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2019-09-17董淑霞

读写算 2019年15期
关键词:威信信心爱心

董淑霞

摘 要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应多了解学生,讲究方法、悉心指导,这样班级才会焕发生机,出现“班风正、学风浓、学生综合素质高”的可喜局面。

关键词 小学;班级管理;威信;信心;爱心

中图分类号:G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5-0071-02

学生是班级的细胞,而班主任则是班级的组織者、领导者、教育者、引导者和管理的实施者、服务者。班级面貌的好坏,与班主任的管理艺术、工作经验和责任心有直接的关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如何进行班级管理。

一、班主任要树立威信但不过度威严

古人云:“有成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几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有威信的教师,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使工作事半功倍,具有很高成信的班主任,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记得,刚接一个班时,师生之间还不熟悉,当第一次同他们讲话、上课,他们的注意力是那么集中,布置的任务是那么顺利地按时完成,这说明学生都想进步,都想在老师面前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时,他们也不知不觉地洞察老师的言行,基于这一情况,我特别注意在各项活动中发挥自身特长,去“征服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老师是他们的良师益友。同时要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感染学生,在工作中注意言行一致,与学生相处做到言而有信,实事求是。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提出适合其特点的要求。在学校、班级所定的制度更要坚决执行。针对不同性格、性别、气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胆大脸厚”的可当众批评教育,自尊心强的则要个别谈心,属学生隐私的还要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我们的培养目标才能得以实现。但是,有的班主任在工作中打动不了学生时,往往把握不住尺度,专横独断,通过高压手段企图让学生害怕、屈服自己。过度威严迫使学生处于被动和绝对服从的地位。他们还表现在班上的大小事,班主任一人说了算,从不征求班干部意见。对犯错误的学生严厉斥责、不容争辩,以此强化自身威信让学生敬畏。这种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常常会造成师生间的隔阂,切断了师生交往的钮带。学生只好对班主任关闭心扉,敬而远之,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班主任既要通过正确渠道,树立自己的威信又要把握好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火候,真正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在该严时,爱在细微处,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威信。

二、充满信心但不过高期望

作为班主任,要树立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不仅对教育事业要有信心,对自己的工作有信心,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有信心。学生有极大的可塑性,学生的进步与退步、品行的良否、能力的高低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有很大关系,只要方法得当,教育是能成功的。对学生有信心主要表现在要充分信任学生,特别是对后进或犯过错误学生更要有信心,给予充分信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转变。我班上有一名学生,不仅基础差,学习习惯差,而且爱迟到……多次找他谈话并帮助他客观分析自身优点和不足,说明老师对他的成长和进步充满信心,还把教室的钥匙信任地交给他,该生便一改往日的做法,上课认真听讲、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的质量明显提高,作业及时上交,最突出的表现是他不再迟到,学习成绩提高很快。当然,对学生充满信心,并不等于全部放手,也不能过高的期望,作为班主任如果完全忽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差别,强求学生接受老师过高的期望,则是一种偃苗助长的行为。部分学生始终品尝不到成功的满足与喜悦,进而产生自卑心理。因此,要由基础定起点,由现实定目标,只有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果子解渴,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努力,若目标太高,则会使人产生挫折感,失去信心。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既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又不能对学生有过高期望,要从实际出发,灵活机智地因材施教,才能担负起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社会人才的重任。

三、悉心教育但不过细指导

面对被喻为祖国未来的学生们,班主任的工作任重道远;教育好学生班主任责无旁贷,而能否做好班主任工作,关键在于教师的敬业精神。只要我们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对学生悉心教育,坚持做到工作中以“勤”字当头。首先应是勤于思考。班主任要勤于了解学生情况,勤动脑想班级的事情,更要勤动脑寻找比较好的教育契机和方法措施来教育管理学生。其次,要勤于疏导。要求班主任有一张婆婆嘴。要经常表扬先进,指出问题,以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学生,还要经常找学生谈话,个别疏导。对学生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感情,双方都受益匪浅。再次,勤于调查。班主任不是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军,而只是几十个孩子的“孩子王”,这就決定了当班主任不能运筹于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只有和学生在一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接触到学生的真实思想。因此,班主任要勤下班级看看,无论是自习、课间操还是其它活动。同时还要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与各科老师联系要勤,真正架起一座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互相配合、共同提高的桥梁。在工作中以“勤”字当头,才是当好班主任的最有效途径,但又要把握“勤”的度,不能对学生的生活加以过细指导。想起我初任班主任时,每天起早贪黑,严格盯班,班级工作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久而久之,学生依赖性强缺少创造性,自我管理能力极差。发现问题后,我本着一个原则:

学生能干的事,老师绝对不干。班级各类事项交代学生负责管理,而班主任站在幕后,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对班委会工作鼎力相助。慢慢地,学生们遇事主动去做,积极性、创新意识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培养。因此,班主任既要以班为家,以教育好每个学生为已任,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悉心教育学生但不能对学生过细指导,以免使学生形成依附人格。

四、培植爱心但不过分关心

“现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曾给我们最为可靠和有用的知识之一,便是使人们相信“爱”与“被爱”如同饮食起居一样是人类的天性。”尤其是小学时期儿童每天在学校占用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个性不够稳定成熟的他们离开父母、家庭来到陌生的环境,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这是爱心培植的依据。班主任在工作中若能用爱心去征服学生的心,用爱去唤醒学生的感知,对学生的成功与失败皆以诚相待,以父母、以朋友身份相交,必能拉近师生关系,增强教育感化的力量。我班级有一个“让人爱不起来”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好打架、搞破坏……不良习惯特别多,开始跟他耐心谈心,但对方仍听不进去,并有时会顶嘴,这些举动使我感到:该生不理解老师的爱心。从此我改变了教育方法,由一味的批评改为适时表扬他细微的进步或微弱的闪光点,并安排他协助班长管理班级纪律。在这个过程中,我和他主动交心,交朋友,让他领悟我对他的爱心,逐步改变恶习。可见,只要我们以真诚的爱心去面对工作,面对学生,尽管工作尚不够尽善尽美,但确已尽心尽职,就没有解决不了问题。但是,有些班主任对“爱心”理解很肤浅,认为只是在学生生病期间,或生活有困难的特殊情况下偶尔一显“师恩”,我认为那不是爱心的真正含义。同时过分的关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误区,有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大事、小事都操心。例如:天冷了,叮嘱学生多穿衣服;生病了,送水送药;受了挫折,立即安慰……总之,酒向学生都是爱,这种过分的关心和爱护,更加强了学生在家庭中以自我为中心,滋长了学生贪图安逸,不会吃苦。我认为,班主任不能温情地剥夺学生接受生活考验的机会。相反,要利用各种契机,让学生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独立照顾自己,不断磨炼经受风雨袭击后的顽强意志品质,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总之,我认为班主任在各项工作中,要善于采取各种教育措施和技巧,充分发挥班主任角色的主导作用;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威信信心爱心
Should Students Wear School Uniforms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记战“疫”,树信心
爱心树(下)
神回复
微信vs威信
爱心
自画像
爱心的奉献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