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贝多芬A大调变奏曲
2019-09-17耿萌
耿萌
【摘 要】贝多芬的变奏曲创作在变奏曲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的这首变奏曲创作于1796-1797年,是贝多芬的早期作品,对沃拉尼兹基的《森林精灵》中的俄罗斯舞曲为钢琴而作,又译名为“林中少女”,主调为A大调,主题部分后带有变奏曲12段。
【关键词】变奏曲;结构;主题;和声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2-0065-01
主题分析:分为A、B两个部分,A部分是一个两句体的乐段,为主要主题的呈示部分,a乐句前两小节为主题动机,后两小节为副主题动机,前后为并列结构。使用A大调的主和弦为弱起和弦,紧接着由属到主明确调性,接D-D2-T6-T的进行。B乐句和声出现细微变化,为T-D56-T-D7-T-D7-T,相比之下多重复了属到主和弦的进行。最后回到a的再现部分,主题部分是典型的再现单二部曲式结构。
I:沿袭了主题的结构,采用装饰变奏的写法。前两小节主要主题部分旋律在强拍部分加入十六分音符和连线,旋律与低音声部交错开。副主题部分由后十六变为平均十六,更加入的6连音,使节奏更加紧凑。和声与主题部分相同,低音上方加入双音,使低音旋律听起来更加饱满。b乐句采用全新材料进行,以模进的方式级进下行,增强了结构内部的对比性。
II:A主题旋律部分织体发生改变,不仅使用了八度音程进行,旋律是由主题部分的中提取出的音符组成新的旋律部分,重音再次回到强拍上。低音声部装饰成一条十六分音符连绵不断的旋律流,B部分旋律采用三连音的形式,左手使用复调写作技法,两个声部结合起来近似于二声部的复调。
III:转到主音小调a小调上进行,a乐句由三度音程的交替进行,a部分与主题部分出现不同的变化,B部分右手十六分音符循环进行与左手八度的上行进行结合,与A部分形成对比。
IV:调性转回主调,A部分低聲部在原有的旋律上方三度加入中声部,使用复调写作技法。旋律部分加入七连音,这是左右手结合起来的华彩化发展,旋律织体更加增强了流动性。
变奏五、六是这首曲中最为抒情的变奏部分,不仅与之前的风格出现对比,更重要的是为接下来变奏的高潮部分做出很好的铺垫。
V:A部分低音与主题部分保持一致,采用八度的形式进行,a乐句时和声出现短暂的离调。旋律部分用密集的十六分音符连续进行,两个声部都使用了长的连音线,这样一来,较原本的主题旋律更加的丰富、婉转并赋予了纤细的表情,突出了抒情的素质。
VI:双手以单声部流畅的乐句连接为主,A部分的两个与句,旋律首先出现在右手,然后左手进行一次重复。B部分跳音也是先由左手的下行跳音转到右手的下行跳音,突出音乐的灵动性,增加趣味性。
VII:a小调,音乐色彩发生了变化,整个第八变奏通篇采用三连音双手快速跑动的形式将全曲推向高潮,与之前两个抒情的变奏部分形成对比。和声上与主题部分出现变化,在主调主和弦后第二小节使用向G大调的离调和弦,并在a乐句时也使用的相同的离调和弦,然后经k46-D7-t结束。
VIII:前两小节,将原型部分高声部的属音部分变奏八以一种固定的音的方式重现,而原型中的低音部分在变奏八中使用在了高声部的旋律中,双手颠倒并加以装饰。
IX:全曲最具特点的一个变奏,和声与变奏八相似,值得注意的是旋律所采用的织体发生了变化,打破了之前的强弱规律,给人不同的听觉感受,促进音乐的发展。三声部的织体,旋律部分在每小节重拍的部分使用双音下行,弱拍时使用属音的持续,如此交替进行,伴奏部分加入升7级音,伴奏织体在每小节强拍时加入跳音,配合旋律部分对重拍进一步地进行强调。
XI:a小调,色彩变的暗淡,采用四声部的写作技法,由于调性的变化,节奏和华彩性旋律的器乐化写法,使主题旋律较前几次变得更加模糊,和声与原型大同小异,a小调更突出于本身调性所带有的变化音升5,听起来与大调的原型大有不同。
XII:最后一个变奏回归到主题的原型部分,将原型进行简化后,使用原型高声部的旋律作为第十二变奏的旋律,中间加入中声部,使上下两个声部的单旋律进行听起来更加的丰满,再现之后进入尾声。
Coda:总结了全曲的音乐特点,对出现过的变奏旋律进行总结,先将原型部分的旋律放在低声部上进行,旋律部分在重拍的位置使用空拍,弱拍的地方加入跳音,既可以突出重拍时旋律的进行,又可以增强音乐的灵动性。歌曲自然过渡到结尾,使用单旋律的两组上行之后采用四声部复调的形式进行收尾。
总结:巴洛克时期的变奏曲曲式结构早已经定性为单二部曲式,这首贝多芬早期的作品使用的是非常典型的单二部曲式结构。采用了莫扎特键盘套曲的特色,在此基础上更加肯定了左手在钢琴上的重要地位,例如第四和第六变奏在左手的分配上几乎与右手使用相同的分量,采用了复调的技法。B部分开始,将双音的部分变化成复调形式,减轻力度再配上弱音记号,使得与A部分形成强烈的力度上的对比,这是贝多芬早期所形成的音乐特点,并在中后期一直沿用。在主调中间穿插了同主音小调的变奏,光明的大调和暗淡的小调转换自如,突出小调式中和声的音乐色彩。
综上所述,这首变奏曲体现了贝多芬早期创作时对左手的重视,突出力度上强弱的对比,大小调性上色彩的转换,以及慢板以及终曲变奏曲的应用上,此外还体现了贝多芬所使用的巴洛克时期就固有的和声变奏手法。
参考文献:
[1] 王吉利.贝多芬《c小调主题及32首变奏曲》的和声技法分析.
[2] 贺菁. 贝多芬钢琴变奏曲op14.no2变奏乐章的作曲技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