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课堂中某些教学行为的反思

2019-09-17刘育娟

读写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反思课程改革

刘育娟

摘 要 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乱"象会严重阻碍改革的良性发展,甚至会跑偏。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反思,笔者将其归类整理分析纠错,以期对广大同行有所启示

关键词 课程改革;多媒体;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反思

中图分类号:A,TN915.43,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6-0170-01

新课程改革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进,我校全体教师也在以此为契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但从近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有些老师对課改精神的理解有失偏差,由此而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新课堂越“乱”越好吗

最近,我们语文教研组各种课改观摩活动此起彼伏,观摩课、调研课、示范课、评比课接二连三。稍作注意的话,你就会发现,教师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课堂整体给人一种“乱”的感觉。因为越来越多的老师认为,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必须做到“少讲”,甚至“不讲”。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泛泛而读,冠以“自读自悟”;动不动就互相讨论,称为“小组合作交流”;“滥用多媒体课件,美其名曰“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想方设法追求课堂活动的热热闹闹,千方百计在教学形式上作文章,而不顾及教学的实效。

新课堂真的越“乱”越好吗?答案是否定的。新课堂固然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并不是说教师就“不讲”、学生自己去探究、教师展示课件等等,而是老师要讲主要的、要讲精华,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学习。要让整个课堂“活”起来,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不是让他们自己去随便探究。由此可见,新课堂不是“乱”,而是“活”。

二、这样的多媒体课件有效吗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教育教学当中。我们不可否认,在语文教学当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确会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但是不是每一节课都必须得使用这一技术?很多老师一准备上示范课都不约而同选择使用多媒体,因为在这种示范课、观摩课、评优课等活动中,评委及老师们几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即不使用多媒体技术就是没有水准或没有档次的课。对此,我认为,多媒体技术只不过是一种教学的辅助形式而已,使用的目的是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如果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完全没有必要浪费资源。实践表明,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不少弊端:首先,语文课本成了摆设。上课时,教师既要电脑演示教学内容,又要充分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没有耐心也没有时间顾及教材;而学生,一节课不仅要紧盯屏幕,关注教师的教学演示,还要让思维随着教师的演示及提示不断变化,根本没有时间细致地品读课文,更不用说对语言文字及附着在语言文字之中的思想内容进行品味和体悟了。语文课本在这种课堂活动只能成为一种摆设了,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其次,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多媒体课件中的视频,音频素材的确视听感很强,直观性也强,但也因为如此,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分散,他们过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大屏幕上,欣赏着制作精美的视频素材,听着音箱里传出的动感音乐,他们已经懒得用心再去品读文本信息了,他们更不会在品味语言文字中去触发自己丰富的想象,放飞想像!这既是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最大优点,也同时成为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最大缺撼!

再次,媒体课件限制了教师和学生思维的发展。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课堂程序,而实际的课堂又往往是时时处于变化之中的,教师受固定程序的影响会不自觉的忽视学生本身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忽视了从课堂中一些突发事件中所带来的新的教学契机,一味执著于引导学生朝自己备课中既定的思维和答案靠近,从而导致教学过于程式化和非自然化,同时也限制了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思维发展,自然这也就远离了我们语文教学的初衷了。

三、这样的合作学习有用吗

眼下,几乎所有的课堂,特别是公开教学,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接近了,学生的确是“动”起来了。但稍作注意,我们会发现有些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很多,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很低。如: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用两三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教师缺少组织教学的策略;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有的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如何提高合作有效性的指导……

总之,我们现在的新课堂大都存在以上问题,我们要不断的反思和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紧扣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和新课标理念,摆正自己的位置,转换角色,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语文教学的目的为本,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在享受中品味语文的魅力,我们的语文教学才真正是进步了、发展了!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反思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