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视域下农村无线宽带建设方案研究
2019-09-17杨子
杨子
摘 要:凭借广覆盖、低成本、高效率等优势,无线宽带技术快速发展,使农村网络“最后一公里”的连接痛点得以解决。在软件开发视域下,从建设模式、链路预算及容量设计、传输方式和相关保障等方面,探究了农村无线宽带建设方案。
关键词:农村;无线宽带;软件开发;建设方案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3-0124-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A
1 研究背景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时代,乡村振兴、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范围广、网络技术力量薄弱、地形复杂多变、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等原因,使农村网络信息化建设成本居高不下,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相对比较缓慢[1]。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无线宽带网络具有技术门槛低、建网速度快、综合建设成本低等优势,加速扩大了农村网络宽带的覆盖范围。鉴于此,在软件开发视域下探究了农村无线宽带建设方案,希望对农村网络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2 软件开发视域下农村无线宽带建设方案
2.1 无线宽带建设模式选择
从软件开发技术层面来说,无线宽带建设主要分为基站型AP建设模式和室外AP+高增益天线建设模式[2]。基站型AP建设模式的理论覆盖范围为1 500 m(需要配置CPE),在相同单用户带宽条件下,用户承载容量为50~70位。相比之下,室外AP+高增益天线建设模式最多能容纳60位用户。此外,基站型AP建设模式采用了波束赋性、避动态干扰、局部增强信号等技术,适应性好。因此,在农村无线网络宽带建设中,应选择基站型AP建设模式。
2.2 无线宽带链路预算及容量设计
目前,各移动通信公司的研究单位对农村无线宽带链路进行测算的主要方法是分别计算农村区域轻微遮挡且不配置CPE的链路(覆盖范围控制在500 m)和农村区域轻微遮挡且配备CPE的链路(覆盖范围控制在1 500 m)。目前,在实践中基本达成共识,即农村环境的覆盖范围要确定在500~1 500 m范围内。为确保用户体验,从软件开发角度看,容量设计应该按照50~60位用户的标准进行技术设计[3]。
2.3 无线宽带传输方式选择
从目前城市局部无线宽带传输接入方式的实践效果来看,WLAN已经成为主流的无线网络传输接入方式。公众对于WLAN模式相对比较熟悉,接受度高,相应的软件开发工作也比较简单便捷[4]。因此,在农村无线宽带传输方式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WLAN方式。
2.4 无线宽带建设相关保障工作
无线宽带建设的相关保障工作,决定了农村无线宽带建设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无线宽带建设保障工作,具体包括地址选取、持续供电、防雷接地和维护人员配备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供电及日常维护机制[5]。
在基站型AP建设模式下,应采取802.AT标准的POE+交换机模式,确保能支持30 W供电,或提供能支持30 W供电的独立供电模块,供电距离应控制在100 m范围内。
3 结束语
在互联网时代,繁荣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和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及精神文化需求,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因此,农村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在经济水平制约、技术实力不强、分布范围广阔的现实背景下,无线宽带网络成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技术工具與有效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高芙蓉.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农村信息化工程建构分析[J].科学与社会,2013,3(2):110-121.
[2]高芙蓉.基于泰尔系数的农村信息化区域差异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4(7):2190-2195.
[3]李成迪.农村无线宽带网络建设方案探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3):62.
[4]畅三忠.山西移动村村通宽带工程建设方案[J].科技创业家,2013(18):134.
[5]廖露华,刘晓雷,郭天科,等.农村无线宽带建设方案研究[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4(3):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