁拥有“暴力与强权”,你看那些,在暴力下屈从的孩子,眼神里都透着“等我长大的!……”。孩子不懂事,闹人,与家长在坚持要求时的态度与方式有很大关系。坚持原则,坚持要求,最好的办法是家长的亲情与爱的力量,其实亲情恰恰是坚持原则,维持要求严肃性的最好抓手。也是减轻与平息孩子欲望达不到时痛苦的良药。在孩子的自身欲望的目标达不到时,亲和需要的满足,一方面分散了对目标的期待强度,另一方面也使孩子产生安全感,降低了规则与权威的压迫感,还是那个在公园大门口非常想去公园玩的孩子,家长的原则是,既然有约在先,上课没有上好,这周的练琴没有达到老师的满意,就不去公园了。现在,不能去公园就是原则。但是孩子现在非常伤心怎么办呢?这个家长非常懂得心理学,她抱着孩子,非常理解孩子的说:妈妈知道你为不能去公园很伤心,那你就在妈妈的怀里哭一会儿吧!妈妈很理解你,你下周好好表现,我们一定有机会去公园的。你就在妈妈怀里哭一会儿吧!坚持原则,维持要求,与暴力不是必然伴生的关系。这个家长的做法,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我很理解,家长被孩子闹得痛苦不堪,心如刀绞的感觉,但是我还是要在这里奉劝家长:如果你要做不到坚持原则,你就别期待你们家孩子是一个懂事、守规矩的孩子,我提醒家长,孩子的哭闹,痛苦,是他控制家长的手段,认清这一点,你就不会有那么多受折磨感。两害相权取其轻,我劝家长权衡一下,你是让孩子痛苦一阵,使其成为一个懂规则、守规矩的孩子,还是让你眼前轻松一阵,然后一直被他的暴力手段所控制,最终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只相信暴力不懂得规则的小混球?很多家长都不明白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懂事有规矩,而自己的孩子如此刁蛮,不讲理,如此混帐。现在请那些被孩子闹得痛苦不堪的家长反省一下,在你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着由于你没有坚持原则,形成了阻放强化的效应,自己亲手强化了孩子恶劣的行为。以严厉的要求开始,以恶劣的结果告终,这就是放任强化的效应。
好的习惯对未来一生的影响意味着什么,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是幼年、童年。在孩子幼年、童年的教育中,习惯的养成远比具体知识内容更重要。现在大家都在谈素质教育,但是很少有人从心理建构的角度,明确“素质”这个概念下所包含的心理实质是什么,现在我告诉大家我的分析结果,素质是由动机、能力与习惯三个核心要素构成的。遗憾的是,动机与习惯都是被教育大大忽略了,没有纳入系统化、体系化的教育结构中去,甚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破坏了动机与习惯的养成!这是需要我们反省的地方。在金庸的小说《雪山飞狐》中有一段故事:“关东大侠“胡一刀,与“打遍天下无敌手”苗人凤在万丈悬崖的峭壁上决战,打了几天几夜不分胜负,最后一天,胡一刀了解到了每当苗人凤要使出一个绝招之前,总会有一个耸肩的习惯性动作,这动作,是由于他当年练功时,由于老做不好这个动作,师傅总拿藤条抽他的肩膀,他挨抽的时候,下意识地有一个耸肩动作,结果绝招练成了,耸肩的动作也成了习惯,当胡一刀掌握了他的这个习惯性动作之后,在他耸肩的时候,就预先知道了他下面会使出什么招数,于是胜负自成定局。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在人生的很多关键时刻,决定最终结果的往往不是理性、不是能力,而是动机与习惯。
所以我希望家长要把养成好习惯,防止与戒除坏习惯当做教育的头等大事来看待!
此外,教育中“奖惩”也要有基本原则和原理,就是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奖惩!
我在前面的讲座中,曾经讲过一个例子,一个孩子4岁开始学琴,一直到14岁,没有一天不是在父亲的监督下练琴,可有一次爸爸不得不出差了,他趁爸爸出差这3天时间,自己练下了一首非常难的曲子,爸爸一回来,他说:“爸爸,我给你听一首我刚刚练的曲子!”他弹给爸爸听,爸爸听完后,给他指出了五个错音,转身就走了。孩子大哭一场!家长很不理解,这孩子怎么这么脆弱!指出几个错音就哭了,家长这个时候一点都没有意识到,我想可能许多家长可能都完全没有意识到孩子哭,不是因为家长指出了他有五个错音,而是因为爸爸严重地惩罚了孩子,惩罚了孩子三天刻苦自觉练琴的行为!大家可能也还记得,我前面讲过的一个无缘无故见到生人张嘴就骂脏话的孩子。可能从家长到周边的人,都没有意识到,当听到孩子骂人以后,成人惊讶的说:“咿,这个小孩,这么小就会骂人了!”你就是在大大的奖励这个孩子,奖励了这个孩子无故骂人的行为。为什么说父亲指出了几个错音,就是惩罚了孩子自觉练琴的行为大人对孩子骂人表示惊奇就是奖励了孩子无故理人的行为呢?这可能是很多家长与教师想都想不到的!可以说,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通过奖励而养成,通过惩罚被防止或戒除的。奖惩是教育最重要的手段,是实现教育目标最重要的辅助工具。但是遗憾的是,许多人把这个问题大大的简单化了。由于人们不了解奖惩的本质,以致于奖惩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以致于奖惩在不适当的被滥用。可以说许多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都包含着滥用奖惩的原因。现在,我们就来谈谈奖惩的原理与应用中的策略问题。
原理: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奖惩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奖励?有的人会简单的以为,礼物、夸奖, 就是奖励。大家有没有见过,你给孩子礼物,孩子根本就不在乎,一点奖励的效果都没有?你见没有见过,你表扬孩子,孩子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一点激励的效果都没有?礼物、夸奖都是奖励的形式,而不是奖励本身!什么是奖励呢?奖励作为一个动词:其实质是,当一个行为完成时,给予快乐反馈。作为一个名词:奖励是引起受教育者快乐的东西。从心理学原理来讲:快乐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时的感受。因此,对教育者而言,奖励就是要满足对方的需要。奖的本质是:需要的满足!从人类的行为原理来讲:凡是一个行为的结束,后面跟着某种需要获得满足的快乐,这个给行为者带来快乐的东西,就是对行为的奖励。这个奖励就会强化这个行为。与此对应,什么是惩罚?惩的本质是需要的剥夺,需要的剥夺产生痛苦的体验,痛苦就抑制行为的动机。打是惩罚,剥夺了孩子的安全需要;不让吃饭是惩罚,剥夺了生存需要 ;不让出去玩是惩罚,剥夺了自由需要;不理孩子,对孩子恶言恶语,是惩罚,剥夺了亲和需要;写错字,罚写一百遍,典型的惩罚,背后包含许多需要的的剥夺。概括地说,当一个行为完成时,后面跟着一个使人产生痛苦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惩罚!这个惩罚,就会抑制、消弱这个行为的动机。那个三天练下来一首超难的大型乐曲子的孩子是想向爸爸证明,自己是一个自觉的、刻苦用功的好孩子,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独立学习了,是想通过这个自觉练琴的行为,赢得父亲对自己的赞赏与信任,希望父亲认为自己是一个任人放心的好孩子!他对父亲有亲和需要,但是父亲没有表现出来对他行为的认可,父亲就剥夺了孩子的亲和需要,让孩子伤心、痛苦,孩子就由于自己三天刻苦练琴,练下一首大曲子而遭受了懲罚!这个惩罚,就使孩子想自觉努力练琴的动机就下降了。孩子有成就感需要,想看到自己的力量改变世界的效果。因此他口出脏话,骂人,他不知道这句话的内容意味着什么,但是成人的惊讶的表现与反应,让他看到了自己对世界的影响力。人的惊讶与反应,就满足了孩子的成就感需要成人的表现就构成了对孩子说这句脏话的奖励。于是孩子说脏话的动机就被强化,我希望每一位家长与教师都能够从这两个例子中举一反三,认识到,孩子不愿意练琴,不愿意去上课,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劳动,不愿意做任何教育者希望孩子做的事情,背后都一定有这样的行为遭受过惩罚的原因。孩子爱骂人、爱打架,爱撒谎,爱逃学、爱偷东西、沉迷于电脑、电视,爱做任何教育者最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背后都一定有这样的行为受过奖励的原因。大家明白了吗?从奖惩的原理上看。孩子练琴的时候,你在旁边责备孩子,就是对孩子练琴行为的惩罚;你的这种行为,就与你说:“又在那练琴,光知道练琴,看我不打你,再练琴我就狠狠地教训你”!性质是一样的!孩子去老师那里上课,教师训斥孩子,就是对孩子上课行为惩罚!孩子练完琴去写作业,就是对练琴与写作业两个行为的同时惩罚。孩子,去考级拿到了5级通过证书,你告诉孩子,成绩属于过去,邻居的孩子都考了7级了,你不要骄傲!你就是对孩子考5级通过的惩罚。反之,孩子有亲和需要、审美需要、成就感需要、优胜需要,等等需要,做完一件事,让孩子在这些需要的满足中获得快乐,这就是对孩子进行了奖励。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奖惩。当了解到奖励是需要的满足,惩罚是需要的剥夺,这样一个基本的原理时,我们马上能够想到:哪里有需要的满足,哪些就有奖励;哪里有需要的剥夺,哪里就有惩罚。孩子往往在成人不知不觉的奖惩中被塑造成为现在的样子,不管这个样子是你希望的,还是你不希望的,你都可以从奖惩的原理上去分析,孩子现在身上有的特征是不是曾经有你奖励他的影响,孩子现在身缺的东西,是不是曾经有你惩罚的结果。也正是由于奖惩是需要的满足与剥夺的本质,决定了奖惩几乎是不处不在、防不胜防的。这就是教育者要特别加以注意的。
下期我们将给大家讲一下奖惩最基本的原则。只有掌握好这些奖惩原则,家长与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好奖惩的手段,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是至关重要的。(未完待续)
周海宏 博士、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