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幼儿园推行“无玩具”活动

2019-09-17

现代家长 2019年8期
关键词:莫莉伊尔菲尔

据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英国布里斯托市的伊尔明斯特街幼儿园正在院长马特·考德威尔的带领下,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另类试验活动,在这期间,园中的孩子们可以玩纸箱、鸡蛋盒甚至棒棒糖的小棍,就是不能玩制作好的玩具。

伊尔明斯特街幼儿园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幼儿园,共有五个游戏室,可以容纳230个2至4岁的孩子。现在,园中所有的玩具都被收进了储藏室,游戏室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纸箱。令人惊讶的是,孩子们依然玩得兴高采烈。

在“月亮房”游戏室里,莫莉和奥利是一对4岁的小玩伴,两人忙碌地把纸箱摆成一串,宣布做成了一列火车,奥利担任火车司机,招呼小乘客们上车去旅行。开始,莫莉表示同意,过了一会儿,她又改了主意,宣布两人做成的是小轿车。玩了一阵后,两人又把纸箱搭建成城堡,拉来周围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在“太阳房”游戏室里,热爱海洋的4岁男孩奥利弗站在自己建造的纸箱船上,威风凛凛地当起了船长。

伊尔明斯特街幼儿园在“无玩具”这段时间里,只为孩子们保留了纸张、彩笔和可以做手工的材料。积木换成了皮球,塑料小锅灶换成了真勺子真盘子,而3岁的孩子们把这些餐具敲得响成一片,乐不可支。老师们只在一旁负责保护孩子们,并不参与玩耍,也不做过多的指点,更不会呵斥。

家长是这项活动的强有力后盾,正是他们从各自家里和其他场所,收集了大量的纸板箱、鸡蛋盒等,并且将回收的物品逐一清理干净,再送到幼儿园中。

院长考德威尔骄傲地看着孩子用稚嫩的小手,把简单的物品变成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一会儿是大怪物,一会儿是机器人,各种想法层出不穷。考德威尔在儿童教育领域工作了25年,他认为孩子的玩具完全不必那么“高大上”,离开了那些闪亮的电子玩具,孩子会变得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大家聚集在一起,互相鼓励帮忙,乐趣会更多。

教育工作者开展“无玩具日”的目的十分明确,表面上看收起所有玩具显得苛刻,可是其教育目标是,启发孩子应对难题的能力,让他们摆脱对玩具以及现成物品的依赖。最先倡导该活动的慕尼黑非盈利青少年教育机构主任伊丽莎白·赛菲尔说:“没有了别人设计的玩具,孩子才会有时间自己独立思考,不受限制地开发自己的游戏,慢慢去理解如何与别人合作。”

赛菲尔指出,正是在这种有竞争的环境中,孩子们开始认识到自我的能量,对他人开始认同和理解。在边玩耍边改进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解决问题,从错误中总结教训。孩子也知道怎样在平淡中找到乐趣,怎樣走出困境,等将来真正踏入社会后,他们将会变得思维开放、精神健康、适应性强。

赛菲尔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可,现在德国已经有数百家幼儿园有计划地实施“无玩具”活动,周边的瑞士、奥地利等国也纷纷效仿。

(温玉顺)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莫莉伊尔菲尔
气场是个什么东西
菲菲生气了
傻瓜,你不觉得我也很爱你吗
就我一个人的时候
鱼头和鱼尾
看戏
鱼头和鱼尾
致富的奥秘