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导入整合的探索

2019-09-17吴炳养

世界家苑 2019年8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整合思想政治

吴炳养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信息化社会的大环境下如何将信息化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进行真正的融合成为了当今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本文从信息化教学的优势,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导入如何结合网络教学、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想政治;课堂导入;整合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极大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进学校教育越来越向网络化、虚拟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学校如何学与教关系到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下面谈谈本人在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导入整合的一些粗浅看法。

1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整合的概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程的整合就是以思想政治课程知识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渗透到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2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导入整合的意义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人认为,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导入的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2.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中的开始环节,也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一环。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科教学的课堂导入也变得丰富多彩,信息技术的使用给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导入带来了极大的变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促进了课堂效果的提升。它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探究心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顺利地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因此,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堂导入整合,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导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参与,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活动氛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3有利于丰富和延伸课程教学资源,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多媒体、网络资源纷繁丰富,能够不断为教学提供最新的知识材料,促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利用信息技术对知识进行整合,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了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课堂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能够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課堂教学的实效性。

3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导入整合的对策

3.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时事政治为背景创设情景进行课堂导入

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近期的国内外重大时事资料,课前用5分钟左右时间由两个学生进行国内外重大时事报道。时事内容可以是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卫生、科技等。学生发布后,由其他同学补充或指正,然后教师作简要评论。这种信息技术与时事政治以及课堂导入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时事教育的及时性和经常性。这有利于学生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看报刊杂志、看电视、听广播新闻,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材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表达能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2利用信息技术整合音乐歌曲进行课堂导入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歌曲进行课堂导入,可使学生心情愉快地投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例在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本人利用多媒体以《爱我中华》这首歌曲导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3利用多媒体视频进行课堂导入

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中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心理学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通过视、听等多种感管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老师讲课强得多,多媒体视频资料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演示力,它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有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的作用,使教学内容更形象,学生看得更清楚,感受更真切,便于接受、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时,本人利用感动中国人物——钱伟强的事迹视频,使学生深深地受钱伟强的爱国赤子之心的影响,从而有兴趣地去学习了解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有关内容,因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4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导入材料要体现时效性

思想政治课不同于其他学科。作为一门以德育教育为主的社会学科,其理论性和时效性是比较强的,但不论多深的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在生活中都能找到现实依托。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导入的整合中要选取学生有所见、有所闻的现实的真实材料;还要选取典型的、时效的材料。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正所谓“年年新教材,人人新教师”,因此,在教学中,选择的材料应该时最近的、最新的。

3.5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导入材料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和有趣性

课程目标是信息技术应用的落脚点。尽管信息技术具有多种功能,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握高中政治新课程的学科性质和思想,要对教学目标有充分的认识和分析,并用来统领整个教学过程,然后通过具体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落实学科教学目标。比如在高一思想政治课《经济生活》中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框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途径是本框的重点和难点,以海尔集团为例,通过海尔的经营管理理念、海尔对其他企业兼并和强强联合的经典事例,利用信息化技术视频导入课堂,同时给学生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思考去认识海尔,以疑激趣,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从而落实课程目标,实现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导入的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學习、合作学习精,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探究心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地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有利于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邝丽湛,王卫平,谢绍熺,等.新课程教学论·思想政治(品德)[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S].教基2004

[3]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S].教基,2004.

[4][捷克]夸美纽斯.大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5]陈大伟编著.建设理想课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曲江中学)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整合思想政治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