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华金东区“最美乡村”骑行绿道建设调研

2019-09-17李兰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乡村调研

李兰

摘 要:当前,绿道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建设理念,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欢迎。但由于其建设与维护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绿道建设与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应用价值。以金华金东区“最美乡村”骑行绿道为调研对象,对该区域绿道建设的情况进行考察,并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以期为金华金东区“最美乡村”骑行绿道建设提供理论和应用支撑。

关键词:金东区;乡村;绿道建设;调研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2-0025-03

一、金华金东区“最美乡村”骑行绿道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建设背景

绿道,是近年来金华市政府为本市居民提供的一种休闲、娱乐、健身的绿色景观空间,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生活方式正由“物质生活型”向“精神生活型”转变升级,开始向往和追求健康、休闲、有品质的慢节奏生活状态。生态绿道作为重要慢行交通通道,是串联生态廊道范围内绿地公园、人文历史、特色产业等的纽带,是引导生态廊道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更是展示生态廊道魅力的引擎。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在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全面小康、浙中崛起”总目标,按照“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新要求,突出打造浙中生态廊道的背景之下,做好金东绿道建设具有非常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规划目的

作为“十三五”期间金东区交通工程建设的重点,推进绿道建设,是打造“幸福金东”的重要载体,是金东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也是提高城镇居民品质、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大举措,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金东按照“贯通绿道网、串连景观带、打造致富线”的目标,将金东区绿道工程规划依托于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以浓厚的历史文化特色为纽带,以慢行交通为主导,以休闲健身和生态旅游为根本。在金东区现有已建成绿道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绿道的网络结构,提高绿道的通达深度和整体服务水平,以景区的理念建绿道,建会说话的绿道,将绿道建设成为有特色、系统化的工程。推广网络式绿道构架,将绿道布局成为“宜居之道”,凸显“美丽乡村”特色,践行低碳生活,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推动金华市生态绿道建设发展,以融合浙中生态廊道建设的新要求和新趋势。

(三)总体布局

金东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东部,在结合分析金东区城镇结构体系、旅游空间布局、生态绿地和综合交通系统基础之上,重点对区域绿道网络和旅游特色区块进行规划布局,确定金东区绿道总体布局为“二横二江三连二环”型9条网络主线。“二横”包括北线绿道和南线绿道;“二江”为义乌江沿江绿道和武义江沿江绿道;“三连”为东部连接绿道、中部连接绿道和西部连接绿道;“二环”为积道山环线和东溪西溪环线。除此之外,另建21條绿道支线,预计到2020年底,规划范围覆盖金东全区域;规划建成(包括已建)绿道30条计377.059km;规划建成包括一、二、三级驿站共计55个,其中一级驿站新建和改造各2个,结合交通接驳点进行设置,承担绿道管理、服务功能,二级驿站新建11个、改造1个,依托重要串联节点进行设置,承担售卖、租赁、休息等功能,三级驿站新建39个,具体可根据功能需要灵活设置,宜作为使用者的专门休息场所。

二、金华金东区“最美乡村”骑行绿道建设的成效分析

(一)成果分析

金东区绿道工程从2012年启动,是金华市最早实施绿道建设的区域。几年时间,金东高起点编制绿道规划,在交通、水利、旅游等部门和乡镇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建设成果。目前,金东区绿道建设率先走在金华和全省的前列,区内绿道网已初具规模:至去年已建成绿道100.3公里;驿站3处,分别为艾青公园一级驿站、大本营一级驿站、雅金二级驿站。在绿道建设过程中,充分结合了当地的自然文化景观、田园生态景观和周边丰富的旅游人文景观,绿道沿线村庄风景秀美、道路幽静。就目前已经建成的绿道而言,基本为步行骑行综合型绿道,即除了满足基本的步行骑行用途,也兼顾交通通勤功能。

(二)效益分析

金东区的绿道经过这几年的建设,已经初显成效。绿道作为服务民生和发展的绿色公共基础设施,已逐渐融入城乡生态、生产、生活。随着绿道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发展,绿道的服务品质和功能也在不断提升。一方面,绿道是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绿道是乡村文化、自然环境、产业发展的载体,是乡村活力绿链。

目前,金东区以绿道开发利用为契机,举办了许多长跑、骑游、夜走等赛事,带动全民健身,并大大地提高了金华金东的知名度。金东乡村绿道一直是被广为称赞的最美马拉松赛道,“金东乡村绿道马拉松”更是全国首个在“乡村绿道”举办的马拉松赛事,自2015年开始至今已举办四届,吸引了众多来自省内外和国外约几千余人参加,选手们在比赛的同时还能沿路欣赏绿道风光,一览村落风貌,体会金东区的地理人文魅力。即使在周末,也会有大量游客到乡村绿道亲近自然,感受自然风光,以丰富居民生活娱乐活动,加快区域旅游推进的步伐。而在绿道工程体系中的驿站规划,更成为了居民的福音,大家既可以在驿站中临时停靠休息,也可以买到解渴喝的水和饮料,非常便捷。一些坐落在绿道边上的村庄,也陆续开起了农家乐饭店、民宿、便利超市等等,增加了就业机会,有效拉动投资和消费。可以说,绿道是金东区“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极大地改善了沿线的人居环境质量,带动了体育、旅游、餐饮等产业的发展,推动乡村游、景点游、生态游和健康游,是绿色空间的开放与共享。绿道的建设和发展串起了“慢行系统+风景线+产品线+产业带”,不仅促进了城乡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给人们带来健康的生活品质和可观的经济收益。通过有形的绿道建设,形成了无形的休闲娱乐健身之道、游客观光消费之道和绿色经济创收之道。

除此之外,与绿道建设相匹配、新研发的“浙中绿道”APP也开始启用,其采用智能化操作系统,在今年年初举办的“相约金东,‘骑乐无穷”的绿道骑行活动中,骑友可通过该软件报名,并使用“扫一扫”来租赁首批绿道专用自行车辆。这样的举措,顺应了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趋势,也非常的前卫和新颖。

三、金华金东区“最美乡村”骑行绿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问卷数据结果及实地考察经历,总结出当前金东区“最美乡村”骑行绿道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建设中的不足

1.绿道建设尚未形成网络。对于目前已建成绿道而言,都以区域性为主,没有形成网络。根据金东区绿道“二横二江三连二环”的网络构思,除“二环”外,基本每条绿道线中都尚有多个路段还未安排实施,大多都是比较零碎分散不连贯,距离较长的不多,很难串联成网,形成规模。这样的建设进度将会给居民行走或骑行带来不便,影响绿道功效的发挥。

2.绿道建设标准不一。各区域段绿道建设标准不一致,例如有的绿道两侧景观效果较差,还有的在长时间的降雨过后,地面的积水不能很好地疏通,给居民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很大的困扰。排水不畅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绿道建设中没有完全地遵循“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地域特色”的标准,使得绿化带内水体的自然形态受到破坏,影响整体形象展示。

3.绿道设施不完善。目前在金东区已建成的绿道设施中,驿站数量明显偏少,已建驿站的基本功能设施达不到规范要求。部分绿道缺失指示牌、安全告示、公共厕所、文化展示等基础设施,使得人性化的绿道体验受到影响。并且,我们发现,在绿道周边经常会看到有些垃圾残留,经调查了解原因是绿道附近垃圾桶的数量不多,导致垃圾无处安放。

(二)建设中的缺失

1.缺乏有效的养护管理。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有些已经投入使用的绿道由于一些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遭到毁损,并没有及时修缮。对于此类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后期妥善的养护和管理,未形成绿道建设、管理维护的长效机制,导致出现“重建轻管”的现象。绿道的养护经费不落实,养护责任不到位,使得有问题的绿道没钱修、没人管,设施破损、绿化养护、路面保洁工作均不能得到及时处置。

2.缺乏有力度的宣传。在调研中,我们也通过分发问卷的形式向金华市居民了解绿道建设情况。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只有10.71%的市民了解绿道,56.25%市民有点了解,27.68%市民听过但不了解,5.36%的市民没听过绿道。更多的人仅仅是听说过“绿道”一词,但却不知道它的具体用途和功能。从群众反映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在绿道建设的宣传方面工作还是缺少的。

3.缺乏有保障的政策支持。绿道建设作为金华市的一项民生大事,想要顺利开展则少不了一定的政策保障。现阶段,金东区绿道工程进展中,没有形成长期高效的工作机制,土地支持政策、行政审批支持政策和投融资政策的效用并不明显,组织保障和职责分工有待加强和明确。

四、优化金华金东区“最美鄉村”骑行绿道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布局设施方面

1.关于绿道规划布局。规划是建设之本,是发展蓝图。绿道建设应当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做到规模与布局相适应,进一步优化完善绿道网规划。在绿道布局定位上,再科学些,坚持系统性原则和协调性原则,做到可操作、可实施、可推行;在绿道布局设计上,再特色鲜明些,坚持人性化原则和生态型原则,保持高标准,明确指导思想的引领,利用区域地理优势,建设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绿道网络系统。在金东区域内,以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为基础,推广网络式绿道布局构架,有机连接分散的绿道板块,将金东区的绿道互相连通成片,形成布局合理的绿道网络。此外,构建和维护完整的绿道格局,利用绿道将沿途村庄串联起来,让居民能尽快找到一条绿道骑行,提高绿道的可进入性与可达性,也使绿道系统得以完善。

2.关于绿道基础设施。一是服务设施。驿站,是服务设施综合载体,是为了方便绿道使用,让人逗留和休憩的重要节点。对于驿站建设,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按照绿道建设规划要求,优先利用现有建筑,控制新建设施数量及规模,并规范已建驿站的基本功能设施设置,构建绿道休憩体系,保障居民便捷实用。对于环境卫生设施,要根据实际需要沿线合理增设,包括公共厕所、垃圾箱等,垃圾箱要选用生态环保材料,并标注垃圾分类指示。二是市政设施。对于市政实施,应遵循布局合理、使用安全、环保节约的原则。根据周边环境和夜间使用情况设置绿道照明设施,在重要的路段和交通接驳点要保障绿道路灯照明;完善绿道通信网络,消除手机信号盲点,保障通信畅通,尽最大可能保证通信网络的全覆盖。三是标识设施。对于标识设施,导向牌、解说牌、路线图、安全标志等必须按统一规范的要求清晰、简洁地设置;采用精简化、美观化理念,增添体现村庄历史、人文本土特色的绿道标识标牌;加强绿道网与交通系统的有效衔接,建立完善的绿道标识系统和服务系统,提升绿道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

(二)维护管理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居民对区域绿道环境建设的满意度并不是很高。因此,有必要加强绿道的维护和管理,探索绿道养护新模式,营造一个令人舒适的绿道环境。

1.责任落实,共建共管。要明晰绿道建设的维管主体,确保绿道建设主体和维护、管理主体三分离,具体的工作职责落实到位,保证出了问题“有人管”。政府牵头各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各司其职,出台绿道建设与管理养护办法,制定绿道养护统一标准,按照制度标准做好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定期对绿道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和隐患。相对增加使用较频繁绿道地段的保护频率,尤其要加强绿道及其设施的安全管理和维护,保证设施设备保养到位、使用安全舒适。坚持用科学、先进的态度和理念,共同开展绿道的管理维护,形成工作合力,规范严管、共建共管,改变绿道服务低水平状态,逐渐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过渡,做到绿道数量与质量并举。

2.拓宽渠道,共享共管。建立绿道建设专项资金,实施绿道建设的多方投融资措施。广开渠道,采取政府投资、银行借贷和社会筹措的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绿道建设管理。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多方位获取社会资金的支持,保障绿道建设的维护资金,确保资金安全和高效使用,提高养护水平,避免有了问题“没钱修”。培育各方积极参与的绿道建设管理市场,让绿道保持较好的服务状态,推进金东区绿道工程建设,把这项便民、利民、惠民的工程做好。

(三)宣传监督方面

1.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保证有效的宣传。在绿道建设前期,让更多的人了解、支持并参与其中,增加大众对绿道的关注程度。激發广大群众支持绿道建设的热情,强调公众参与,培育一批绿道“粉丝”,积极倡导志愿服务,大家集思广益,为绿道建设献言献策,提高绿道建设的效率和质量,着力打造绿道“亲民”文化;在绿道建设后期,积极推广绿道的使用,充分发挥绿道的步行和慢行系统作用,倡导绿道“低碳”文化,做到“绿道建到哪儿生态环保理念宣传到哪儿”,吸引人们走出家门,走进绿道。以绿道网为依托,有计划地将不同特点的绿道与重大赛事活动、传统节庆日、运动项目相结合,宣传科普自然、历史、人文知识,让人们发现并感受绿道美丽,体验绿道“慢生活”文化,为都市生活解压,使绿道成为运动之道、科普之道和知识之道。

2.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宣传的方式可以是报刊、电视、广播、传单等传统方式,也可以采用目前的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进行宣传。通过制定绿道使用指南和宣传手册,系统介绍绿道建设的相关内容,发布绿道宣传教育管理活动,提高绿道使用率,指导使用者日后能够安全、文明使用绿道。同时,大力宣传推广金东区品牌特色绿道,扩大金东区绿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营造一个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3.建立专项监督组,督促绿道建设工作。在组织开展绿道工程建设中,监督组要实时监控与评估,还可建立绿道建设考核机制,督促加强绿道建设实施,按期完成绿道建设任务。与此同时,还可以协同社会团体,一方面监督绿道的运营和管理,加强管理监督;另一方面监督落实绿道使用的基本规则,扩大对绿道使用、管护工作巡逻的覆盖面,更好地将金东区绿道培育成为有特色、有市场的绿道。

(四)政策保障方面

1.土地支持政策。作为一项系统化的重点推进工程,国土资源部门、各乡镇政府、管委会应在合法范围内共同协作,切实解决绿道建设的土地供给和用地问题。遵循“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区域特色”的原则,在绿道建设基调上突出“绿”字,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制定绿道建设土地扶持政策。加强绿道沿路两侧绿化,强调生态低碳,顺应自然机理,尊重自然走向,整合资源,做到对自然原生环境、地质地貌、历史人文资源的最小干预与影响。尽量不占用农业用地,尽可能地少征地、少拆迁。尽量利用老路,集约利用土地,降低建设成本。谨慎做出确定新路线的选择,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发挥绿道之“绿量”,强化生态连通,合力促进绿道网络系统的构建。

2.行政审批支持政策。绿道建设涉及的程序较多,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可以考虑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和联动。政府作为绿道网建设的牵头部门,应加强对绿道建设发展的指导,协调建设系统中的规划、建设、园林、城市管理等部门的配合,积极争取财政、国土、农林、旅游、体育等部门的支持。开辟绿色审批通道,简化审批手续,优化绿道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审批、招标采购等有关程序,统筹协调,扎实有序推进和加快绿道建设工作。

以上,通过对金华金东区“最美乡村”骑行绿道建设的调研,以期能够弥补目前该区域内绿道建设研究的空白,推动绿道建设与发展研究的深度,更为重要的是期盼能以此推进绿道功能的综合开发,促进金华市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真正把绿道建设作为民生工程来抓、民心工程来办,实现绿道综合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侯琳.城乡游憩型绿道体系构建——以金华市为例[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3.

[2]  栾春民.城郊游憩型绿道规划设计探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3]  詹巧巧,冀凤全.乡村绿道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以黄山市徽州绿道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8,(5):30-33.

[4]  徐文辉.生态浙江省域绿道网规划实践[J].规划师,2005,(5):69-72.

猜你喜欢

乡村调研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一场无休止的“逃亡”
一场无休止的“逃亡”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