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

2019-09-17吴金龙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标志设计创新核心素养

【摘要】本文以桂教版七年级下册《美化我们的校园——校园标志设计》一课为例,论述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包括挖掘标志内涵,提升学生图像识读与审美判断能力;结合校园、班级文化元素,增强学生美术表现能力与创意实践能力;“基于问题式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和问题探究能力。

【关键词】美术学科 标志设计 创新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6A-0140-02

作为新时代美术学科的教师,也要紧跟教育改革潮流,及时革新自己的观念,提升自身的素养,才能着手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美术核心素养主要由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其中图像识读、美术表现是美术学科特有的素养,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则是与其他科目相通的素养。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美术知识、美术技能转化为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这是值得每一个美术教师重点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笔者以桂教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综合探索课《美化我们的校园——校园标志设计》为例,谈谈自己关于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核心素养的初浅理解。

一、教材简析

《美化我们的校园——校园标志设计》是桂教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的内容,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旨在将本课所学到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到美化学习环境、美化校园环境中去。本课内容适合学生特定认知发展阶段的需要,学生易于进行模仿、创造,会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通过校园标志设计的学习,学生应当初步了解标志的组成部分和构成特点,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尝试各种工具材料的运用,尝试创新标志的表现形式。本课教学的手段、形式自由,有电脑教学器材的学校可用电脑进行教学,一般乡镇学校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二、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标志的相关理论知识及设计方法,提高学生想象能力、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

2.学生能运用标志设计知识设计制作校园标志。

3.开拓学生视野,使其体验探究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校园的情感,使其体会创造美的乐趣。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环节二:学习新知,欣赏标志。

1.默读课文,了解“知识窗”。

2.学习标志的相关知识,例如标志的种类、标志的造型等。

3.带领学生实地欣赏校园标志,并引导学生边欣赏边思考:校园标志有哪些?出现在哪里?

4.师生共同完成气泡图(见图1)。

5.教师示范标志设计,演示步骤。

环节三:学生动手设计标志。

1.出示活动内容及要求,包括:组内交流自己的设计思路,独立设计一个校园标志,造型稍简单但要有创意,能简单说说设计理念,时间为15分钟。

2.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3.完成草图后,学生交流汇报。

4.师生点评。点评要点:所设计的标志是否融入相关的知识点,所设计的标志是否新颖独创。

(三)教学总结

校园标志作为组成校园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可以将标志设计运用到校园环境美化中。学生为学校设计出实用、有特色的标志,不仅给观看者带来方便,还可以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板书设计

8 美化我们的校园——校园标志设计

(五)课后延伸

把学生设计得比较优秀的校园标志草图汇总起来,供学校美化校园使用或作为参考。有能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草图,借助工具、采用不同材质的材料,将校园标志真正制作出来。

三、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一)挖掘标志内涵,提升学生图像识读与审美判断能力

在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中,“图像识读”属于基础素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图像的感受能力与认知能力,同时在“读图时代”学会选择、解读和判断现实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和信息。

笔者在本节课的欣赏标志环节中,侧重选择两三个有代表性的标志,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介绍这些标志设计背后的小故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读图”,从图像识读中完成本节课认知目标及情感目标。

例如,在欣赏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见图2)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观察该标志包含的各个要素;然后简单介绍标志的创作背景:该标志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陈磊设计,其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又是“志愿者”英文“volunteer”的第一个字母“V”的造型;图案中央是手的造型,也是鸽子的造型,同时又是“青年”英文“youth”的第一个字母“Y”的造型。该标志的寓意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愿意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出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表达“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志愿者主题;最后,简单介绍活跃在南宁的志愿者服务团队(见图3),让学生从中感受中国青年志愿者从单一个体的“学雷锋”行为,升华到志愿精神与城市精神相融合的“能帮就帮”榜样力量,感受中国青年志愿者把志愿服務当成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奉献精神。

(二)结合校园、班级文化元素,增强学生美术表现能力与创意实践能力

“美术表现”是基于交流和表达的需要而提出,也是有利于当今社会人们交往与表达的素养。学生运用美术表现能力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能够有效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

本节课《美化我们的校园——校园标志设计》的技能目标是运用标志设计知识设计制作一个有创意的校园标志。在完成知识的梳理之后,怎样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校园标志呢?我校以“君子文化”为学校文化特色,成功申报南宁市第一批“兰亭学校”,在标志设计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学校特色和班级文化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为下一步的设计构思奠定了基础。在活动环节,笔者引导学生先通过小组讨论各自的构思,主要针对设计什么、以什么形式表现、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等问题进行探讨,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学校文化特色开始独立设计草图。

例如有些学生巧妙地把竹子元素(竹子是四君子之一)融入校徽的设计当中(见图4);有些学生不拘泥圆形或方形的图案,将标志设计成不规则形状;有些学生结合“兰亭学校”特色,为学校书法艺术节设计了一个标志(见图5)。

(三)“基于问题式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和问题探究能力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思路一般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

《美化我们的校园——校园标志设计》是一节知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提高审美能力与掌握基本技能相结合的课,信息量较大,考虑到这点,笔者以“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想想学校标志具体有哪些种类”这个问题为导向,采用思维导图中的气泡图展开教学,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知识窗,从课本中寻找答案,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最终形成小组共识来完成预设问题的气泡图(见图6)。通过这种基于问题的合作学习,学生在短时间内初步捋清课本知识脉络,了解了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标志的概念、类别、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构成形式),分析重点设计作品,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分析标志设计的思维过程和方式等环节,使学生达到在一课中既能掌握知识又能运用知识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基于问题进行教学,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并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管理者及研究者”。这样的课堂运用“开放、探索、创造”的教学方式,着重突出和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并提供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自主提高审美情趣、提升艺术修养并学习创造美。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选择有利于核心素养形成和知识获取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情境,加强实践,引领学生在图像识读、挖掘图像内涵中,逐步形成自己稳定的审美判断,进而走向一种文化理解,最终获得良好的美术表现与创意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吴金龙(1980— ),男,漢族,广东茂名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系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南宁市教学骨干、兴宁区美术家协会会员,现担任南宁市邕武路学校美术书法教师,2017年获南宁市美术优质课堂现场评比一等奖。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标志设计创新核心素养
标志设计教学中创意性思维的拓展
探析标志设计中的简繁运用
浅谈中国传统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体现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