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阵型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019-09-17杨有慧
学校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建设,每所学校都有着带有学校文化烙印的教师队伍。南京市海英小学是一所四校合并的学校,共有64位教师,除了50周岁以上教师6人、“90后”教师2人之外,其余56人均为30~49岁的教师,其中40~49岁有36人。学校教师整体年龄偏大,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年龄结构。这样的结构有其优势,就是大部分教师是成熟的经验型教师,能够独当一面;而弊端则是这部分教师多有了职业倦怠,教学墨守成规,不求突破,队伍缺乏活力。如何激活每一个人的工作热情,改变这种状况?自然界雁群飞行的智慧给我校教学团队建设以新的灵感与思路。结合雁群飞行的三大特点,我们进行了雁阵型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多元雁阵的教学团队
大雁飞行是动物界团队合作的一个典范,其飞行时有一个特点最明显,那就是队形独特。群雁飞翔多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其中雏雁和弱雁一般飞在雁阵的中间,在其他成雁的助力下进行长距离飞行。借鉴雁阵的这一特点,我们对学校现有的教学团队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多元雁阵。
1.相对固定的教学团队,两种阵型兼而有之
(1)学科教研团队。我们对各个教学团队的人员进行了组合和调配,依据任教学科将全校教师编入语文大组、数学大组、综艺大组。在教学校长、教导处的统领下,各教研大组形成目標共识,采取有力举措,实现齐头并进,形成一字斜阵。在三大团队内部又有若干备课团队,各备课团队在教研组长的统领下,形成一字斜阵,实现共同发展。而每一备课团队则形成以备课组长为“领头雁”的人字阵,成熟教师是其中的“成雁”,青年教师则为“雏雁”。
(2)师徒互研团队。学校给35岁以下教师配备了1~2位骨干教师做师傅,一个师傅可以带两个徒弟。师徒互研团队每学期既有徒弟面向师傅的汇报课,又有师傅面向徒弟的示范课。学校一共组建18个师徒互研团队,形成一字斜阵。而在每一个师徒互研团队里,师傅自然就成了“领头雁”,成员排成人字阵。
(3)课题研究团队。学校的主课题研究时间一般为3~5年,在此期间,团队成员相对固定,形成以课题主持人为“领头雁”的人字阵,有一定研究经验的骨干教师为“成雁”,而研究经验不足的教师则为“雏雁”。
2.临时研究攻关团队,多排成人字阵
(1)专项攻关团队。如某位教师要参加区级语文赛课,为了帮助其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学校临时组建了一个研究团队。研究团队邀请本校语文学科的领军人物担任“领头雁”,其他成熟教师为“成雁”,参赛教师及青年教师则为“雏雁”,形成人字阵。比赛结束,团队自动解散。
(2)一稿多研团队。团队形成以教科室主任为“领头雁”的人字阵,师傅、骨干教师为“成雁”,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为“雏雁”。团队采取了“师徒先研、组内互研、校内再研”的研稿模式,帮助青年教师修改案例、论文,提高文章质量,使青年教师文章获奖率和获奖层次不断提高。研讨活动结束,团队自动解散。
(3)专题研修团队。我校设计了“周三面对面”的校本研修活动,语文、数学、综艺三个团队各选一个主题,如书苑漫步、课堂漫谈、生活漫话等,进行个性化展示。每个团队以展示汇报者为“领头雁”组建一个小团队,围绕设定的研修内容进行研讨交流,最后由“领头雁”教师在“周三面对面”活动上汇报。本次研修活动结束,小团队自动解散。
3.非正式教学团队,多排成人字阵
学校除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教研组长等“正式领头雁”,更有大量没有担任任何职务,但发挥着影响力的“非正式领头雁”。无论是有组织的听课、评课、赛课、教研活动,还是日常的探讨、辩论、质疑,都会有一些“非正式领头雁”影响着团队教师的想法与做法。他们或年龄大、资历深、经验足,或教学业绩突出、研究能力出众,身边的教师自发围绕在他们周围,形成人字阵非正式教学团队,在日常工作中随时研讨、共同进步。
二、相互借力的教学团队
雁群飞行的第二个特点是借力飞翔、团队飞行。雁群之所以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是因为这样飞最快最省力:雁群中后一只大雁能够利用前一只大雁羽翼扇动所产生的空气动力,使飞行省力。一段时间后,雁群中的大雁左右交换位置,目的是使另一侧的羽翼也能借助于前雁所产生的空气动力缓解疲劳。科学研究表明,由于能相互借力,大雁组队飞行要比单独飞行提高22%的速度、多飞70%的路程。
这一特点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因为学校成熟型教师比较多,他们不仅能实现自我发展,而且能像“成雁”一样,在借别人力量发展的同时也能助别人一臂之力。所以,在雁阵型教学团队建设中,应该形成团队精神,集聚团队智慧,加强团队协作,实现相互激发、相互借力、共同成长。
1.形成团队精神
我们倡导在关注每一位教师,尊重其主观愿景,唤醒其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形成有共同奋斗目标和价值观的学校群体精神,即雁群精神。在雁群精神的引领下,根据不同教师的自我意识、内在动力、发展潜能等个人特质进行整合,进而形成类型多样的教师团队。譬如,我校数学雁阵团队在组建团队时充分考虑了教师的年龄、教学专长、能力水平等因素,进行备课组优化组合。然后,以“巧妙设计追问研习单,将思维推向深处”为团队目标,采用“无墙式”研讨,即备课研课无“心墙”、走进课堂无“围墙”。每位成员都畅所欲言,毫无保留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改进自己的做法。在研讨与磨合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完成了从“自我意识”萌发向“雁群意识”觉醒的飞跃。
2.集聚团队智慧
为了让学科团队在日常教学中也能像雁阵飞行那样事半功倍,我们利用学科团队教研活动,将研究不断向前推进;同时也及时分享研究成果,让教师们能相互激发、相互借力。近年来,学校一直在开展“追问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追问课堂”以“追问”为切入点,以学生在学习全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主线,以师生追问、生生追问、小组追问等自主交流为主要的交互学习方式,形成基于学生需要的课堂结构:课前悦问、课中追问、课后留问。在“追问课堂”的研究中,语文学科各备课组根据年级特点确定了各自的研究方向,每一次教研活动均有主题和主讲人,如:夏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追问深思本”课前预习的结构化研究,研究出预学设计的基本要求;顾老师带领大家研究“追问课堂”的模式,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汇报借助“追问深思本”自主学习的成果,以多样的追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虞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个性作业的协同化研究,尝试把学科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协同起来,设计需要学生观察、参与、拓展的个性化作业。教研活动中,大家团结一心,在“领头雁”的带领下进行研究与实践,集聚团队成员智慧,实现团队协同发展。
3.加强团队协作
在加强单个教学团队建设的同时,也注重不同教学团队的相互合作,以实现团队间的优势互补、协作共进。比如,在準备“基于云平台的学程设计”区级展示活动的过程中,承担展示任务的语文团队的设想,要由信息技术团队来实现。在不断的沟通与磨合中,两个团队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出色地完成了展示活动。再如,在“周三面对面”校本研修活动中,让不同的团队就同一个话题开展专题研讨,一方面加深了团队间的相互了解,另一方面可以打开思路,让团队不局限于学科本位。
三、分布式领导的教学团队
雁群飞行的第三个特点是头雁不固定。当领头的大雁累了,会退到队伍的侧翼,另一只大雁会取代它的位置,继续领飞。这一特点与分布式领导理论“强调领导权力分布、共享和集体协作,提倡组织内人人可以是领导”的观点相契合。结合我校大部分教师是成熟的经验型教师的校情,我们希望通过雁阵型教学团队建设,形成人人都能成为“领头雁”的理念,创设人人都能成为“领头雁”的氛围,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成为“领头雁”。
1.组建临时团队,申报当“领头雁”
近年来,学校组建三个临时团队,分别进行“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基于实践的课例观察”“基于目标的质效反思”研究,让教师们自愿报名当“领头雁”。例如,李老师自主申报当“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研究小组的“领头雁”。在她的组织下,团队成员达成共识:学生已掌握的,教师不需问;学生未掌握的,教师追着问。最终,该团队的研究成果成为学校的备课要求:(1)设计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问题;(2)设计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3)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4)设计可供迁移、应用,激发生成、创新的问题。根据这些要求,教师们的教案内容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不但有教师问题的预设,有学生问题的呈现,还有对学生问题的梳理和整合。
2.“一月教学校长”,轮流当“领头雁”
学校开展了“一月校长”活动,每月推荐三名教师组成“一月校长”团队,其中一人担任“一月教学校长”,成为本月的教学“领头雁”。“一月教学校长”配合教学校长进行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管理,如听评课、查作业、质量分析等。“一月教学校长”一方面让一线教师人人都能体验一下当校长的感受,了解教学校长的工作,另一方面也锻炼了教师们的管理能力。
3.申报研究课题,自然成“领头雁”
学校倡导人人有课题。教师除了可申报省、市级课题之外,还可以申报学校承担的省、市级课题的子课题,或根据自己的兴趣申报校级研究课题。这样,课题主持人自然就成了“领头雁”,参与研究的人员就成了课题研究“雁阵”中的一员,从而形成一个团队。一个个研究课题的突破,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教学研究成果,更让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
4.充分发挥特长,主动当“领头雁”
在雁阵型团队建设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都“身怀绝技”,只要能激发他们的动力,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某些方面主动当“领头雁”。譬如,体育教研组的教师各有所长,在组长带领下,他们承担起了学校各项体育活动,并在各自学科领域中取得骄人的成绩:江老师,带领校长绳队连续三年获区第一名;王老师,带领射击队获市一等奖;徐老师,带领足球队获市二等奖;姜老师,带领田径队获市一等奖……当有某一方面的比赛或评比时,有此方面特长的教师主动担当起“领头雁”的职责,在其他教师的协助下共同完成任务。
雁阵型教学团队的建设,让每一位教师都自觉参与到团队活动中来,不仅能跟上团队发展的步伐,还能成为某个团队的“领头雁”。雁阵型教学团队建设,开发了教师的领导潜能,提高了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杨有慧,南京市海英小学副校长,南京市教科研先进个人,210016)
责任编辑:杨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