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2019-09-17田灵
田灵
摘 要:小学教学是学生受教育的基础阶段,重视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能够将学生从小遵纪守法的意识培养起来,对规范其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与深刻印象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各种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充实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一、合理选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会对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进行授课时,应该将学生的实践经验以及性格充分考虑。其作为课程学习的基础条件,需要教师将其进行转化以及实践,进而指导学生未来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有一些课文内容是针对孩子的性格的教育性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去了解人的性格的积极与消极的分类形式。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当中其实对区分好坏、善恶的能力较为薄弱,因此在参与课堂讨论与分享阶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分享出来。首先对敢于分享的学生的态度以及表现进行表扬。其次就是针对其角色以及行为特点,将其任性、悲伤的情绪进行控制,养成学生及时进行自我纠正的学习态度。学生在之后产生这种不良行为的概率将大大降低,教师之后应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并纠正,通过一个个的阶段性培养,使之成为一个综合能力较高的优秀学生。
二、将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事件内容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课程有效结合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案编写阶段,教师可以将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事件内容进行课程导入。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将生活实际和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进行有效连接,继而使得学生在获得实际性条件的支撑下,挖掘课程资源。当然这是教师讲授个人实际经验以及知识理解的一个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工作,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进行社会生活中的事件,比方说与热点话题相关的“摔倒碰瓷事件”学生个人的处理方式与观念。“公交车让座”学生可以对社会人群的行为进行观察。进而就能将社会事件与课本知识进行紧密的结合,学生也能通过思考与发现,找到处理问题的有效途径。这样通过生活观察结合实践进行学习的方式,能够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思考以及应用能力。
三、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延伸
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阶段,重视课内知识向课外内容的延伸,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将不同形式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经过实践能够在活动中增加自己的经验,由于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往往是单一并多年沿用的,因此教师重视将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向课外进行拓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通过接触以及探索,学生才能对知识内容有更深的印象。并尝试向更为广泛的领域中拓展。课本当中有关环境保护、自然景观保护的课文,教师结合实践的经验,告知学生爱护环境要从不乱扔垃圾、不任意堆弃开始。另外从家庭生活来看,城市河流或水资源污染现象的产生,其实离不开日常废水与工业废水的乱排乱放。那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保护环境的社会活动,考察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而更加清楚了解到环境污染的成因。以学生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探究,学生就能在这种积极活跃的氛围当中参与课本知识到生活实际的延伸。学生通过真实的活动情境探究,能够回归到实践活动与生活实际当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就能够与社会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教师在实践结束之后将学生的生活观念、思想认识进行引导,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采用多样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课程评价方式
小学阶段的课程教学最常见的就是经过考试检验,教师直接将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但是在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导之下,重视对实践内容加入过程考核,其实是检验学生将实际生活与课本基础知识融合的能力。在这种课程评价以及考核模式之下,学生的平时表现以及实践活动表现的考试结果不一定只用分数去界定。因为这种较为抽象化的道德品质以及综合能力,很难用一个定量的分数去衡量其高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平时表现用“甲、乙、丙、丁、优秀、良好、差”等形式进行评价。对于一些评价靠后的后进生,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避免对学生的心理造成负面的影响作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向上一个等级进行努力,经过积极的社会实践以及能力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基本意识。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學是培养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并将生活实际与课堂知识进行结合的有效途径。教师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就是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使得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黄齐喜.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