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传统知行观中知先行后、知易行难的理解

2019-09-17李东

西部学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

摘要: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探讨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主要有知行先后、知行难易等问题的探讨,对于知先行后、行先知后、知易行难、知难行易等观点都各有其适用的情况。在时间上,明确提出“知先行后”“知易行难”的观点比明确提出“行先知后”“知难行易”的观点为早。从现代科学视角审视知先行后、知易行难,亦有一定的合理性。在知行关系中,求知转化为求“真知”或“心知”,使知由易转化为难;行区分为“心行”和“身行”,“心行”可以直接调控人的行为,改变惰性,使行由难转化为易。

关键词:知行观;心知;心行;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B2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9-0125-03

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探讨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主要有知行先后、知行难易等探讨。知行先后问题就像“鸡与蛋先后问题”一样不易回答。“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所以不易回答,其原因之一是在回答后提问者会变换前提。如果回答先有蛋后有鸡(以同一个体的发育顺序为前提),提问者便会反问蛋从哪里来?(不同个体出现的先后顺序)因此,明确前提条件是必要的。关于知先行后、行先知后、知易行难、知难行易等观点都各有其道理,都各有其适用的情况,明确前提条件才能避免又是又非的现象。在时间上明确提出“知先行后”“知易行难”的观点比明确提出“行先知后”“知难行易”的观点为早。本文对知先行后、知易行难的合理性试做粗浅的分析。

一、知与行

“知”作为知识、认识来讲,是对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认知,包括:其一,自然事物的运动变化,其中包含人们的活动干预后的自然事物的运动变化,如鲧治水采取修筑堤防的方法,使水无归处,水害不息;其二,社会与生活活动,其中包含与个人密切相关的社会与生活活动,个人对这些活动产生了影响;其三,个人的心理活动,其中包含个人有意识的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调控活动。由此可见,“知”的对象是所有的运动变化,甚至自己的内心活动都可作为研究的对象加以观察分析,“行”不仅是躯体上的行为,也可以是心理活动的调控活动。“知”作为知觉来讲,感官先要接触而后感知。感官接触过程常伴有主动的行为活动:其一,感知行为,如观察社会与生活活动、考察河流仅是感知行为;其二,干预及感知行为,如参与社会与生活活动即是个人对社会与生活活动的干预过程,同时也是感知过程,再如参加堤防修筑即是对河流流動的人为干预过程,同时也是感知过程。

二、知先行后

北宋程颐较明确地提出了“知先行后”的学说,朱熹继承并进一步发挥了程颐的“知先行后”说[1]。朱熹明确地指出:“夫泛论知行之理,而就一事之中以观之,则知之为先,行之为后,无可疑者。”从现代科学理论来看,知先行后亦有一定的合理性。

(一)“知”作为知觉来讲,依据现代科学理论对知先行后的理解

从时间来看,人出生时就有与生俱来的非条件反射,如婴儿的吮吸反射等低级的反射活动。本能行为是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形成并经遗传固定下来的行为,如摄食、饮水等[2]322。本能行为也可以认为是以行为的形式遗传下来的“知识”,对于个体和种系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人出生后是通过身体的感知认识了这个混沌的世界,在触摸中认识了世界,儿童成为“一个人”的过程是从感知世界开始[3]。从空间来看,人类的认识范围,从地球到太阳系、再到银河系不断地向宏观扩大,从分子到原子、再到夸克不断地向微观深入,总体上人类认识世界的范围比人类活动的范围大。朱熹云:“如人行路,不见便如何行?”对于个人而言,在空间上,人的观察范围比人的身体活动范围大,观察总是在前。

(二)“知”作为知识、认识来讲,依据现代科学理论对知先行后的理解

系统论认为,一个系统是由许多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整体。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是理论思维的一种现代形式。它对某一具体系统的研究侧重于无序、非线性等方面,线性系统只不过是一部分简单非线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的近似[4]44。由于人脑机能的复杂性,知行模式是一种复杂的模式。一个人的以往各种经历为:X1?.?Xn,积累的各种知识为:Z1?.?Zn,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知—行—知的线性关系,个人的知行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网状模式,任何一次认识是与Xa?.?Xb,Za?.?Zb密切相关。系统论认为,系统具有动态开放性的特征。系统思维方式把所观察的系统都看作动态的开放系统[4]。“一个人只有依存在社会中才能称其为人,否则就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人”,对于个人,知识大部分来源于社会已有的知识。人脑的机能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输出,当以往的经历和积累的知识达到一定程度时,人脑可以对物体的形状进行重构,可以空间想象物体的运动的情况,可以推理判断得出未知事件的始末,个人对学到的知识可以举一反三,也可以得出新知。

最经济原理论认为,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广义代价趋于最小可能值[5]。就个体而言,以“先知后行”的方式行动做事消耗的资源较小。程颐说:“譬如人欲往京师,必知是出那门,行那路,然后可往。如不知,虽有欲往之心,其将何之?”现代丰富的图书资源、海量的网络资源几乎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所需的各种知识,各种网络交流平台使得所需信息的获取更加快捷便利,以“先知后行”的方式行动做事是主要的方式。

三、知易行难

《尚书》的“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已开古代知行关系之先河,是“知易行难”的最早表述[6]。知行难易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它不仅是谁难谁易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什么难?怎么由难变为易?

知行难易问题可以有以下两种提法:①是知难,还是行难?知与行本身是否具有可比性,比较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很难回答,无形的“知”与有形的“行”本身是难以比较的;②知是难、是易?行是难、是易?那么知与行可以分开提问,既然“知易行难”把两者放在一起提出,更强调的是由知到行难。另有一种观点认为,“行易知难”,那么也可以认为,由行到知难。由知到行难,主要原因是“知而不行”,那么由行到知的过程是否存在着“行而不知”呢?比如某人从做饭得出了做人的道理,如果没有得出,他不会知道自己是行而不知,如果知道自己是行而不知,那么这个做人的道理他也就知道了。假如弗莱明没有发现青霉素,青霉素抗菌的知识对他而言是未知的,那么他也不知道自己是行而不知,未知的知识是无法谈难与易的。在行动中会得到那些具体的“知”,如果不能提前预知,我们没有得出这些“知”,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是行而不知,难易也无从谈起。“知而不行”比“行而不知”更能够被觉察。个人通过历史事件或他人的行为活动也可以得出对自己而言的新知。如果个人只是“抽身世外”的观察社会与生活中的事件,个人的存在与否,对这些事件没有影响,这些事件仅是观察的对象。就好比观察天象,得出日月星辰的运行变化规律,日月星辰仅是观察的对象。由知到行可以是显性的,知能明显地在行中显现出来,现实中存在着许多“知而不行”“知行分离”现象的报道,值得引起关注。

四、知由易化难,行由难化易

(一)知由易化难

朱熹对“知而不行”现象给予了大量的关注,“知而不行”只是未真知,真知则必能行[7]。王守仁认为,真知必在于行,知而不行只是未知[8]。这样求知就转化为求真知,使得知由易转化为难。孙中山认为,“行难”容易使人不敢或不愿参加实践活动[9]。同样,“知”过难也容易使人望而却步,不敢或不愿追求真知。真知是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并且真实。许多真理性的认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谬误,过分强调真知,容易使人在已有的知识范围内原地踏步,不敢有较大的突破。

二程,即程颢和程颐,提出了区别认识过程中不同层次的范畴,即“常知”与“真知”。所谓“真知”,是指在自身经历、探索中所得到对某一事物的深刻的认识;“常知”则是指间接地通过他人传来的、流于表面的一知半解的认识[10]。“常知”可转化为“真知”[11]。一个具体的知识既可能是“常知”,也可能是“真知”,与认识的主体有关。“心知”更能体现出主体性,将“知”区别为“常知”和“心知”,可能更为合适。如何更好地学习知识,下面举一些例子:

1.深刻思考,领悟知识

书上说:“宇宙是无限的。”可宇宙真的是无限吗?黑格尔认为,有限自身的本性就是超越自己成为无限(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出的,超出有限即趋向无限)。黑格尔是在充分思考了有限才得出无限的,所以无限在黑格尔那里是深刻的认识。“无极”与“无极之外复无极”是不同的认知。

王守仁说:“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句话可以联系到生活实际去理解,有些人做了贪婪的事却没有愧疚之心,原因是“谁不自私?”即因为人是自私的所以我自私。觉得贪婪是天经地义的,这是以人性为理。人性是可以提升到“为善去恶”的程度,应以提升的人性为理。

2.突破局限,以知为乐

庄周说,“朝菌不知晦朔”“夏虫不可语冰”。这两句是说,朝生之菌活不到一天,连白天黑夜都不知道,夏天的虫子不可能和它们谈论冰冻的事[12]173。然而朝菌真的不能知道白天与黑夜吗?夏虫真的不能知道冬天的寒冷吗?他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清晨有明暗的变化,可以在思维中将明暗的变化延伸而接近光明与黑暗;夏天有凉热的变化,也可以在思维中延伸凉热的变化而知道寒冷。我们都知道什么是有、什么是无,可是我们真的知道什么是虚无吗?

3.以得求知,以失而知

《年谱》说,王守仁龙场悟道之时,“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意即王守仁在那段时间日夜都在静坐[13]。“静一”也可以得到知吗?

最近一次微风吹过我们的身体是什么时候?这个问题或许并不容易回答。微风随处可见,而我们却常常忽略了它的存在。同样,音调不变的微弱噪音,听时间久了,也常被我们忽略而听不见。越是随处可见、越是变化甚微的存在,越容易被忽略而不易被感知。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更好地感受清新的微风,只有放下繁华与喧嚣才能得到平和与宁静。知有两种知法,以得求知和以失而知,以失而知可以发现易被忽略的事物。王守仁早年追求朱熹的圣人之学,这是以得求知;王守仁龙场悟道,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可能是以失而知。贝克莱认为“存在即是被感知”。存在是能够被感知的,那种无处不在、永恒不变的存在是不能被感知的,既看不见也听不到,是没有意义的存在。

(二)行由难化易

王守仁认为,“行”不一定要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6]。“一念发动处即便是行”,“念念若行”,这是“心行”[14]。因此,可以将“行”区别为“心行”和“身行”。《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产生和表现主要有下列四种情况:①产生了喜怒哀乐,不节制地表现出来;②产生了喜怒哀乐,有节制地表现了出来;③产生了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④原本能产生喜怒哀乐却没有产生。经常能由③做到④,则不见“身行”,只是“心行”。同样,时常产生贪念还未贪,做到了不产生贪念,也是“心行”。以人的思虑为例,思虑的开始为“起”,思虑的结束为“止”,由一种思虑转为另一种思虑为“转”。夜晚躺在床上休息时,还在思考工作中的问题,此时要快速发出“止”的命令;坐在椅子上,长时间地心无杂念或长时间地幻想而工作中的问题还有待思考,此时要快速发出“起”的命令;坐在椅子上,沉思生活中的事而工作中的问题还亟待思考,此时要快速发出“转”的命令。以上例子均看不到身体上的行为。同样,“起”“止”“转”,也可以用在行为上,如迟迟不能离开家门去上班,此时要快速发出“起”的命令。“一念发动”要经过长期的修习强化,甚至在内心世界强化出一个“管理者”。

“心行”是不是仅是一种心理活动?形象地说,在人类之初,原始人尚不能将自己和自然世界区分开来,而后渐渐能够把“人”作为一个“类”同自然界分离,进而逐渐产生了“人类”的意识。人产生于自然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样,在内心世界强化出一个“管理者”,它也是内心世界的一部分,是人的心理活动。“一念发动”只有经过长期的修习强化才能称之为“心行”,否则,仅是心理活动。“心行”可以改变内心世界的活动状态,有利于个人的行为,强化出的“管理者”也可以直接调控人的行为,改变惰性。

“心行”是不是总是有益的?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这可能是由于在感觉上,从事事物物中得出来的规律又不依赖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而存在,容易出现“空不见物”的感觉;还可能是由于过长时间的关注自己的内心而出现的感觉,再好的良药也要阶段性的使用,再好的修习方法如“克己内省”,也要阶段性的进行,回归自然不要强求改变自己,利用人体的自我平衡能力,纠正修习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五、结语

对于“知行观”不仅要注重这个古代哲学理论的本身,更要注重它在實践中给予我们的启示。北宋程颐较明确地提出了“知先行后”的学说。就个体而言,以“先知后行”的方式行动做事是主要的方式。“知易行难”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命题,现今广泛存在着“知而不行”“知行分离”的现象。在知行关系探讨的过程中,求知转化为求“真知”或“心知”,使得知由易转化为难,使人们更加注重知;“心行”可以改变内心世界的活动状态,有利于个人的行为,“心行”的修习方法也可以直接调控人的行为,改变惰性,使行由难化易。

参考文献:

[1]张洪波.中国哲学史上知行观的论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姚泰.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朱姝.基于梅洛—庞蒂具身现象学的儿童心理发生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4]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昝廷全.系统经济学的对象、内容与意义[J].经济学动态,1996(10).

[6]李延平.中日阳明学“知行”范畴比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4).

[7]东方朔.“真知必能行”何以可能?——朱子论“真知”的理论特征及其动机效力[J].中国哲学,2017(3).

[8]秦泗岩.王守仁“真知必在于行”说的伦理学意义及启示[J].学术交流,2015(5).

[9]李天敏.孙中山的知行观述评[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5).

[10]朱忠明.二程的真知与常知、积累与贯通[J].中州学刊,1986(5).

[11]杨祖汉.朱子学与阳明学的会通[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12]雷仲康.庄子[M].辽宁: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

[13]赖先忠.论龙场悟道的悟道方式[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14]余海.论王阳明对“禅”的吸收与排斥[J].新东方,2006(2).

作者简介:李东(1979—),男,河北徐水人,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教师,硕士。

(责任编辑:李直)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与《实践论》中的认识方法问题探析
供热工程与热源教学中“知行合一”探索与实践
“知行合一”的精诚德育探索
论课内学“知”课外导“行”
独立院校艺术类毕业实习与校企合作改革的研究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既晓之以理,又导之以行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创新教学应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