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开放性骨折并发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预后效果分析

2019-09-17龚秋云黄雪平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2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血糖糖尿病

龚秋云 黄雪平

[摘要]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开放性骨折并发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及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诊治的86例开放性骨折并发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先后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3例,分别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与基础护理干预,观察最终的护理效果。结果 术前两组血糖比较,基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后空腹血糖、术后餐后2 h血糖和血糖波动,观察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97.67%显著高于参照组83.72%(χ2=4.96,P<0.05);对比两组患者腹胀、腹痛、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4.65%显著低于参照组20.93%(χ2=4.77,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控制开放性骨折并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开放性骨折;糖尿病;血糖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6(b)-0150-03

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环境下,会危害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功能。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开放性骨折,如果在术后不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极易发生感染,影响手术效果[1]。该研究选取该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诊治的86例开放性骨折并发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现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诊治的86例开放性骨折并发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2]:①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均符合开放性骨折的诊断标准;③所有患者都给予手术治疗;④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心肝肾障碍及认知障碍病患。按照先后入院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范围:51~75(61.32±3.47)岁;病程:1.0~8.2(3.19±1.35)年;骨折部位:21例小腿、19例股骨干、3例足踝部。参照组43例患者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范围:53~74(60.98±3.28)岁;糖尿病病程:1.1~7.9(3.03±1.29)年;骨折部位:21例小腿、20例股骨干、2例足踝部。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开放性骨折部位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所有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述糖尿病、开放性骨折的相关知识,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②遵医嘱治疗:严格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按时进行各项检查和药物治疗;③血糖监测:按时进行血糖检测,密切关注血糖的变化,控制好血糖;④环境创设:营造一个舒适的病房环境,注意通风,保持空气的清新;⑤饮食指导:降低含糖食物的摄入量,做好营养搭配,保证机体所需[3]。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再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①分析健康状况:从患者入院开始给予跟踪式健康评估,掌握患者的病情、饮食、病史等信息,进一步做好疏导工作。②心理干预:针对患者出现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医护人员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预防情绪过度引起神经兴奋,造成血糖升高;而且有效的心理疏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加强沟通和交流,提高配合度。③饮食干预:术前以高蛋白、低热量的食物为主,规律饮食;术后以高纤维食物为主,促进胃肠道蠕动,降低便秘的发生。④预防低血糖:控制血糖的同时也要注意低血糖的出现,让患者留意自己的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心悸、冷汗或手抖的情况,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⑤预防并发症:术后要预防腹胀、腹痛等并发症的发生,还有注意长时间的卧床休息,要预防感染和压疮[4]。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术前血糖、术后空腹血糖、术后餐后2 h血糖和血糖波动;②对比两组病患的满意度(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③对比两组病患腹胀、腹痛、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评价标准

①血糖评价标准[5]:空腹血糖正常值4.4~6.1 mmol/L,餐后2 h血糖正常值5.0~7.2 mmol/L。②满意度评价标准[6]:采用满意度调查表,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85分,满意66~84分,不满意≤65分。

1.5  统计方法

该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组间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控制情况对比分析

术前两组血糖比较,基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后空腹血糖、术后餐后2 h血糖和血糖波动,观察组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满意度对比分析

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97.67%(42/43)显著高于参照组83.72%(3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P<0.05),见表2。

2.3  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分析

对比两组患者腹胀、腹痛、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4.65%(2/43)显著低于参照组20.93%(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几年,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临床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为胰岛素,坚持长期的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糖[7]。糖尿病病人身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环境下,容易导致骨质疏松,一旦发生意外摔倒等情况,出现开放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是创伤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见的治疗手段为手术,但是,开放性骨折并发糖尿病会由于血糖高,导致切口容易感染,且不易愈合[8]。因此,以往針对开放性骨折并发糖尿病患者给予基础的护理干预,主要是从健康教育、遵医嘱治疗、血糖监测、环境创设及饮食指导等方面进行干预,但是效果不理想,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且患者的满意度不高。

该研究选取该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诊治的86例开放性骨折并发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预见性护理的目的就是关注患者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保证患者的安全。该研究中,预见性护理通过分析健康状况,进行心理干预、饮食干预、预防低血糖及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该研究的结果表明:术前两组血糖比较,基本无差异;术后空腹血糖、术后餐后2 h血糖和血糖波动,观察组显著低于参照组。另外,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97.67%显著高于参照组83.72%。此外,对比两组患者腹胀、腹痛、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4.65%显著低于参照组20.93%。因此,开放性骨折并发糖尿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十分显著,有效控制了患者的血糖,促进患者尽早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控制开放性骨折并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琨,徐爱花,宋焕芳.预见性护理在开放性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24):104-106.

[2]  郝丽,牟旭娜.预见性护理措施对开放性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预后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8,3(6):162-164,182.

[3]  方丽萍.预见性护理措施对开放性骨折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预后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7):164-165.

[4]  方妙娟.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5):185-187.

[5]  曹娜.老年开放性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常州实用医学,2016(5):334-336.

[6]  陈霞.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4(23):130.

[7]  王晓华.预见性护理对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依从性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5(5):203.

[8]  钟红华.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3):160-161.

(收稿日期:2019-03-27)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