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生活追求自然

2019-09-17肖家慧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回归生活品德与社会生活

【摘要】本文论述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建构“生自”课堂的做法,主要包括以课程标准为基点、课堂导入需自然生成、课堂活动必须植入现实生活元素、利用思维导图梳理课堂结构等。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活) 回归生活 追求自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6A-0134-04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开展要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把学生真正放到教学的中心地位。法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由此,有效的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应该能够影响学生的思维意识,实现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目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且行且思,大胆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生自”课堂的建构研究,以此为途径唤醒学生的生命感、价值感。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生自”课堂,“生”指教学内容要“回归生活”,“自”指教学设计要“追求自然”。回归生活,是指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活用教材。追求自然,则指教学摒弃浮华、热闹等表象,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方式自然地展开教学。如何建构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的“生自”课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提炼总结了以下四点做法。

一、建构“生自”课堂,应以课程标准为基点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建构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生自”课堂的依据,它对不同年段的课程内容作出了明确要求,并且这些要求的难度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螺旋上升,要求之间互相联系。例如课程标准中“我的健康成长”版块,涉及小学中高年段,共有八点要求,要求明确指出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如中年段的要求是“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高年段则要懂得“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课程标准中不同阶段的标准要求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因此在进行某一内容的教学时,首先要以课程标准为基点,仔细研读课程标准,了解清楚各年段课程内容的联系与区别,才能准确、科学、合理定位教学目标,使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建构“生自”课堂,课堂导入需自然生成

品德与社会(生活)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有没有真情参与。然而在目前来看,小学的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学生很难融入其中,对课堂无法投入专注与感情,其中一个原因是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造成学生认知的脱节。因此,建构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生自”课堂,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情况,设计自然生成的课堂导入,从一开始便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而在教学过程中,不照本宣科,不一味说教,避免学生产生排斥心理。例如笔者进行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班集体,我们的家》一课教学时,其中一个教学片段便体现了自然生成的课堂导入设计。

师:“同学们,蓝天是小鸟的家,江河是小鱼的家,一年级(2)班就是咱们48个同学的家。谁来说说咱们的家是什么样的?”

评:以拉家常的方式引起话题,学生没有任何心理压力,抢着回答:“我们一(2)班很漂亮。”“我们班很美丽。”“我们班得了很多次‘优秀班级。(注:我校每周评比一次“优秀班级”)”……

师:“咱们这个美丽的家的建立,可离不开每个同学的努力。现在,请大家认真看一看咱们的‘家,然后再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样打扮‘家的。”

学生们兴趣盎然,开始讨论。

“我和××一起摆好桌子。”一个小女孩开心地说。

“我的照片被老师贴到了明星栏。”一个男同学说。

……

评:通过重温班级建设的经过,学生记忆中的快乐时光又回来了。在不知不觉中,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悦起来,为稍后的教学活动成功创设了情境。

顺应自然的课堂导入,自然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投入真情畅所欲言,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教学实际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来设计课堂导入,可利用近期发生的热点事件来引起话题。例如教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法”在我身边》一课,笔者从网络或者报纸上摘取一些学生、青少年违法违规事件作为素材,发生在身边的、真实的事例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又如教学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我在长大》一课,笔者以启发学生回忆幼年使用物品(或玩具)的角度来切入……精心设计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导入,是建构品德与社会(生活)“生自”课堂的重要环节。

三、建构“生自”课堂,课堂活动必须植入现实生活元素

“回归生活”是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所倡导的重要理念,加之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是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教学,注重以学生生活中的经验为学习的基础,强调以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来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和体验,最终提升他们的道德认知。因此,建构品德与社会(生活)“生自”课堂必须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基础,立足与学生生活实际,找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生活入手处理教材,从生活入手创设情境,从生活入手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思考、探究,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以获得深刻的感知和反思。

(一)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

“品德的形成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没有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不成功的。建构品德与社会(生活)“生自”课堂,首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去感受、去认可,才能激发其道德情感,帮助其形成道德行为。如何引导学生联系自我的生活进行感受、感知呢?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本地、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添减,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唤起学生的真实感受。例如教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马路修到家门口》一课时,笔者联系学生活,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师:“我们柳州市正在进行大规模的道路改造工程,课前同学们已经对身边的交通进行了一番详细的调查,现在,我们来讨论柳州交通的新变化。你都了解到哪些交通的变化?请把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跟大家说一说。”

生1:“文昌路的变化可大了,两旁种满了鲜花,铺满了绿草,路又宽又平,特别好走。”

生2:“文昌路通车了,人们可以更方便地到河东开发区办事了。”

生3:“我每天上学走的胜利路发生了大变化,以前胜利路又小又窄,现在,路变宽了,车和人走的道分开了,通行速度变快了,交通变得更安全了……”

师:“你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们善于观察,并把切身的体会分享给老师和同学,让我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柳州的交通变化很大!”

师:“如今,改造后的柳州变得越来越美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人来游玩。这不,我的一位朋友听说柳州变化很大,打算这周周末专程从南宁来柳州欣赏新柳州的风景。现在,我就请同学们帮我设计一条柳州市区出行线路,让我能开开心心地带着朋友游柳州。”

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主动提出分小组讨论、设计出行线路,最后再全班汇总……在教材中,并没有设计出行线路这一教学内容。笔者根据本地交通的实际情况,拓展开发出为外地朋友设计出行线路的活动,巧妙地将交通发展为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与生活实际情况相联系,既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又使学生懂得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这样的“生自”课堂融入了生活元素,既有趣味,又有很强的操作性,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生活、享受快乐的过程。

(二)教学活动要引起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

积极的学习状态能保证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课堂活动,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建构品德与社会(生活)“生自”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应以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为重点,还要考虑学生的参与状态以及学生情感、认知、能力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状态。由此,教师要创造出适宜的学习情境、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习状态达到最佳,并以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参照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或以学生的表现和反应来找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我”和“我们”》一课,笔者设计了一个游戏教学活动——拉小球出瓶子游戏。

师:有个好玩的游戏大家一定都想玩,游戏的名称叫“拉球竞速赛”。现在请各小组先把球领下去,但别急着玩哦,先读读游戏规则:

1.小组人人都参加。

2.给30秒的时间准备。

3.提前拉球、瓶子掉落、瓶口损坏都算失败。

4.比赛时抽出全部小球,用时最短获胜。

师:下面是准备时间(30秒准备),时间到,大家准备好了吗?下面比赛正式开始(学生分组开始拉球比赛)。

比赛结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1.为什么有的小组因为拉得慢而失败?

2.请冠军组来说说他们小组取胜的原因。为什么他们那么快就完成了?

3.小游戏大道理,通过这个游戏你懂得了什么?

师(总结):是呀,这个小游戏折射出一个道理:集体活动需要每一个成员团结合作,这是集体活动获得成功的基础。

《“我”和“我们”》一课,难点是让学生体验集体活动中团结的重要性,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课堂上,如果仅让学生凭回忆中的事件或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团结,效果很难达到最佳。而基于实际操作的“拉球竞速赛”小游戏,可以让学生在亲历的实践过程更好地理解“团结”的内涵——集体中每一个个体都很重要,需要团结一心集体才能有所发展,集体活动才容易获得成功。这个设计的巧妙在于无形中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心态,使课堂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三)学习方式要符合学生能力水平

恰当的学习方式对学习效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建构品德与社会(生活)“生自”课堂,强调学生主动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通常通过关注生活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探究内容,也采取明确的任务、有效的分工、清楚的步骤等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探究、合作中完成任务。

例如教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一课,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教职工对他们的爱与责任,笔者设计两个活动,在这两个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接触真实生活中的学校工作人员,由此对本课学习内容深有启发。

活动一:爱与责任

1.每一个学校工作人员的工作都很重要,他们的工作是怎样的?在工作中他们有哪些酸甜苦辣?请在课前去找到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并填写好以下调查记录表。

2.课中学生四人小组内汇报交流采访活动的体验和收获。

3.通过对学校工作人员的采访,你有什么感受?

4.学校中的工作人员都有自己的分工和职责,大家齐心协力,尽心尽责,把学校变得越来越美,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也会因此越来越幸福。对此,校长的感受最大,请大家来听听校长感言。

师(小结):由于有了责任,由于心中怀着对同学的关爱,学校里的工作人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着,他們有着共同的心愿:愿白鸽越飞越高,愿孩子早日成材。面对这些尽心尽责的学校工作人员,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并大声对他们说声——“谢谢”。

评:这一活动能获得成功,关键在于植入了生活的元素——生活中人物。学生对学校工作人员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真实的交谈、直面的感受,使学生对他们的工作有了清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课文内容,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学校教职工对他们的爱与责任,最后一个环节校长感言,更是对整个活动起到了总结、提升的重要作用。

活动二:爱如镜子,照人见我

师:最近,学校政教处收到了门卫爷爷的一封信,信中写了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

课件出示门卫爷爷的来信:我是学校门卫张爷爷,作为门卫,我的职责是把学校大门看好,不让坏人进学校。同时,为了维护学校的纪律,我必须每天按时开门关门。但是这段时间我很烦恼,每天下午还没到开门的时间就有许多同学来学校,有的同学“老头,老头”地叫我开门,有的同学还说不开门就拿石头砸我。

师:门卫爷爷碰到了什么烦恼?如果你是门卫爷爷,你的心情会如何?你认为门卫爷爷有没有做错呢?

师:老师这里有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的名字叫“尊重”。请同学们对照老师的尊重自测题,用一分钟时间在心里静静地检查自己平时的行为。

1.看到学校中的工作人员,你都能自觉地问好吗?

2.你能按学校要求,按时、按规定进校吗?

3.你能自觉不乱扔垃圾吗?

4.你能遵守饭堂相关规定吃饭吗?

……

师(小结):爱来自相互尊重,它像面镜子,照着别人的同时也照着我们自己,你不尊重他人,你同样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评:活动二结合学生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不尊重他人,以门卫爷爷来信的方式抛出问题,让学生通过互动的形式进行交流,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尊重自测题给予学生自省自查的空间,使其将理解与感动埋于心中。

两个活动都关注学生主体,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真实感悟、便于理解,并且将所要说的道理通过探究、讨论等形式进行渗透,化生硬的讲解为自我的发现,考虑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与能力水平,让学生易于接受。

四、建构“生自”课堂,利用思维导图梳理课堂结构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它虽简单,却极具启发性和思维性,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许多教师在设计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活动时,因为对活动的逻辑考虑不深,常常出现前后环节衔接脱节、目标缺乏层次等问题。笔者在建构品德与社会(生活)“生自”课堂时,利用思维导图梳理课堂结构,目标达成十分清楚、明了。例如教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与成功有约》一课,笔者原本设计的思维导图如下:

思维导图设计完成后,笔者发现几个活动有内容重复的地方,如“身边人的成功”与“我的成功经验”有雷同,环节稍显啰嗦,于是进行了调整、修改,思维导图变成如下:

这样一来,环节虽然清楚了,却发现学生认识逻辑没有完整,仅有“感受成功”与“走向成功”,却没有“了解成功”。于是,笔者继续调整思维导图,形成了最终的探究活动环节图示:

这样的活动图示,层次分明,目标达成清楚。而基于此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也获得了全国目标赛课一等奖。实践中,笔者认真地将建构品德与社会(生活)“生自”課堂与思维导图的运用结合在一起,总结出适应学科特点的高效备课方法,将之命名为“三步聚焦法”:第一步:聚焦文本,思维导图凝聚智慧;第二步:聚焦设案,关注生成发现问题;第三步:聚焦课堂,注意细节形成佳品。这种备课方式在本校得以推广,使广大本学科教师能开展高效备课,并且教学收获甚为喜人,取得了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赛课奖励。

品德与社会(生活)是一门活的课程,应品生于心、德形于行,也应回归生活、追求自然。基于这些理解,教师才可从教材内容、教学设计、学习方式、课堂结构等方面努力建构品德与社会(生活)“生自”课堂,使课堂平实有味、真实自然。

作者简介:肖家慧,女,特级教师,现于柳州市雀儿山路小学担任校长,同时担任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研究方向:道德与法治教学。先后获“广西科研网络科研先进个人”“广西优秀品德教师”“柳州市优秀教师”“柳州市教学能手”“柳州市学科带头人”“柳州市巾帼标兵”“柳北区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获柳北区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曾获柳州市首届课程建设评比一等奖。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回归生活品德与社会生活
让小学音乐教育融入自然回归生活
让幼儿教育回归自然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生活感悟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