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书记的“领头雁”效应

2015-07-13刘桂池

当代党员 2015年7期
关键词:领头雁河堤便民服务

刘桂池

2011年10月,时任黔江区冯家街道组织委员的胡勇接到一项任务——到中坝社区兼任“第一书记”。

胡勇赴任前,冯家街道党工委书记唐洪芳叮嘱——

“中坝社区领导班子比较散,干事动力不足。”

“居民比较贫穷,对社区居委会的怨声很大。”

“该社区连续几年的年度考核都排在末尾,你担子很重啊。”

胡勇郑重地点头道:“我记下了。”

“有没有信心?”

“有!”

民情

“这里就是社区服务中心?”

胡勇第一次走进中坝社区居委会,就皱起了眉头。

一排矮矮的房屋里,到处是年久失修的痕迹。没有多余的座椅,等候办事的居民只能站着……

“党员活动在哪里开展?”胡勇问。

值班人员困惑地摇摇头:“开展不起来,没场地。”

初步了解居委会情况后,胡勇作出第一项工作安排——去基层调研。

“社区最贫困的是哪个组?”

“5组、6组。”

“先去这两个组!”

汽车行驶在颠簸的山路上,离村口还有两公里,车开不动了。

“走着去。”胡勇领头朝村里走。

到了5组,胡勇与村干部、村民坐成一圈,摆“龙门阵”。

“目前村里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胡勇问。

“饮水难!”众人不约而同道。

“还有呢?”

…………

接下来一个月里,胡勇继续走进各组居民家中,倾听群众的心声。

在了解居民的同时,胡勇也间接了解到居委会领导班子现存的几大问题。

不够团结——整个班子比较“散”,难以合力完成大项目。

优亲厚友——遇到好的政策,优先让亲友享受。

唯利是图——于己有利的项目就大张旗鼓地干,对一些涉及大部分居民利益的项目不管不顾。

对于这样的班子成员,胡勇并未全盘否定,他决定用自己的办法来扭转局面。

抵触

了解社情民意后,胡勇组织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如何发展中坝社区。

有的班子成员唯唯诺诺,避重就轻。

胡勇开始发言了:“当务之急,我们要做三件事。”

现场所有人注意力集中到胡勇身上。

“第一件事,新建便民服务中心。”

会议室没有人响应。

胡勇环顾众人,接着说:“第二件事,解决5组、6组行路难题。”

有人把头别过去了。

“第三件事,解决群众饮水困难。”

会议室一片寂静,既没有人响应,也没有人反对。

胡勇感到一阵尴尬。

会上,大家碍于面子,没有人提出异议。

会后,胡勇很快听到了风言风语。

“我们这么多年解决不了的困难,他能有多大能耐,去啃这些硬骨头?”

“好能吹哦!我不信他能落实这些事。”

“我看,他这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背后有人冷嘲热讽,胡勇并不生气,他自有应对方法——多换思想少换人。

班子成员干事不积极,但不能忽略他们的优势——毕竟他们才是对当地最了解的人。

胡勇坚信:只要转换了他们的思想,就能激发干事动力。

如何转变他们的思想?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胡勇决定当好“领头雁”。

聚力

“胡书记,你安排建设便民服务中心事项,没法落实。”负责落实的班子成员向胡勇汇报工作。

“为何?”

“没地。”

胡勇观察整个中坝社区,基本地形是“一沟一线”:“一沟”即阿蓬江河谷,“一线”指渝怀铁路沿线,过渡带以森林植被为主。

“就建在河滩上!”

就这样,便民服务中心开始动工了。

“胡书记,5组、6组修路的经费紧张,雇不起工人。”

“看能不能请居民义务帮忙。”

居委会领导一动员,居民积极响应。

道路马上开始修建了。

“胡书记,由于水压小,剩下山上几户居民的饮水没法解决。”

“在山上修个蓄水池。”

中坝社区普遍存在的饮水难问题,也逐步得以解决。

在胡勇带动下,成果很快显现。

半年时间,便民服务中心落成了。

班子成员从旧办公楼搬迁到新办公楼,纷纷称赞胡勇善作为。

“胡书记,多亏了你,我们才有了‘新家。”中坝社区党总支书记钟亮说。

“你上任这么短时间里,中坝社区变化不小啊!”居委会主任黎祖华说。

“只要班子团结,凝聚力量,不愁办不成事!”胡勇说。

道路修好了,饮水难题解决了,中坝社区居民对居委会有了好印象。

整个领导班子真正“服了”胡勇,转变思想,积极务实起来。

蜕变

2013年初,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决定,中坝社区部分居民也面临搬迁。

搬迁工程较大,又涉及多方利益,如何能妥善解决呢?

胡勇与班子成员反复讨论,敲定实施方案。

首先,钟亮带头走访,听取居民对搬迁事项的意见。

“搬到哪里去?”

“安居房选址在阿蓬江河滩边。”

“我们搬去做啥子嘛,山上的农田和牲畜啷个打理?”

钟书记碰了一鼻子灰,没有说服居民“下山”。

钟亮回到居委会,直奔胡勇办公室:“胡书记,怎么解决?你支个招。”

“大家不愿搬迁,主要受限于生存问题。得解决搬迁户的就业问题。”

钟亮眼睛一亮:“招商进来?”

“对!”

胡勇开始找寻合适的企业,邀其扎根中坝社区。

重庆中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看中这个商机,前来考察。

“没有看到合适的场地。”中喔公司负责人失望地说。

“你要多大的场地?”

“200亩。”

首次商谈无果。胡勇望着奔流不息的阿蓬江陷入沉思。

“有了!”胡勇忽然脑洞大开,想到一个点子,“修河堤,回填河滩,既保护生态,又取得建设用地。”

会上,胡勇抛出想法,班子成员一致赞成。

中坝社区与中喔完成签约。

一年后,河堤建成。

河堤一侧,是一排整齐的安居房。不远处,是一座占地200亩的食用菌工厂。河堤上,不时有居民来散步。

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就这样出现在中坝社区。

猜你喜欢

领头雁河堤便民服务
一减再减 一网通办——南京市应急管理持续推进便民服务“宁满意”
为乡亲们奔小康当好“领头雁”
早春的河堤
便民服务
冻融循环作用下土质河堤的稳定性分析
新型有纺土工布在薄弱软土河堤工程中的应用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建立便民服务长效机制
便民服务是根本
我好像答应过你
回乡创业的“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