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双向FDI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2019-09-17陈楠黄景章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碳排放影响

陈楠 黄景章

摘 要:通过十三年间中国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效应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碳排放的关系,以研究不同的经济地区的直接投资对碳排放的不同的影响。实证表明,双向FDI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影响因地区而不同。

关键词:双向FDI;碳排放;影响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2-0149-03

一、背景及意义

当下的中国,除了生产消费等等活动,对外直接投资即OFDI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即FDI的投资活动也是引起碳排放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OFDI以及FDI增长的速度十分迅猛,OFDI以及FDI极大地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促进了中国的技术不断进步和产业的不断升级。中国作为全球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靠高耗能、高投入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因而中国CO2排放量也不容小觑。随着生态问题日益严重,我国也在为此做着极大的努力,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作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从最开始的只接受国外资本的流入逐步向为接受国外资本以及对外投资的双重身份的转变,也就是逐步从只“引进来”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并重转变。

然而,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探索双向直接投资对我国CO2排放量的影响关系势在必行,并且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方向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为了朝这一发展方向努力,我国应制定方针政策来处理好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

二、文献综述

综合研究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的影响的文献比较少。2017年孙树丽运用行业面板数据,分析了双向直接投资与CO2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为外商直接投资与碳排放关系为同向变动,而对外直接投资与CO2呈反向变动,但对于两者的综合作用却没有研究。2018年刘海云、龚梦琪从要素市场扭曲和规模效应的视角,运用KAYA恒等式以及联立方程模型,阐述了双向直接投资影响碳排放的规模效应。结果发现在规模效应下,FDI会增加碳排放的作用,而OFDI会减少碳排放。

纵观国内外学者们的相关研究,对OFDI与FDI的单独研究较为广泛,有研究单向直接投资与环境效应的文献,但对两者之间互动关系研究甚少。从现有文献来看,双向直接投资对于环境的影响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现有研究很少从双向直接投资的综合方向研究这两者对碳排放的影响。从国内层面来看,我国对于这几个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由于我国的国情,首先是工业化的发展开始得比较晚,其次是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由此说明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此外,在对于环境的指标选取上,我国的诸多学者大多都是选择了SO2排放量或者废气废渣等作为研究指标。最后观察前人的研究方法,不乏研究单向FDI对碳排放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回归研究,过于单一和薄弱。

三、双向FDI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计量方程设定

LnCO2it=0+1LnFDIit+2LnOFDIit+3LnOFDIi×LnFDIi,t+4Xit+it

式中,X为控制变量,分别表示LnGreen、LnGDP、LnSTRUC、LnEnviron,i代表区域,t代表年份。本文为了消除原始数据的波动性,将原始进行了自然对数的处理。

(二)变量设定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了2004—2016年中国大陆各个省市的数据作为样本,将各个省份划分为三大区域,分别是低、中、高三个碳排放区域,也分别对应了中部东部西部三个区域,由于西部地区部分数据缺失,因此,只有28个省市参与了影响的分析。其中,第一组有11个截面个体,辽、沪、苏、京、粤、琼、津、冀、浙、鲁、闽,第二组有8个截面个体,晋、豫、鄂、湘、吉、黑、皖、赣,第三组有9个截面个体,蒙、桂、川、青、滇、陕、甘、贵、渝,由此组成了面板数据模型。

各个变量有:被解释变量,CO2排放量。首先通过能源统计年鉴收集到各个省市天然气、石油以及煤炭的总消费数据,并通过相关系数进行转换。解释變量,外商直接投资(FDI)本文用X1表示。FDI为各省外商直接投资额,具体数据来源于各省份统计年鉴中对外经济贸易相关数据整理而得,单位为亿元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OFDI),本文用X2表示。建立FDI×OFDI的交叉项,确定FDI×O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本文用X3表示。环境治理投资,本文用X4表示。经济规模,本文用X5表示,产业结构,数据来源为《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本文将该指标用X6表示。绿地面积,本文用X7表示。

(三)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估计与回归分析

本文首先对于面板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LLC方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水平值下,各个变量在显著性5%水平下都不显著,可以判定各个变量都是非平稳序列。利用一阶差分后,所有变量都满足显著条件,所以所有变量的序列是一阶单整序列。

由于所有变量都属于一阶单整的,能够跟进面板协整检验,从而检测出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形态。本文通过Kao检验,协整检验结果得出,对于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全国样本,显示出所有变量之间是以协整关系存在的。

首先对于模型进行F检验,得到结果,再进行Husman检验,再得到结果,根据P值显示结果判断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分析,接下来对其进行回归分析。本文28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应用模型回归结果来看,大部分变量可以通过显著性检验。在全国面板数据回归中,除了环境治理投资不显著,其他6个解释变量均显著。从东部地区面板数据结果分析来看,只有环境治理投资显示结果存在不显著的现象,而除此以外的其他6个变量均在1%的水平下高度显著。而从中部地区面板数据结果分析来看,OFDI和FDI乘积项、环境治理投资、GDP以及各省第二产业结构在5%的水平下显著。绿地面积结果显示不显著,除以上变量以外的其他变量均在1%的水平下高度显著。对西部地区来说,FDI、OFDI以及两者的乘积项不显著,其余解释变量均显著。

在开放经济下,影响碳排放量的因素是多种的,如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对于碳排放量对于无论全国还是东中西部地区都有一个正向的影响。这说明,第二产业规模的扩大同时会带来碳排放量的上升,而同样会对碳排放产生影响的是GDP的增加。回归数据显示,GDP同样对碳排放产生正向的影响,对于全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来说,绿地面积的增加对碳排放的影响同样是正向的。而对比这三个变量,有变量的回归结果不是很显著,就是环境治理投资,这说明,近几年对于环境治理投资的力度还不够大,今后需要继续加大环境治理投资,提高城市绿化面积,而且适当合理地均衡第二产业和放缓GDP的一味提升,这样对于环境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回归面板数据结果显示,全国对外直接投资每增长一单位,会增加0.135774个百分点的CO2量,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一单位,会增加0.062475个百分点的CO2量。综合东部中部地区来看,同样的,每1单位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就会增加CO2的排放。由此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来说是负面的,外商直接投资加剧了我国碳排放量,从而恶化了环境,这对于理论分析上也是相符合的,并且对于实际情况来说也是符合实际的。而OFDI也是同样的,从全国和东部中部来说对于碳排放是正向的影响,即OFDI的增加会加重碳排放,而两者的联合效应对于全国和东部、中部地区来说,却变成了一个改善环境的作用,这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纵观整体回归结果,所研究的双向FDI对于全国来看影响是显著的,但是对于西部地区,影响却不显著。这是否意味着西部地区的经济还未跟上全国发展的步伐,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政策建议

理性客观地分析OFDI和FDI对于碳排放的影响关系,充分地利用好双向FDI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优化效应,尽最大限度降低双向FDI对环境造成的恶化影响,这样才能为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加快我国向低碳经济模式发展理清道路,有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第一,对FDI实行更严格的限制性引入。首先,我国政策制定部门要在引进外资的工作中转变固有的观念,将引进外资的重点从只注重资金向资金、技术并重。此外,对于高碳排放的产业以及一些产能过剩的产业要限制引进,而对于一些新兴产业如新型农业要做好设施的配套提供,从而将外商直接投资规划为有利于产业的升级发展以及其低碳化结构的发展。

第二,引导企业正确对外投资。首先在国家政府层面,我国应该将信息透明化,使得相关企业更加便捷地通过相关信息平台获取相关信息。同时,要以市场作为导向,引导相关企业将低技术、高排放的产业进行向外转移,从而达到减少国内高碳排放的企业的目的。此外,在我国要大力推进企业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掌握高新技术,使得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的低碳经济起到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合理调整双向FDI的比重,优化双向FDI对碳排放的综合效应。既要考虑到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资金质量问题,也要综合考量引进来以及走出去的并重,將两者的综合效应达到最优,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

第四,加强对环境的规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断增加对各省市自治区绿地面积的建设,同时对环境的检查以及要求限制相应的标准应适当严格,必须加强对于环境方面包括碳排放等的相关管理制度规则,要加大对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也要鼓励企业引进节能减排的生产技术,以此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另外,从长期角度来说,虽然我们国家能源消耗总量很大,但均摊到个人,能源消费水平依旧很低。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可能会面临着能源的枯竭问题。所以,当下我国节约能源以及提高相关能源的利用效率刻不容缓,要倡导和开发新能源的使用,并且将新能源等节能减排的实际措施运用到老百姓的实际生活中,深化能源改革,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环境质量,进一步缓解我国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度。

第五,提升本土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上文提到,外商对于我国的投资不会将技术含量很高的技术传到我国,这就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时,要重点引进低排放高技术的产业,同时注意培养高新技术人才,这样才能让外国的资本与技术同时推动我国的经济。而这就需要我国在对引进外资方面制定一定的政策,完善相关的政策,建立起技术研发的机构,做好资本以及技术的高效利用,而不能将资源白白浪费。另外还要坚持创新,只有我国的技术在国际上得到认可,才会使我国发展更为迅速。所以,一方面要注重引进外资,另一方面要注重引资的质量,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第六,合理规划区域发展。由于当前我国的东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发展尤为不平衡,东部地区发展较为迅速,而对于西部地区发展较为缓慢,这种国情造成了对于这两个地区的环境限制标准也各不相同。所以,东部地区要先发展,率先在引资层面上拒绝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坚持绿色发展,这样引导带动西部地区向这一方向发展,从而向低碳经济迈进。

参考文献:

[1]  Anis Omri,Duc Khuong Nguyen,Christophe Rault.Causal Interactions between CO2 Emissions,FDI,and Economic Growth:Evidence from Dynamic Simultaneous-Equation Models[J].Economic Modelling,2014,(10).

[2]  James B.Ang.C02 emissions,research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in China[J].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09,(1):457-469.

[3]  Liu Z.L.,Dong X.F.,Liu Z.T.,et al..Can Japans outwards FDI reduce its CO2 Emissions?A new thought on polluter haven hypothesis[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3,(5):807-809.

[4]  Pazienza P.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2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agriculture and fishing sector of OECD countries:Evidence and policy considerations[J].Intellectual Economics,2015,(1):55-66.

[5]  Qing Tian.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Pollution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A Granger Causality Test Using Panel Data[J].Advanced Science Focus,2014,(2):152-154.

[6]  陈德湖,陈子寅.FDI与碳排放:基于联立方程的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0-34.

[7]  刘海云,龚梦琪.要素市场扭曲与双向FDI的碳排放规模效应研究[J].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10):27-35.

[8]  李子豪.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碳排放的门槛效应研究[J].资源科学,2015 (1):163-174.

[9]  聂飞,刘海云.基于城镇化门槛模型的中国OFDI的碳排放效应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9):123-131.

[10]  孙树丽.中国双向FDI对碳排放量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6):48-51.

[11]  史青.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与环境污染[J].财贸经济,2013,(1):93-103.

[12]  田文举,朱中军.中国OFDI对碳排放影响的区际差异分析——基于城镇化门槛模型的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8,(4):27-34.

猜你喜欢

碳排放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济南市公共交通低碳发展路径探索
新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新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宁夏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研究
重庆市碳排放现状及低碳发展路径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