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印度尼西亚音乐

2019-09-17孙波

音乐生活 2019年7期
关键词:甘美恰克克隆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地处亚洲东南部海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群岛国家,简称印尼。其领土由一万多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及伊里安岛西部等地面积较大,素有“千岛之国”之称。提起印尼音乐,人们很快就会自然联想到优美动听的《梭罗河》歌曲,音乐中那抒情的旋律无不充满南洋风光情调,不禁使人置音乐声中碰触出许多美好的遐想,阳光、沙滩、帆船、椰林、梯田、庙宇、欢歌舞蹈的人群……事实上,印尼的音乐种类有很多,笔者曾跟随印尼音乐老师学习演奏甘美兰音乐,实践中对印尼音乐感受颇深,以下通过本文的探讨从而使读者对印尼音乐可见一斑。

一、体现印尼音乐标志的甘美兰音乐

在印尼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音乐种类莫过于甘美兰音乐,它是印尼音乐中最具标志性典型的音乐品种。那么,什么是甘美兰?《东方音乐文化》对甘美兰这样定义:“甘美兰(Gamelan)这个词是爪哇语,主要是指以打击乐器为主的合奏音乐,同时又可以用来泛指一切合奏音乐,此外还指演奏这些音乐的乐队。”[1]为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甘美兰音乐,甘美兰在印尼首先是指打击乐器为主的合奏音乐,其次,甘美兰在印尼也指其他的合奏音乐,再次,以两者形式演奏音乐的乐队在印尼均认为是甘美兰。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归根结底获得这样一个基本认识,也就是说甘美兰音乐在印尼主要是指由多人参与演奏的以打击乐器为主的合奏音乐。

关于甘美兰音乐的形成,文献史料相当缺乏,而在印尼民间则有着一些神话传说的流传。其中,甘美兰音乐中的铜锣乐器被认为是古老的神明所创,后来为人们用来举行庆祝演奏,由此甘美兰音乐逐渐盛行起来。从印尼遗存至当代的一些古代庙宇建筑绘雕中,人们可以看到甘美兰音乐中的乐器图样如锣、鼓、铜排琴和木琴等,尽管这些乐器在绘雕中是以单件形态存在的,但足以说明甘美兰音乐中使用的很多乐器具有古老久远的传统。关于甘美兰乐器与神性的关系,这在演奏甘美兰音乐的礼仪中即可以得到印证。在甘美兰乐队中,通常情形之下,当演奏者在穿行经过不同的乐器时是不可以为了便捷而直接用脚跨越任何一件乐器的,必须在不同的乐器之间寻径而行。在印尼人的传统思想中,他们普遍认同这些乐器神圣具有神性,并以此表达对神的敬重,进而对乐器形物表现出特别的尊重。然而,甘美兰音乐的合奏形式始于何时目前文献无从考证,现在为人们所知的甘美兰音乐合奏形式其早期叙述是欧洲人进入印尼后的发现所记,据《音乐百科全书》所述:“17世纪中叶,有荷兰的商贸使臣曾描述过马塔兰王朝宫廷中由20~30面甚至50面铜锣组成的乐队。锣乐队的功能是为君王的驾临、行进、马上比赛和战争等场面伴奏。最终,以编锣为主体的甘美兰便成为印度尼西亚音乐文化品种的典型代表。”[2]从这些记述中我们不难推测,甘美兰音乐在当时就有如此规模的乐队合奏形式,那么,其乐队合奏形式实际上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就已经在印尼存在很长时间了。据此,我们可以认为甘美兰音乐是印尼人在漫长的生产劳动和生活进程中创造并逐渐完善形成的音乐表现形式。

甘美兰音乐作为印尼标志性传统的合奏艺术,突显出音乐自身的表演方式和结构原则,合奏中几乎很难见到表演者的独奏成分,其中的曲目均有丰富的织体结构,音乐中的主要曲调及其变奏的展现呈现出音响的细腻美妙,堪称绝妙的是音乐进行中多线条色彩缤纷的交织关系可以和西方的管弦乐媲美。

二、甘美兰音乐中使用的乐器

在甘美兰音乐中,演奏音乐的组织称为甘美兰乐队。印尼不同的地方或者同一地方的一些甘美兰音乐在演出中其乐队的规模大小形式有着很大的差异,乐队编制在重大节庆和日常的一些演出中视客观情况具有一些比较灵活的弹性可变性。通常的情形之下,一次普通的傳统甘美兰音乐演出大致包括敲击类乐器和管弦乐类乐器类型。

敲击类乐器中一般包括锣乐器、鼓乐器和各种排琴乐器三大类别。它们共同构成了甘美兰音乐打击乐器的主要形式。

锣乐器中主要有各种吊锣和釜锣。其中,吊锣中有大、中、小三种型号,大吊锣(Gong ageng)是一种外观形制为宽边的圆形金属乐器,常成对摆放在一起使用,两者大小直径约为95和80厘米左右,是甘美兰音乐中最大的锣乐器。中吊锣(Gong Siyem)的形制在外形上和大吊锣相似,但尺寸规格较大吊锣小,通常中吊锣在一个乐队中有3面。小吊锣(Kempul)与前两者吊锣相比形态更显偏小,在乐队中一般有6面,每面锣的直径大致40厘米。吊锣乐器在甘美兰音乐中主要起划分乐句和乐段的作用。釜锣有大、小两种型号。大釜锣(Kenong)类似于中高腰带盖的锅状结构,乐器的盖部直径约35厘米,演奏时以木槌敲击盖顶小圆墩而发出音响。乐队中使用的大釜锣件数依演出规模而定,一般中小型的甘美兰乐队常使用2至3件即可。小釜锣(Kethuk)比大釜锣体积小很多,该乐器的使用件数和大釜锣一样按乐队大小而定。大、小釜锣在音乐演奏中常按一定的节奏序列交替进行,并配合吊锣对音乐节律作再细分。此外,将数个不同音高的小釜锣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个木架中就是甘美兰音乐中使用的排锣(Bonang),它的作用主要是对音乐的主要旋律作装饰处理。

甘美兰音乐中的鼓乐器通常使用的是甘当鼓(Kendang),其形制为卧式放置的圆形双面长鼓,鼓身中腰稍略鼓起,上面有线绳穿过鼓皮边缘以绷紧鼓面。甘当鼓一般有三种规格尺寸,大者低音甘当约有70厘米长,中等型号的中音甘当长约60厘米,高音甘当约有45厘米。演奏方式为以左右手敲击鼓的两面,用手指和手掌可演奏出不同音色的节奏。鼓在甘美兰音乐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对音乐的速度和乐曲段落的变化等总是起主导作用。

排琴乐器中主要有铜排琴(Saron)和木琴(Gambang)两种。铜排琴是在一个雕饰的长木质框架上放置6至7片小长方形的铜琴片组合而成。不同的铜排琴在音响上一般可分为低音、中音和高音3种,乐器的规格长度从约68至100厘米之间不等。铜排琴的音响具有偏明亮的音色效果,演奏时用于表现甘美兰音乐中的主要旋律。铜排琴中还有一个分支品种称为根德尔(Gender),形制上比铜排琴稍偏大,琴面有7至14块铜琴片结构,其重要的是在木质箱体中有共鸣筒装置,以获取音质的余韵与柔和。根德尔铜排琴在音响方面主要也分为低、中、高3种,演奏过程中主要对音乐起衬托作用。木琴是排琴乐器中的另一种,乐器的形制是在一个长度约为120厘米的木箱上放置16至20片左右的木质琴片组成。由于木琴音色清新,故在甘美兰音乐演奏中常用于对主要旋律进行装饰。

管弦乐类乐器在甘美兰音乐中一般有切连朋(Celempung)、列巴布(Rebab)和笛子(Suling)等乐器。切连朋属于拨弦乐器,体态长约1米左右,成斜置状摆放在一个支架上,琴面有13至14组双弦,演奏时乐手用拨子或手指弹奏。列巴布是一种长约1米的拉弦乐器,琴身下面的共鸣箱呈倒挂半梨形,在其下方的支脚上两根琴弦通过共鸣箱向细长的琴杆延伸,琴体形制优雅,演奏方式以琴弓擦奏。笛子在甘美兰音乐中主要使用直吹形式的竖笛,形制上长度约为45厘米,笛管上有4至6孔等几种不同的开孔组合方式。一般而言,管弦乐类乐器在甘美兰音乐合奏中总是和主要旋律形成音乐曲调上的对比关系。

三、展现印尼音乐传统的其他音乐形式

在当代印尼传统音乐中既有甘美兰音乐的深厚积淀,也有与之共同相映成辉的安格隆音乐(Angklung)、克恰克合唱(Kecak)和克隆钟歌曲(Kronjong)等多种其他体裁形式。

安格隆音乐是一种体现印尼传统的民间音乐形式,印尼自然环境中丰富的竹资源是这种音乐在当地传承和流布的物质基础。安格隆乐器形制是在一个竹制的框形支架中悬插两根粗细长短相对为2比1的竹筒而成。竹筒上端部分削成扁平的长舌状,下端底部制成凹形,并将凹头置入竹框架底部的开口槽内空悬其中。演奏时通过摇动的方式使乐器发出清脆的动人声响。安格隆乐器的规格尺寸繁多,有大至长90厘米、宽70厘米左右的,也有小至长20厘米、宽至12厘米左右等多种多样的大小不同形制。演奏方式可以多人分散各手持一件安格隆演奏,也可将若干大小不同的安格隆组合成套置于一个支架上由一人演奏,还可以将分散的安格隆或组合成套的安格隆组成各种规模的乐队形式进行演奏,从中可见安格隆乐器的演奏组合方式极其灵活多样,特别适合人们的不同演出需求。用安格隆乐器演奏的音乐竹韵飘飘,传统的乐曲主要突出旋律进行,体现了印尼社会竹文化音乐的色彩风格。

克恰克是印尼民间音乐中极具特色的男声集体演唱形式。据说这种演唱活动源自巴厘岛,是当地民间流传的人神沟通仪式中驱魔活动的一部分。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可恰克演出过程中最为精彩的表演是一群人数众多的清一色男子聚合围拢坐在一起,伴随着摇晃的身体,同时双手前伸抬起并不断地小幅颤抖,在眼望前上方远处的某种神态当中以不同的几种节奏速度各自连续不断地呼喊出“恰克”、“恰克”的词语,其中还有一部分人同时不断地喊出同一节律的“嘭”、“嘭”语声。这些绵延不断的声音此起彼伏,类似蛙声一片的音响魅力强烈地触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为之情景感染震撼,久而久之,这种多声部的喊唱活动被人们热情地称之为克恰克合唱。

在印尼,还有一种为人们所熟知的传统音乐体裁是克隆钟歌曲,如前文提及的《梭罗河》就是这种音乐载体中的著名曲目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克隆钟歌曲的产生和16、17世纪来自葡萄牙的音乐有关,确切地说,克隆钟歌曲是那个时代以来葡萄牙音乐和印尼当地音乐相互结合交融的结果。几百年来,克隆钟歌曲在印尼渐次发展,逐渐对印尼人的音乐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克隆钟这个词在印尼音乐中包含了多种意义,它曾经是指人们舞蹈过程中脚铃的碰撞声,也指对一种小吉他的称呼,还有就是指在印尼音乐中一般包括长笛、小提琴、低音大提琴、曼陀林、小吉他、三角铁和手鼓等乐器的乐队形式,现在则通常多指以这种乐队伴奏歌唱的音乐体裁。克隆钟歌曲旋律悠扬,具有浓郁的抒情性色彩,是印尼人喜爱的音乐形式之一。在人们熟知的一些曲目中,其中就有《梭罗河》、《星星索》、《椰岛之歌》等可谓脍炙人口。

四、结语

音乐活动可以映衬关照出一个地方的当地文化。长期以来,印尼的音乐传统因为其历史文化关系而在多方面展示出当地的地方性色泽。在本文关于印尼音乐的解读中,我们对印尼音乐中的主要体裁种类及其相应的文化特质有了一个基本的理解。从中感受到了甘美兰音乐潜藏的厚重底蕴内涵和富有特色的音响质地。在印尼音乐的其他主要体裁当中,我们可以觉察到安格隆音乐、克恰克合唱以及克隆钟歌曲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其音乐文化的人文情怀,尤其是克隆钟音乐,浓烈地表现出了近几百年来西方葡萄牙音乐对印尼的影响。透过这些音乐文化现象,我们看到了世界民族音乐灿烂画卷中多彩一隅的印尼音乐美妙音景。

注释:

[1]俞人豪、陈自明:《东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2]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 《音乐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年版,第1489页。

孙波    中央音乐学院博士、星海音乐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甘美恰克克隆
40秒问候
俄总统候选人当街被泼水
普京“导师”之女宣布参加总统竞选
恰克大冒险(三)
属于“我们”
属于“我们”
Cloning Pets克隆宠物
线性克隆系统的数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