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语“鬼”字的隐转喻认知研究

2019-09-17梁楚琪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1期
关键词:转喻粤语隐喻

基金项目:本项目获2019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编号:YCSW2019122。

摘  要:汉语中“鬼”字的用法经过不断发展,其语义也从基本义上逐步演变。其中,粤语的“鬼”字也继承了汉语中的语义用法,带有粤语片区的地方文化特色。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切入,分析粤语“鬼”字用法中蕴含的隐喻与转喻认知方式并揭示其所涉及的认知机制,为研究粤语乃至汉语中“鬼”字及“鬼”族词、俗语等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鬼字;粤语;隐喻;转喻

作者简介:梁楚琪(1992-),女,广东佛山人,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1--02

一、引言

“鬼”作为一个有着一定文化内涵的汉字,已有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方面的研究。其中,羅洁清(1998)[1]从语用的角度研究“鬼”字的用法;陈波(2003)[2]从语义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探讨“鬼”字;张君(2011)[3]从隐喻的角度的分析过现代汉语含“鬼”的词语以及跟日语的对比等等。这些研究大多只从语义、语用、历史、文化的角度来分析“鬼”字,且系统性不强。隐喻分析也大多只从修辞的角度切入,从“鬼”字范畴化语义演变的认知角度研究相对较少,围绕其理据研究较为缺乏。其中,以此角度对粤语里“鬼”字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粤语是中国汉语里的七大方言之一,有着复杂多样的词义。粤语里的“鬼”字在普通话的基础上延伸出了更丰富的用法,体现了独特的岭南粤语文化和不同的认知,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鉴于此,本文拟从认知的角度对粤语“鬼”字隐转喻展开研究分析,揭示其使用所涉及的认知机制,为分析粤语乃至汉语中“鬼”字及“鬼”族词、俗语等方面提供借鉴。

二、粤语“鬼”字的隐喻认知分析

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到,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体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体。隐喻是一种认知活动,在人类的范畴化、概念结构、思维推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隐喻中涉及到两个概念域A和B。理解概念域A是基于理解概念域B之上的,通过认知和推理,B中的一个或部分特征通过映射被作用到了A上,使得A获得了B的某一或某些相关特征。当然,在映射过程中两者具有互动关系,A受到B映射时是有选择的,此时语句便产生了隐喻义。粤语中的“鬼”字也存在隐喻的用法,比较常用的有“人是鬼”的概念隐喻。该概念隐喻是基于人和鬼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性而形成的。在“人是鬼”的概念隐喻中,人是本体,鬼是喻体,鬼的一个或部分特征通过映射被作用到了人身上,使得人获得了鬼的某一或某些特征。例子如下:

(1)点解距讲野果阵好似鬼食泥咁架?(为什么他讲话的时候像是鬼在吃泥一样?)

“鬼食泥”在粤语中用来形容一个人讲话含糊不清絮絮叨叨、啰啰嗦嗦,表达不清晰。在古代的民间传说中,据说当一只鬼在吃泥土时会发出奇怪的声音,听起来非常含糊。鬼的这种行为特征通过映射作用到了人身上,使人也获得了此特征。因此,“鬼食泥”便用来描述一个人说话时像是鬼在吃泥一样,声音奇怪且含糊不清,以至于引起别人的困惑不解。

(2)你咪成日跟住我啦,成只吊靴鬼甘。(你别总是跟着我了,像一只吊靴鬼似的。)

“吊靴鬼”是跟屁虫的意思。字面义是一只吊在别人鞋上的鬼,别人走到哪跟到哪,当人回头的时候,吊靴鬼又利用自己非常迅捷的速度,躲开人的视线。有的时候吊靴鬼喜欢恶作剧,向人的脖子和耳朵吹凉气,或者发出“啪啪”的脚步声,使人感到十分害怕。“吊靴鬼”的这种行为特性映射到了人身上,因此,便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总是鬼鬼祟祟、悄无声息地跟在别人后面。

(3)距无端端行出嚟吓我,我比距呢只摄青鬼吓亲啊!(他无缘无故走出来吓我,我被他这只摄青鬼吓到了!)

“摄青鬼”用来形容一个人突然间跳出来,吓人一大跳。相传“摄青鬼”是一种法力高强的鬼,人见人怕。因此,“摄青鬼”可用来指代一个具有此种行为特征的人。

(4)我想两点零钟, 借你架车呀,借埋你,充住下大头鬼!(我想在两点多的时候借你的车,顺便也借用你一下,充当大头鬼!)

“大头鬼”用来形容一个人很富有。“大头鬼”字面义是头很大的鬼,此处“大”可延申理解为“富”。“大头鬼”的“大头”之特征映射到人身上就演变成了“富有”,因此“大头鬼”便可形容一个人非常有钱这一特征。

(5)距写噶字好似鬼画符甘,我睇唔明。(他写的字很潦草,我看不懂。)

“鬼画符”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字迹潦草。相传鬼画的桃符或咒语非常潦草难懂,胡乱涂抹,此特征投射到人身上,便可形容人的字迹潦草难认。同理,还有以下例子:烂赌鬼(形容有赌瘾的嗜赌如命的人)、缺德鬼(形容缺德的人)、孤寒鬼(形容吝啬的人)、冇胆鬼(形容胆小的人)、猪油鬼(形容做事慢吞吞的人)、走鬼(到处走动的小贩)、哗鬼(吵闹的人)、衰鬼(坏人)、傻鬼(傻傻的人)等等。

三、“鬼”字的转喻认知分析

转喻是指在同一个ICM(理想化认知模型)之内表述和理解“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知现象。王寅(2007:238)认为,转喻主要是基于对各种“事件域”体验和认知之上形成的,他进而提出了“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简称ECM)”的分析方法。ECM可用于解释诸多现象,其中包括词性转换、词义变化等。本文尝试在ECM下列举部分例子来说明粤语“鬼”字的词性转换、词义贬降、词义扬升等词义变化方式。

3.1 “鬼”字的词性转换

由于ECM强调了事件行为的转喻性,要素的层级性,这就能很好地解释词性转换(Conversion)(王寅,2007)。“鬼”字在粤语中的词性由其名词本义逐步延申为代词、形容词、副词等。见以下例子:

1. 作无定代词,表“谁,哪个”。例子如下:

(1)咁贵嘅嘢,鬼先至买咯”(这么贵的东西谁会买。)

(2)距日日呢埋系自己间房度,鬼知距系度做乜咩。(他天天躲在自己房间里,谁知道他在干嘛呢。)

(3)咁危险嘅地方,鬼去咩。(那么危险的地方,哪个去啊。)

如把与“鬼”相关联的事情如“迷信鬼神”看作是一个事件域,里面可包含一系列子行为如烧香拜鬼神、祭祀、占卜等,以及相关事体如人、各种形式和特征的鬼、香烛及其他工具等。以上三个例子中的“鬼”字是在其名词本义“人去世后能离开躯体而存在的灵魂”的基础上延申的无定代词,可用来指代整个迷信鬼神事件域,在句中作主语,含有否定义,“鬼知(道)”是指“没有人知道”的意思。因为在中国传统的鬼魂意识中,鬼是无所不知的存在,人类不知道的东西鬼也会知道,所以人们才用“鬼知道”这种形式来表示一种强烈的否定,强调某件事没有任何人可以知道这一事实。

2. 作副词。

(a)起加强语气作用,意为“很,非常,如此,那么”。例如:

(1)我地班个英语老师鬼甘靓。(我们班的英语老师非常漂亮。)

(2)今日天气鬼甘好,不如我地去爬山咯?(今天的天气非常好,不如我们去爬山?)

(3)点解楼下甘鬼吵噶?(为什么楼下那么吵?)。

(b) 用以表达情感。例如:

(1)今晚加班,唔鬼同你去玩啦!(今晚要加班,不跟你去玩啦!)

(2)甘突然先同我讲,真系比你激鬼死啊!(这么突然才跟我讲,真被你气死了!)

(a)中的“鬼”字可放在形容词之前或之后用以加强语气之用;(b)处的“鬼”字可用在动词的前或后以表达和加强情感作用,这是基于鬼的“无所不知”及“神秘莫测”整个ECM里的一个部分要素,正因为鬼具有无所不知及神秘莫测的特征,显示出了其法力高超的厉害程度,也同时具有了人的情感,因此鬼字进一步转化为程度副词,用以加强语气和表达更强烈的情感。

c) 过去式的标志,表达过去发生的事

(1)个蛋糕比距一個人食鬼晒了。(那个蛋糕被他一个人吃光了。)

(2)场波早就踢鬼完了。(那场球赛早就踢完了。)

这一喻义也是由上文提到的“神秘莫测”这一语义范畴延申开来的,是该ECM里的部分要素。“鬼”在人们眼里总是行踪飘忽不定,能够瞬间消失的,这就可用来指代消失了的事物及过去发生的事,表达“消逝及已经过去”之意。

3. 作形容词,表恶劣的、不好的、狡猾的、不正当的。例如:

(1)呢啲甘噶鬼地方,有咩好玩啊!(这种鬼地方,有什么好玩的啊!)

(2)唔知距今次又想打啲咩鬼主意。(不知道他这次又想打什么鬼主意。)此处是鬼字之本义“万物的精灵、鬼怪”下延申出来的语义,指事物属性恶劣的、糟糕的。“鬼”字作为其中一个要素,变成了形容词,指代了事物的属性。

3.2 “鬼”字的词义贬降

词义贬降指词义转坏,从原来的“褒义”或“中性”降为“贬义”。比如,在古汉语中“臭”的本义是“气味”,均可指香气秽气,为中性含义,在《易经》中就有“其臭如兰”的说法。据资料记载,自战国之后,“臭”就逐步用来表示“秽气”了,词义发生了贬降现象。粤语中的“鬼”字也有同样的情况。

“鬼”源于宗教祭祀活动,指头戴恐怖面具扮演死去的人或其他怪物精灵的巫师,是一种现实的存在,人们对巫师多是敬畏的态度,所以,最初“鬼”字本身并无明显的褒贬色彩。但由于祭祀活动多与死亡和灵魂有关,人们便在认知上,渐渐把“鬼”的字义贬化。对人的詈称、蔑称:懒鬼、小气鬼、鬼仔、日本鬼、番鬼、冇胆鬼、傻鬼、憨鬼、孤寒鬼、失魂鬼等。这些带有“鬼”字的词语都带有不同程度的贬义色彩。

3.3 “鬼”字的词义扬升

词义扬升指原来含有“贬义”或“中性”的词扬升为“褒义”的词,例如古汉语中的“置”有“搁置”和“弃置”二义,搁置还可引申为设立,现在多用其积极意义的“设立”。词义扬升指原来含有“贬义”或“中性”的词扬升为“褒义”的词,粤语中的“鬼”字也存在词义扬升现象。由原来的中性义延申为褒义,可与褒义形容词连用表达赞扬之义,例如:

(1)佢份人好盏鬼,讲嘢风趣又幽默。(她为人很古灵精怪,讲话既风趣又幽默。)

(2)佢讲古仔好生鬼,大家都听到入晒神。(他讲故事很生动,大家都听得入神了。)

(3)鬼马啦你!竟然知道我电脑噶密码?(你很机灵啊,竟然知道我电脑的密码?)

(4)有野咪直接讲咯,大家老友鬼鬼,使乜甘客气。(有什么直接说就行,大家都是好朋友,不用客气的。)

以上“鬼”字的词义扬升的用法其实同样也是从“鬼”字的“聪慧”之义扩展到其他褒义色彩之义,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古灵精怪、风趣幽默、俏皮可爱等。

四、结语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总结并分析了粤语“鬼”字用法的隐转喻。在隐喻用法中,分析了粤语里的“人是鬼”的概念隐喻,这是在人和鬼之间存在众多相似性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总结出了鬼的一个或部分特征可以通过隐喻映射被作用到了人身上,使得人获得了鬼的某一或某些特征。在转喻的用法中,运用了ECM来分析粤语“鬼”字的词性转换、词义贬降、词义扬升等词义变化方式,发现了随着词义与人们认知的不断转变,粤语“鬼”字的褒贬色彩也日益明显。由于粤语“鬼”字的用法相对复杂,本文的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罗洁清.“鬼”字的用法与鬼魂崇拜[J].殷都学刊,1998(3).

[2]陈波.“鬼”字用法的发展及对汉语词汇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张君.现代汉语含“鬼”词语词义的隐喻分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11(3).

猜你喜欢

转喻粤语隐喻
粤语学堂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粤语对话庄文强 如何平衡双雄故事
优雅古风与经典流行的全新演绎 童丽《粤语十大金曲Ⅱ》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幸福的认知解读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汉语转喻分类研究
转喻视角下汉语中人体习语的研究
基于原型范畴和隐喻转喻认知的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