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创新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路径

2019-09-17曾勇

读写算 2019年15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高中体育新课改

曾勇

摘 要 高中体育是学生全面发展自我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身体、心理素质两个方面,在确保学生锻炼身体的同时,不断健全学生的人格与心理素质,这对于学生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基于新课改背景下,来创新高中体育教学模式是所有体育教育工作者所应探讨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体育;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5-0005-01

高中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在这一时期产生明显的变化发展,中学体育课程对学生这两方面的变化都有着重要的正向引导作用。一方面,高中生面临着考大学的重压,学业繁重常使学生容易陷入紧张的心境中,通过体育锻炼能够很好地释放学习压力,促进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全面锻炼能够促进他们身体各种机能的正常发育,在停止生长前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身体向更高水平和素质发展。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首先,体育与智育冲突明显。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心理智力和身体生理成长发育的最佳阶段,也是青少年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期。但在这一阶段里,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学校和教师也在围绕着高考而开展高中阶段的教学工作。这就导致了体育和智育的冲突,因为体育课不是高考的必考科目,文化课则是高考的重中之重,所以很多高中的体育课被安排得很紧张,有的甚至直接被划给了文化课。其次,体育课教学结构单一,缺乏灵活性。体育课不仅是高中生强身健体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调节学习和生活压力的重要渠道。丰富完善的教学项目能帮助高中生充分释放自身的压力,同时获得身体上的锻炼。但是,当前高中体育课程项目千篇一律,对高中生来说缺乏新鲜感,几乎体育课都是从跑步开始,以热身结束,中途学生能够参与的就是篮球、乒乓和羽毛球等,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单一化的体育项目,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难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二、新课改下创新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路径

(一)还课堂给学生。虽然体育课和文化课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很多体育老师在授课时却选择与文化课相同的教学方式,即单方面根据一堂课的教学训练目的来指导学生重复训练,提供给学生的训练项目也非常有限,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导致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持续消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严格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训练项目的选择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想要开展的训练项目,教师只需要在教学开展中注意指导和保护即可。这种自主学习模式,考虑了不同身体状况和爱好的学生的不同训练意愿,通过灵活化、自主的方式顺应了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注重因材施教。高中生的发展不是平均均衡的发展,他们的身体发育状况和适宜开展的体育训练都有很明显的区别,新课改精神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使教育教学更具有效性和针对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充分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注重因材施教,照顾到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的不同体育需要。一方面,要考量每个学生的运动水平来制定适中的训练强度,体现差异化的教学,对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鼓励他们自主探究学习,而对水平较弱的学生则应注重加强指导。另一方面,要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在开展教学前让体育委员收集学生的身体信息,有无疾病和不适,对不能正常开展运动的同学可以组织学习理论知识,对身体较弱的学生注重体能训练,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

(三)鼓励合作学习。在高中阶段,每个班上总會有那么几个运动能力较突出的学生,体育老师除了让他们担任课代表外,还可以开发以这些学生为中心的小组体育学习。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组成人数较均衡的兴趣小组,由这些运动能力较强的同学为小组长,让小组长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和领导能力;其次,每节课可以让不同的同学分享自己在运动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探讨,从而在合作探究中发现正确的体育锻炼知识;最后,通过小组合作,让能力突出的同学带领运动能力差的同学一点点进步,既减轻了教师的压力,也可以在小组的交流沟通和学习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逐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三、结束语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的教学对任课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来说,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必须摒弃过往重理论、少项目的教学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探索更具教学实效性的方法。教师要清楚认识到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显著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在教学中注重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课堂于学生,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多层次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积极启用能力突出的学生带领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来说,要主动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一方面不能单纯地认为体育课就是玩乐,要有强身健体,促进自我全面发展的意识;另一方面,学生要有意识地在体育课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尽量尝试不同的体育项目,展示自己在运动方面的天赋。最终实现师生良性互动、生生之间积极合作的高中体育课堂,从而在新颖的教学模式中树立起终身体育意识,增强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素质,让学生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明.新课改下高中体育创新教学模式探究[J].魅力中国,2017(36).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高中体育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