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关键学习点达成度的课堂观察量表研制与实践
2019-09-17王艳杰
王艳杰
尽管目前课堂观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然而由于教学活动的复杂性,找到一个具有普适性的课堂观察量表非常困难,不仅各个学科间的课堂观察量表不尽相同,即使同一学科也没有统一的课堂观察量表。眼下的听评课更多以听课教师的主观感受为唯一凭据,缺乏客观数据支撑,听评课意见也就具有较大主观性。鉴于这两方面的考虑,笔者尝试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中地理课堂关键学习点达成度的课堂观察量表编制与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学习点达成度主要围绕知识与技能类学习目标的课堂实现情况展开。具体从学生学习的进步程度及目标达成过程的意义性两个方面进行,即:个体或群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后,在知识与技能上和课堂学习之前相比,表现出进步,达到了预设的合理目标;这一进步是在学生与教师、同伴间有意义的学习互动中产生的[1]。
一、结合录像课,初步制订高中地理
关键学习点课堂观察量表
笔者结合自己所做的高二年级研究课“基于地理要素比较的中国地理格局构建”,确定本课有三个关键学习点,分别为: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在中国的时空分布规律;结合整体性原理,利用自然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布规律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议差异,理规律;结合整体性原理,利用自然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布规律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用规律,释景观。通过回看上课录像,对关键学习点处的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进行数据统计及初步判断(见表1),结合表1中的相关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复习用时较短。本节课中第一个关键学习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在中国的时空分布规律)的复习仅用1分钟31秒;在第二个关键学习点(结合整体性原理,利用自然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布规律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议差异,理规律)上用时10分钟50秒;在第三个关键学习点(结合整体性原理,利用自然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布规律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用规律,释景观)上用时10分钟17秒。在上述第二和第三个攻破关键学习点的教学活动中,有学生的自主讨论时间,共计9分钟15秒;有学生代表的发言,共计3分钟10秒;有学生的生成问题,共计4分钟12秒。总之,各种形式的学生发表言论共计用时16分钟37秒,教师的理答时间仅4分钟30秒。这样的课堂更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拥有的时间占据了绝对优势,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引导,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是通过对比关键学习点1与关键学习点2、3的学生参与度发现,高二学生回答基础知识的情绪不高,但是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表现出较高的热情,愿意尝试一些有挑战的问题,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也需多加注意。
三是从学生回答/问题质量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时的表达大部分不准确、不全面,但是思路相对清晰。高二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可在这方面进一步着力。
四是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因人而异,这就需要教师有较深厚的功力,才能使针对每个学生的引导都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或者針对个别学生的情况,采取学生之间互助解答的方式,效果更优。
二、结合日常教学实践,
应用并修改课堂观察量表
通过这一结合录像反思教学的实践,笔者体会到,使用关键学习点达成度的观察量表可以更容易并更准确地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而且记录也比以往的听课笔记更有条理、更规范。因此,笔者尝试将表1用于平时的听评课。在听评高一热力环流一课时使用了表2所示的关键学习点课堂观察量表初稿。
在实际听评课过程中,尽管每位教师只有一个组作为观察对象,但是既要看学生的表现,又要“诊断表现”,还要结合表格说明进行简单统计,十分忙乱,因此将表2进一步修改为表3。
使听评课教师的操作简便了许多,并能结合所记录的数据给出更有针对性的意见。例如某听评课教师记录其观察小组中个别学生在绘制山谷风时存在问题,授课教师就可以为这名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三、高中地理关键学习点达成度
课堂观察量表的使用说明
听评课过程中,一线教师发现量表中的教师引导和教师理答两项意义相近,在记录时会出现分歧。鉴于此,笔者将教师理答一行删除,确定正式的课堂观察量表(见表4)。
在实际应用关键学习点达成度课堂观察量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观察量表中的关键学习点1、2等需要听评课教师在课前会议中根据教学内容和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确定。二是每一个课堂关键学习点下的学生活动1、2等也要在课前会议中根据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确定。突破每一个学习关键点可能需要教师设计一系列的学生活动才能完成,而听课教师需要将这一系列的学生活动进行分析,划分为几个主要的学生活动,然后对每一项学生活动进行课堂观察。三是对每一项学生活动的观察可以具体划分为“学生探索”“学生展示”“学生生成问题”。其中“学生探索”可以有小组讨论、小组动手实际操作、学生绘图等多种形式,具体类型可以依据教学设计确定。四是“学生探索”一行中绘有斜线的部分不填内容。五是在“学生生成问题”一行中,若学生有生成性问题则填写相关内容,若没有则不填写。生成性问题基本可以反映学生上课的状态,若学生能够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成性问题,则说明其课堂参与是有深度的,即在跟着教师进行相关思考并将教学内容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了联系。
参考文献
[1]夏雪梅.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