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策略

2019-09-17任彩祝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寄宿生寄宿制少数民族

【摘要】本文论述寄宿制学校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儿童的意义,分析目前寄宿制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低龄寄宿生的基本生活管理,实施半军事化的日常生活管理,注重健康、卫生及作息管理,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等策略。

【关键字】少数民族 农村小学 寄宿制 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6A-0082-02

在寄宿制学校中,寄宿学生的食宿、卫生、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都是由学校及教师全权负责的。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寄宿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备简陋,对寄宿学生的管理很难达到寄宿制学校应有的标准;加上寄宿制学校生源多来自比较偏远的村落,他们对外界信息了解不足、思想滞后,对生活质量没有太高要求,不少学生将陋习带到学校,给学校管理增加了难度。对此,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务必想办法提高寄宿管理水平,使寄宿学生的生活品质、道德教育、学科学习、身心健康等方面获得良好的保障。

一、寄宿制学校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儿童的意义

如今,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推行,除智力之外,学生还需要重点发展意志品质、思想道德、自我管理等方面的素质。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学生来说,寄宿制学校不仅有效解决了他们上学路途遥远的问题,也为他们的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使家长能安心务工增加家庭收入,为脱贫攻坚打实基础。最重要的是寄宿制学校在开展教育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由此可见,寄宿制学校对我国少数民族农村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问题

寄宿制学校虽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儿童上学的问题,但学校在对学生的寄宿管理中还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儿童的长远发展。

(一)低龄寄宿生普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在我镇拆教学点并入中心校后,原教学点的学生吃住都在学校,学校成为他们的主要生活场所。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很多生活技能都掌握得不熟练,尤其是许多低年级的寄宿生,对叠被子、洗漱、洗衣、穿衣等这些简单的生活技能都无法完成,更别说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和被褥。另外,低龄寄宿生刚进入学校就要适应寄宿制生活,对于长期在家人身边的他们来说,要融入这种只有教师和同学的生活存在一定的困难,很多学生在晚上睡觉缺乏安全感,甚至出现哭闹的情况。因此,寄宿制学校不能片面地认为解决了少数民族农村儿童上学难的问题就可以了,管理好学生的基本生活也同样重要。

(二)学生的卫生习惯和休息习惯差

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家庭多居住在偏远的高山瑶寨,那里信息闭塞,存在诸多陋习,例如:长时间不洗澡、不洗衣物;平时生活起居不与家畜分离,人在桌面上吃饭,猪、鸡在桌下游走;没有固定的卫生间,大小便随便找地方解决……部分学生将这些陋习带到学校,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卫生状况,也大大增加了学校的管理难度。

此外,我校宿舍较少,床位紧张,通常是两个学生挤在一个床铺上,而且很多宿舍过于老旧,许多生活基础设施不完善,通风采光效果也不好,这样的居住环境、卫生环境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午休、晚休管理是寄宿制学校管理的一大难题。学生刚进入寄宿学校,尚未形成规律的作息习惯,经常在休息时间在宿舍里打闹、玩游戏、打扑克牌等,有的学生甚至偷偷跑出校外闲逛,这些不良习惯,既影响了休息、影响了学习、影响了身体发育,也给学校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待提高

寄宿制生活可能會引发诸多问题,但其中最为重要、突出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学校的重视,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我校许多学生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家庭开始寄宿生活,面对一个新的生活环境,学生很容易因为缺失亲情以及不能很好适应新环境导致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甚至演变成忧郁症。与此同时,当寄宿生在学校生活中与同学发生矛盾不能及时解决,或者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得不到教师及时指导时,这些压力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也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此外,不少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水平不高,师生沟通存在一定障碍,当学生出现问题需要帮助时,教师无法及时理解学生的问题,执行效果差,也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打击。

三、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策略

(一)针对低龄寄宿生的基本生活管理

学校在安排学生住宿的时候可以村屯为单位,让同一个村屯熟识的孩子间起到以大带小或者一对一互助的作用,做好帮带和互助的花名册,每个寝室安排一个教师专门管理,主要负责对宿舍的卫生、安全、内务整理、学生纠纷调节等事宜。对于低年级学生不能独自完成的生活事宜,请高年级固定的帮带学生帮忙处理。同时,学校还可安排大的孩子和小的孩子同睡一张床,让小的孩子有安全感。这样的管理不仅能帮助那些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低龄学生解决生活困难,教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还分担教师在教学工作外承担的生活管理工作,让教师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而促进教学效率提高。

(二)实施半军事化的日常生活管理

在我校的日常管理中,每年春季学期学校开学第一周就开展“养成教育”主题的活动,邀请武警部队到学校对学生的吃、住、行进行规范化训练,以半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培养学生各方面良好的行为。例如,在就餐方面采取统一就餐模式,就餐前人人必须洗手方可进入餐厅,以12人一圆桌为单位,每桌选出两个组长,组长由中高年级学生担任,每次就餐由组长统一领餐回来再分配给组员。平时,教师做好组长的教育工作,引导他们做到人人平等、无私、先人后己。每天,值日教师在学生就餐前按时到位进行监督和指导,要求学生就餐时不说话、不泼洒汤水、不浪费食物、不争抢食物,菜饭分好后由一名红领巾监督岗成员统一发令,大家一起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珍珠为宝,稻米为王”“珍惜粮食就是珍惜生命”等餐训,餐训内容一周一变换,要求人人必须大声背诵出来。饭后,本桌成员轮值收拾饭桌、餐具各自清洗,然后有序离开餐厅。在内务整理方面采用的是请部队教官先教、平时教师督促的方法推进,学期中途不定期进行内务整理比赛,最后把教、练、比的整个过程用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示,起到促进管理的作用。如今,养成教育已成为我校一张靓丽的名片,受到兄弟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各级领导的称赞及认可。不管你什么时候走进校园,呈现给你的都是干净整洁、优雅别致的学校风貌,同时还伴有部队军事化管理、纪律严明的工作学习作风。

(三)注重健康、卫生及作息的管理

对于寄宿学生身体健康以及娱乐活动的管理,学校应该适当增加运动器材和体育设施的投入,在丰富学生课余活动的同时帮助他们锻炼身体。对于寄宿学生卫生健康的管理,我校主要狠抓两方面:一方面是集体公共卫生,一方面是学生个人卫生。公共卫生方面要求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全校必须大扫除,每天班级、宿舍、班级清洁区必须进行一次小扫除。另外严禁学生带零食进入校园,并安排红领巾监督岗成员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值日教师。当天值日教师要在晨会上对前一天的卫生情况进行小结并督促学生在上课前整改。对于学生的个人卫生,我校从两个源头入手,一是宿舍。每个宿舍负责教师必须对本宿舍成员的个人内务卫生整理(被子、鞋子、毛巾、牙刷、口盅等物品摆放及衣物清洗)进行指导、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在晚饭后单独进行整改;二是班级。每天早上第一节课班卫生委员必须先检查学生的卫生并将情况报告给任课教师,检查内容为学生的肢体是否清洁、着装是否整洁干净等,发现问题利用大课间整改。每年定期开展卫生知识讲座、出版卫生板报和实施较为简单的军事化训练,规范学生的卫生习惯,锻炼学生的独立能力。

针对作息问题,我们午饭过后安排十分钟的休闲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不允许学生做激烈运动和游戏,同时播放轻音乐;睡觉时间各值班教师全部到宿舍里清点人数、督促指导学生入睡;睡前播放睡前故事,营造入睡氛围。通过这些监督与管理,逐渐使学生形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四)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的管理

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我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育资源开展各类活动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如今,我校功能室齐全,教学设施、師资力量、环境与县城学校之间差距缩小了,日常开设有课外兴趣班及心理咨询、美术、音乐、电子计算机等课程,学生在参与这些课程的过程中放松了心情,缓解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身心健康。2018年,我校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心理疏导课,这个咨询室里设有网络视频沟通热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有利于他们缓解对亲人的思念,稳定情绪;在心理咨询室,还有教师一对一的交流疏导,帮助学生及时纠正不良心态,建立自信。总的来说,这个心理咨询室帮助挽救了很多厌学、早恋、单亲家庭的学生,防止他们误入歧途。

寄宿制学校的产生对于我国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学生和家长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保障了儿童的受教育权,还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他们因交通不便所带来的上学困难问题。然而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发展阶段遇到诸多问题,学校及当地政府、教育管理部门都应该给予重视,积极改善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只有将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同时发展起来,并与现阶段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实现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稳步、长远发展。

作者简介:任彩祝(1978— ),女,汉族,广西百色人,大学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现于百色市凌云县泗城镇览金村中心小学任教,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村级学校教育管理。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寄宿生寄宿制少数民族
农村寄宿生有效管理对策分析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初中寄宿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疏导
寄宿与非寄宿初中生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比较研究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农村寄宿制初中实施特色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